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首破2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15年公募基金规模」 证券交易所 金融史上的重要发明 资金流动的大本营是指「国际资金流动」 恒大一千亿「对恒大注资6000亿」 地方债债券置换「财政亮点化解金融风险」 民生银行年化利率「4季度GDP增速」 盛京银行股份转让「盛京银行理财转让」 短债基金推荐「短债基金又火了 近一周新成立产品吸金百亿」 满洲债券 品相一流吗「华夏鼎利债券」 溥仪有坐牢吗「如果溥仪不被赶出皇宫」 美联储购买债券影响「美联储缩债是利好还是利空」 转贷利息高吗「转贷利息」 ipo转贷问题「转贷服务有限公司」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学习笔记 第十八章」 企业债 公募「根据债的标的能否选择为标准」 近期债市行情「债市延续强势 月初资金价格回落 PMI数据不及预期」 永煤事件对信用债的影响「永煤债券」 债券投资策略「外资增持中国债券影响」 5万买基金怎么分批买入「债基需要基金定投吗」 可转债强制赎回会不会暴跌「可能强赎公告后转债还会涨吗」 上交所 新债券交易系统将于12月20日上线运行中「上交所」 为什么股票突然多了个配债「股票配债后持仓里不见了」 20个交易日日均不低于10万「一个客户一个月内做了15笔交易」 转股价下调和下修「转股价下修后走势」 杠杆收购与垃圾债券的关系「杠杆收购的实质」 证监会公布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公告「证监会对发行企业的决定」 战略配售基金转场内折价「股票战略配售与发行价」 可转债一千能赚多少「净料成本怎么算」 人民币升值原因,专家解读「最近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可转债新手入门「打新可转债怎么玩」 融创房产 上市20亿元公司债 票面年利率7多少「融创债券」 财务账和银行流水对账单「银行流水账怎么汇总」 融创美元债报价「融创美元债」 转债价格太高「可转债一个月亏了6万」 美财长呼吁提高债务上限「提高债务上限对股市的影响」 美国债务违约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美元债的影响」 本周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投 这10只预期收益率超5.15%「2021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趋势」 可转债打新结果「可转债公告」 债转股 理财「债转股业务」 今年以来11家银行发行永续债券「批准中行发行永续债」 现阶段理财「大家存款都怎么理财的」 为什么股票下跌时 大部分的基金也跟着下跌 「股票下跌对基金的影响」 券商资管发展前景「证券公司转型」 融资融券权益如何处理变现「融资融券权益如何处理 」 转债中签不缴款会怎样「可转债放弃缴款的后果」 耐普转债中签号「永冠转债股吧」 记者观察 规范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的报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深交所新债券交易规则「深圳交易所转债交易规则」 交通银行发行债券「交通银行可以买国债吗」 全球资产暴跌「2021年全球股市崩盘」 2021年证券从业考试延期「2021注册会计师 延期考试 继续总结 七 股票债券发行条件 」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公募基金规模首破2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15年公募基金规模」

2023-01-24 11:03:01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24年的蓬勃发展,最新公募基金数量已突破1万只大关!

1998年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募基金元年,当年共有6家公司成立,发行了5只产品,由此开启公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序幕。根据Wind数据统计,我国基金产品从1998年底的5只增长至2003年的100只,用了5年时间,从100只增长至2012年6月底的1000只,用了近9年时间,从1000只再到如今的10000只,用了10年时间。

在经过行业初期波澜壮阔的高速发展后,站在新起点,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亟待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思考的重要问题。

公募基金数量突破10000只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数量为9872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26万亿元,两项数据双双进一步平稳上升。

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6月成立的新基金数量有138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目前正处于发行期新基金有94只,排除6月份已经清盘的20只基金,也就是说,目前已经面市的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突破1万只大关,行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追溯公募基金发展历程,1998年,中国迎来了第一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第一批公募基金产品,当年共有6家公司成立,发行了5只产品,到了2003年,中国基金数量首次突破100只,从5只到100只,用了5年时间;到了2012年6月底,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从100只到1000只,用了近9年时间。

随后基金数量“破千”的速度越来越快,仅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就在2015年3月底基金数量突破2000只,又用了三年时间在2018年3月底突破5000只,2019年9月底突破6000只,2020年6月底突破7000只,2021年3月底突破8000只,2021年底突破9000只,2022年6月底突破10000只……从2019年以来,基金数量“破千”的速度已经缩短至不足一年。整体来看,从1000只到10000只,用了10年时间。

展望未来,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认为,公募基金数量和总规模仍有望再突破。该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表示,早在2021年年底,我们根据历史新发基金数量的平均增速预测2022年10月或将突破万只基金大关,而现在早早在6月就已经突破了万只,可见即便是在今年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也并不影响新发基金市场,2022年上半年共新发700只左右,数量上仅次于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规模虽然创下过去三年新低,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形势仍然非常乐观。

该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博士孙桂平预计,公募基金管理今年年底有望达30万亿元。未来,公募基金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资本市场回暖带动基金发行市场回暖,新基金发行有望提速,尤其是偏权益型基金的发行有望回暖;二是公募基金的“普惠金融”属性得到进一步确认与发挥;三是随着公募牌照逐步向不同类型机构放开,公募产品将更趋多样化,未来创新型产品将不断涌现。

基金数量破万背后的行业隐忧

可以说,从规模来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历经24年的蓬勃发展,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容量也在快速增长,无论公募基金数量还是管理规模近几年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但从结构来看,当前基金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占比仍较小,市场结构仍需不断优化。据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1万只公募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据6000多只,数量占比居于首位,但产品管理规模不足30%。另外,债券类基金有1900多只,数量占比居于第二,但规模占比不足20%;货基、公募FOF都有300多只,QDII基金200多只,公募REITs有13只,但是货基规模占比超过了40%,是规模最大的公募产品类型。

与此同时,基金数量破万也暴露了公募基金行业一直以来的一些顽疾,如重首发、轻持营、基金经理一拖多等。

上海某公募人士坦言,基金公司习惯于通过新发基金来扩充规模,这是基金数量增长迅速的一大原因。为了扩充规模,基金公司往往会允诺销售渠道更高的佣金去销售新基金,这会使得销售渠道更重视首发,进而引导基民赎旧买新,而投资者的赎旧买新会使得老基金缩水严重,基金公司不得不通过不断地新发基金来维持规模增长,基金数量自然十分庞大。

“这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公募基金以管理费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得其天然对规模有着巨大渴望,而销售渠道对首发基金的资源倾斜也会使得基金公司更为重视新发基金。”该公募人士坦言。

某知名公募总经理曾和券商中国记者谈到,“规模是管出来的,而不是卖出来的”。他认为,基金公司发一只产品就应该做好一只产品的口碑,只要业绩好,规模增长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靠新发大量基金来堆砌虚假繁荣。

但在当下的基金行业,重首发轻持营的问题仍然是行业痼疾,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日,全市场有170多位基金经理旗下管理基金的数量超过了10只(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以某新能源基金经理为例,其自2020年逐渐有了名气以来,两年多时间发行了6只基金,且这6只基金的持仓大同小异,均集中在一些新能源个股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而类似的例子在行业并不少见。

投资者“选基难”的困境在当下再一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难题,真正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整个行业齐心协力共同面对的命题。

如何从卖方销售迈向买方服务时代

事实上,无论是产品同质化还是重首发轻持营,抑或是对规模、对明星基金经理的推崇,其背后都是基金行业卖方销售思维的体现。如何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卖方销售思维向买方服务思维的转变,真正实现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是重中之重。

今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基金管理人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为出发点,以风险可测可控、投资者有效保护为前提,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切实提高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摒弃蹭热点、抢噱头、赚规模的‘伪创新’”,积极鼓励公募产品及业务做好守正创新。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引导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践行“逆向销售”,积极拓展持续营销,创新投资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督促销售机构持续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改变“重首发、轻持营”的现象,严禁短期激励行为。

刘亦千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从买方角度来看,持有基金投顾资格的机构用专业知识帮助投资者选择与其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相符合的基金产品;引导客户建立合理的预期并坚持长期投资。最终帮助客户获得自身风险可承担且与基金业绩相匹配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实现基金行业、基金投资者以及基金投顾三方共赢。

另一方面,从第三方评价角度来看,基金评价机构通过科学的评价理念传导,可以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业绩,理解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对普通投资者的积极意义,帮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基金投资价值观,避免“盲目跟风追热点”。另外,好的基金评价结果也将对基金行业扶优抑劣,从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认为,目前权益基金产品数量众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一方面不知道投什么品种,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如何投资,一旦选错基金或未能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式,则可能收益不佳甚至遭遇大幅亏损。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尽快全面引入并落实“买方顾问”角色,特别是重视推广覆盖面广且成本可控的智能投顾,站在投资者视角为其理财。

博时基金强调,公募基金应该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全面强化专业能力建设,从核心投研能力、合规风控能力、产品及业务创新能力三方面,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

责编:王璐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