2023-01-30 16:56:37 来源:福润小淼
金融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财富的跨时空配置,进而实现自由。
这两年“工具人”这个词有点流行,用做朋友间相互打趣或者自我嘲讽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真的被人当做工具人,恐怕没谁会开心得起来。为什么呢?有句老话叫:打人别打脸。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确实难以避免在工作甚至生活中充当工具人的角色,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为了生存或者生活得更好一点而出卖自由。也正是因此,“财富自由”这个词才让人无比心动。
但什么是财富自由呢?是住上几百平米的黄金地段豪宅,还是银行存款达到九位数呢?这两个选项如果能实现当然更好,但其实大多数人要求的并没有这么多,所谓“财富自由”无非是想将“安稳”和“尊严”具象化。
对工具人来说,安稳和尊严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工具最主要的属性就是可以被随意抛弃。工具人的希望大多是“勤劳致富”,这也是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的观念,但现实却好像无法印证这一观点,所以一些人总是抱怨世界不公。勤劳没有用吗?当然不,但只靠勤劳是无法获得自由的。那通往自由的正确途径到底在哪里呢?这正是今天这本《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讲的内容。
作者陈志武你应该有所耳闻,他是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在华人经济学领域内是非常受关注的大咖,现受聘于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在学术生涯的早期,陈志武更专注于股票、债券、期货和宏观经济等相对更具体的领域。但后来,他将研究方向转向经济史,希望通过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中国经济的脉络与走向。本书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只听书名你也能猜到这是本续集,在上一部作品《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中,陈志武阐述了金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在这本续作中,他将分析的对象转向了个体,力图让人们通过改变固有认知来获得自由。接下来,我就通过两部分内容来说说:金融为何是人们通往自由的最佳路径。
首先,为什么在金融缺失的社会中,一切都会被工具化?
其次,我们该怎样利用金融解放自我?
好,这就先来说说:为什么在金融缺失的社会中,一切都会被工具化。
农业社会中不乏懒人,但大多数人都是勤劳的。不过在同样勤劳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因客观条件产生贫富差距。比如,家乡是靠山还是靠水?土质怎么样?是否属于或者靠近雨带?你或许会想说:难道不可以搬去更好的地方吗?首先,在农业社会中远距离迁徙会涉及目的地是否有地可种等诸多问题。其次,不论哪种地理条件都是利弊共存的。所以,在农业社会就只能听天由命吗?
问问祖辈或者查查资料,你会发现农业社会中的父母都倾向将女儿远嫁。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有学者对印度地区进行过统计调查,他们发现印度女人嫁出去的平均距离超过30公里。如果开车的话,这个距离并不算很远,但在工业设备不充裕的乡村,这个距离可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远嫁是为了“人往高处走”么?能嫁到富裕点的家庭,那嫁远点也没什么可说的,但学者们发现,为了这个原因而远嫁的人其实很少,仅占人口总数的2.2%。不只印度地区是这样,后来学者们又在马来西亚进行了同样的调研,得出的结果非常相似。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农民需要在空间上分化生存风险,就像刚说过的那样,不太大的地理差异就可能促生截然不同的经济状况。
比如,张村受了水灾或者旱灾,李村可能因为离得稍远就没什么事。所以张村人受灾时,肯定想得到李村人的帮助。但人家李村凭啥帮助你呢?不论是借出钱物还是借出劳力,都无法保证之后能拿得回来,除非有相对发达健全的金融市场做保证。所以该怎么办呢?那就联姻吧。
姻亲关系就是最为古老的信用契约之一,仅次于血缘关系。就以学者们在印度的调查为例,他们发现把多个女儿都远嫁到不同地区的家庭,在农业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生活意外发生时,相对更容易应对冲击。
所以你看,金融工具是会自发产生的,因为人们需要金融来降低生产和生活中的风险。但显然,这些原始的金融行为是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包括人在内的一切都会成为金融的工具性载体。
由此可见,建立并健全金融市场不只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民生问题,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存与生活。但并不是说只要金融市场健全了,所有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自由。今天的第二个问题要说的就是:我们该怎样利用金融解放自我。
原始的金融行为只能做到跨空间调节经济,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具备跨时间调节经济的能力。如果我问你缺钱么?你肯定要说这是废话,当然缺。其实缺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还年轻。个人经济最尴尬的问题就是年轻时收入最低,可花销却最大——我们得应酬、得照顾老人和孩子,甚至就连工作也会产生很多无法避免的金钱消耗。等到了老年呢?吃得少了,旅游也走不动了,更重要的是很多年轻时的必要花销项目不存在了。
显然,收入与消费在人生不同的时间段内是错配的。所以我们要利用金融做“逆周期操作”。当你进入事业上升期时,就应该跨时空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利用金融工具让奋斗资本从未来穿越到当下。请注意,这不是鼓励你把未来的钱花在享乐上,而是要把钱花在提升个人内在价值方面,比如学习或创业。当然,这都属于长远规划。想要保证短期内的生活质量,也能利用到“逆周期操作”。
就拿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为例吧。当时因为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升高,导致很多人不敢消费。后来经济开始复苏了,有些人就又开始大手大脚了。这就造成经济好时吃到撑,经济不好时饿肚子。
所以要在个人经济情况好的时候,多存一些钱。存放这些钱的最佳途径肯定不是家里,也不是银行,毕竟通胀率经常超过存款利率。我们应该利用存款做一些投资。这样一来,当社会经济不景气或者个人经济遭遇意外时,你就会好过很多。
发达的金融市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争取自由的机会,而实际操作还要靠我们自己。短视当然是大忌,要利用金融跨时刻做“逆周期操作”才行。
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金融市场不仅是经济问题,还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果金融市场不健全,人的自由就无法得到保证,但在金融市场健全的情况下,个体也需要一定的主动性才能摆脱被工具化的可能。
以上就是《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