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17:58:09 来源:第一财经
迅速升温的熊猫债券,正在受到更多的青睐。许多境内外机构也表示,希望熊猫债的开放力度更大。
9月6日,陆家嘴金融城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联合举办“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融合圆桌会”。汇丰银行副董事长斯班塞·雷克表示,除了熊猫债之外,还希望在沪港通之后,推出“债务通”,以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中国熊猫债市场起步于2005年。当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等2家国际金融机构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一期11.3亿元和1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成为了首批在华发行熊猫债券的境外发行人。
2010年9月16日,人民银行等4部委联合修订了关于熊猫债券的发行办法,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熊猫债的融资限制和要求,也促进了熊猫债的进一步发展。
上海清算所总经理周荣芳说,目前约有17家境外机构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发行或核准熊猫债的注册,累计注册金额高达1255亿元,实际发行量近400亿元,发行人类型涵盖了国际开发机构、政府类机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15年共有6家国内外机构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券,发行总金额为15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而今年以来,熊猫债券的发行规模更大。
周荣芳解释说,熊猫债券的政策这几年有比较大的改进,比如熊猫债募集到的资金,可直接在华项目投资,也可以汇出境外使用,发行人还可以从境外调入人民币资金还本付息。比如允许一次足额发行,也可以在额度内多次发行,便利了发行人的资金安排,有利于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好节奏的控制。
而更重要的是,境内人民币的融资成本由过去的在岸高于离岸,转变为在岸低于离岸,融资成本的降低也推动更多的境外机构选择发行熊猫债券。
“从政策层面来讲,我们认为未来的熊猫债市场应该有比较大的前景。”周荣芳说。
如何进一步发展熊猫债?
斯班塞·雷克表示,进一步开放熊猫债,需要市场统一化、确定化,也需要清晰度,包括会计标准、审计标准、语言、披露等方面,与全球市场比起来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解决方式,争取缩短这样的距离。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也表示,熊猫债市场还需要吸引更多世界五百强级别的优质境外企业参与。
同时,考虑到这类企业的债券基本分布于全球各主流金融市场,也更习惯于简化、便利的融资条件,因此杨明辉也建议熊猫债的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募集资金使用等要求,尽量贴近境外金融市场,以符合优质境外企业的全球化融资习惯。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崔炳文说,熊猫债需要探索采纳更多样的会计准则,目前只有香港和欧盟采用的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的会计准则等效。
同时,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评级体系。
“熊猫债现在是采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和国内评级机构双评级的模式,但是我国的本土评级机构对于境外发行人的评级经验、水平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提升本土评级机构的能力下,建立一套国内和国际评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崔炳文说。
此外,崔炳文也表示,由于目前通过熊猫债募集的资金流向境外仍然需要审批,跨界管制仍然相对比较严格,希望能够适当放松对募集资金流向的管制,以进一步提升发行人的发债意愿。
期待债市通
除了熊猫债,斯班塞·雷克也表示,海外投资者更期盼“债务通”,可以让国内的投资者进入国外的固定收益市场。
斯班塞·雷克说,这应该是沪港通之后下一步的工作。
而且,与沪港通不同的是,由于大部分的债权并不在二级市场交易,而是在柜台销售,所以与沪港通需要交易所之间的连接不同,债市通需要更多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上海清算所总经理周荣芳透露说,最近人民银行组织相关的部门,讨论如何在现有的开放框架下,开辟债券市场开放的新路径,包括与香港的债市通的一些技术性讨论和具体的衔接。“去年我们也推出了自贸区的债券业务板块,从技术上也做好了相关的准备。”
周荣芳说,希望通过基础设施机构的互联互通,架通境外投资人和境内投资人的相互连接、交流和合作。“在此基础上也希望,通过一个点的突破,或者香港,有一个实验性的安排,使中国的债券市场,在国际上有更好的、广泛的认知度,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至于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互通互联,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透露,继沪港通和深港通后,沪伦通的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全力推进,两个交易所的交易机制、清算交收的安排,特别是监管法规、投资者保护等已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合作原则和框架已达成共识,正就进一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截至今年8月底,沪港通累计交易金额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上交所也会积极分享相关的经验,配合深港通能够争取在11月份顺利开通。
此外,阙波说,目前沪伦通的推进也在顺利进行。目前已经把两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优势梳理一遍,把上交所和伦交所的交易机制,清算交收的安排,特别是监管法规,投资者保护,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了解。
阙波说,关于沪伦通合作的原则和框架,两个交易所基本上有了共识,现在正在做深入细致的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上交所也愿意与各方共同探索国际市场与中国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各种可能性,探索新的互联互通方式和道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