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3 19:54:32 来源:北京商报
经历了前两年和互联网“宝宝类”产品的一番“较量”,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2017年起一路上扬,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回流。进入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保持稳中有升。2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商业银行处了解到,春节前夕,大部分商业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普遍达到5%以上,最高的超过5.6%,比互联网“宝宝类”产品高出至少0.5个百分点。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2018年理财收益上涨幅度或有所放缓,若有理财需求,建议及早出手,同时要注意产品起息日等细节。
01
开年收益率持续上行
在2017年末的揽储大战硝烟还未消散时,2018年银行为寻求“开门红”,也在争相用各种方式争夺客户,开始了新一轮的揽储活动。融36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月2日-2月8日)理财产品发行量在5款以上的银行进行收益排名,共有143家银行入榜,其中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的银行有59家,占入榜银行总数逾四成,平均收益率达4.92%。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国有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此前难觅的预期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如今已不罕见。据中国银行官网公告,2月13日在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约七成产品收益率超过5%,其中又属多款春节特供理财收益率较高,多在5.3%上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看准了春节期间的的资金空档期,推出了春节专享产品“邮银财富 e享债券18年118期”,募集期为2月13日—2月22日,起购金额为50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中小银行收益率相对更具吸引力,例如恒丰银行2月13日开售的春节特别款理财产品,起始资金为5万,期限一年,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高达5.61%;华夏银行相关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春节期间将会推出“增盈68号系列”,起购金额为5万,256天期限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8%。
事实上,随着2017年金融去杠杆的不断推进,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银行理财收益率一直持续上升。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春节之前居民和企业提现需求增加,银行揽储压力加大,推动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上涨。
监测数据显示,从不同期限理财产品来看,上周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7%,3-6个月理财产品为4.94%,6-12个月理财产品为4.97%,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为5.16%。
可以看出,理财产品期限越长收益也越高,未来一周将迎来春节长假,理财产品将大幅减少。不过刘银平也指出,虽然说过去一年银行理财收益一直在上涨,但是与其它理财产品相比,涨幅相对温和,银行理财的收益波动性不会太大,不会出现今天买入明天就大涨的情况。
02
相较“宝宝类”产品有优势
不得不提的是,银行理财还面临着一个“劲敌”,就是互联网平台的各类“宝宝类”产品。其中,以余额宝为例,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这一年间,余额宝规模的同比增速从33%猛增至75%,至2017年6月末,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达到1.431万亿元,直逼单家传统银行个人存款规模,甚至有反超趋势,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银行存款面临巨大的“出走”压力。
不过,在监管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多轮政策规范下,银行存款出现回流。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2017年三季度个人存款回流银行超过近5500亿元,扭转了第二季度个人存款净流出的现象。
从近期的产品收益率来看,银行理财也有一定优势。融36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月2日-2月8日)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3%,较此前一周下降0.04个百分点,比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低约0.6个百分点。个别收益靠前的“宝宝类”产品虽然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也超过4.9%,单日七日年化收益率突破5%,但整体占比不高。
与“宝宝类”产品相比,银行理财的一个劣势在于流动性较差,封闭期产品成立后直到期满都无法取出,对于一些在此期间临时需要使用资金的用户来说有很大不便,而且不少产品在成立前还有一个不短的募集期。融360在报告中指出,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募集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在2-7天之间,4-7天更为常见,遇到节假日则会更长。北京商报记者也发现,如上述的银行产品中,募集期最长的达14天,跨越了整个春节假期,这14天募集期内都不计息,一定程度上会拉低产品的整体收益。
银行也已有对策弥补流动性“短板”。近年不少银行积极涉足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业务,例如购买了浙商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如在中途有资金需要,可随时通过线上渠道进行理财转让,或可通过浙商银行的增金财富云进行质押贷款。
03
专家建议投资者及早出手
经过了2017年的一轮上涨,新的一年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空间还有多大成为客户关心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称,2017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高,再次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香饽饽”,在这背后,是我国金融市场去杠杆的政策使然,新的一年金融市场的强监管态势仍在持续,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转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市场冲击效应也将逐渐显现。
给银行理财转型净值型产品立下“规矩”的是2017年11月份一行三会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到“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
虽然这份新规在征求意见阶段已受到不少阻力,不过不少银行业人士都认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保本型产品则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该行理财产品最高收益可达5.25%,期限为150天。但预计理财产品收益率春节后会有小幅下降,尤其是保证收益型的产品。
相比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的两个突出特点就是收益率高和流动性好。不过也由于指导意见仍未最终敲定,短期内此类产品还难成主流。加上市场利率上行已持续一年,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上涨幅度或有所放缓。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石大龙表示,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利率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目前的利率水平已接近周期波动的峰值点。以CPI衡量的实际利率水平已经恢复到2014年水平,企业发债利率已逼近整体资产报酬率,若利率进一步上行,整体经济将面临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判断未来利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不大,由此导致未来理财收益率继续上涨的空间也较小。
对于投资者而言,石大龙建议,可以及早锁定未来的高收益产品,以防止未来收益率可能出现的下降。刘银平进一步表示,虽然说过去一年银行理财收益一直在上涨,但是与其它理财产品相比,涨幅相对温和,购买银行理财大多不需要看时机,只要当下有理财需求就可以立即买入。“银行理财的收益波动性不会太大,不会出现今天买入明天就大涨的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购买的最佳时期就是现在,不要等,否则会造成资金站岗问题。”刘银平分析道。
精彩回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