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6 09:04:30 来源:嘉实基金
面对通货膨胀的持续压力,美联储选择了“加大剂量”,加息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美联储大幅加息如何影响全球市场#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5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委员会表示“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5月初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如果经济和金融状况发展符合预期,本次会议应考虑加息50个基点。但面对近期通胀数据出人意料地上升等一系列事态发展,委员会认为,本次会议有必要进行更大幅度的加息,同时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鲍威尔还表示,从目前来看,在下一次会议上很有可能继续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委员会将根据未来的经济数据作出决定。他说,加息75个基点非同寻常,预计这种幅度的加息不会经常出现。
复盘
——近40年美联储6次加息周期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加息是指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
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
按照中信建投研报的梳理,过去四十年,美联储共有6次加息周期,包括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沃尔克对抗通胀。这些加息周期的类型丰富,既有供给端压力导致的高通胀,地产、股票带来的泡沫压力,也有非常规政策实施后的正常化过程。具体包括:
1.1983.3-1984.9:石油供给冲击叠加政策目标模糊,美国进入滞胀的恶性循环。沃尔克上任联储主席后,将控制通胀作为核心目标,推行强硬紧缩政策,80年代初严控货币增量,随后转向加息。
2.1987.1-1989.7:通胀控制逐步成为联储政策目标,泰勒规则逐步引入,明确了高通胀与加息的正向关系。这一时期美元贬值,通胀上行,联储通过加息进行应对。
3.1994.2-1995.2:衰退后快速反弹,经济和股市出现过热苗头。随后联储加息节奏超市场预期,债券市场大幅动荡。这一时期,美联储开始增加通胀预期的引导。
4.1999.6-2000.5: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下,联储降息应对。1999年6月,美联储决定撤回其货币政策宽松政策并开始加息,随之而来的是科网泡沫破裂。
5.2004.6-2006.6:2001年,随着股市暴跌引发衰退,美联储大幅降息。此后经济复苏和房价上涨引发资产泡沫担忧,联储再次开启加息进程。
6.2015.12-2018.12:长期零利率和QE政策后,美联储开始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前期加息节奏谨慎,后期明显加快甚至激进。鹰派程度大超市场预期。
结合过往历史后的指数表现,可以看到前5次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均较小,2015年-2018年的加息,对中国A股市场影响较大,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改革逐步深化,美联储加息短期内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波动明显。随后,受到央行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提振,大幅反弹。
新兴市场方面,在此轮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走高,美元表现强势,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压力激增,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均受到打击。
影响
——怎么看此次加息?
嘉实超短债基金经理李金灿认为,本次美联储加息75bp,反映防通胀始终是美联储首要任务,甚至高于保经济。在当前劳动力市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美联储收紧货币以抑制需求、减少职位供给、从而压制核心通胀的思路,需要较为激进的加息手段来配合。
在此情况下,美债长端计入衰退预期而短端参考加息路径给出的指引,近期限倒挂的可能性有所上升。但是短期来看,后续通胀高位,美联储连续加息的风险依然没有消除。
对国内而言,美联储加息落底意味着不确定性的落地。对债市影响有限,主要体现在短期情绪层面。目前债市重心仍在于国内问题,自5月下旬以来,已有部分利空因素陆续兑现,推动收益率上行至接近2.8%的点位。而6月中旬已到,专项债发行依然没有影响资金面的宽松格局,此前公布的经济数据反映经济修复速度有限,6月疫情偶有波动,6月下半月到7月债市或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这种交易性机会也和季节性有关,值得关注。
嘉实信用基金经理王立芹认为,美联储对抗通胀决心较强,但经济下行风险或将显著增加,后续加息节奏取决于通胀水平。
对国内债券市场而言,美联储大幅加息和美债利率快速上升,对中国汇率和利率会造成一定扰动,但实质难以改变央行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政策仍会坚持“以我为主”。
展望下半年,我们仍然认为债券市场风险与机会并存,交易核心仍在于“弱经济、强政策”的环境下经济能否企稳。在经济出现明确企稳之前,货币政策仍会以流动性宽松呵护,债券难以出现趋势性熊市的格局,下半年债市会在交易宽货币和宽信用政策发力的两个逻辑影响下,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基金产品标的指数的历史涨跌幅不预示基金产品未来业绩表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