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13:00:14 来源:海清FICC频道
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中国12月CPI同比1.8%,预期1.9%,前值1.7%。中国12月CPI环比0.3%,前值0.0%。中国12月PPI同比4.9%,预期4.8%,前值5.8%。中国12月PPI环比0.8%,前值0.5%。
1、12月通胀数据小幅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担忧的高通胀并未出现,2017年通胀平稳收官,符合我们对2017年全年的通胀预期,前低后高,且高通胀属于杞人忧天。
海清FICC频道认为,2017年的通胀同样属于“结构分化”的走势,一方面,2017年非食品同比出现了中枢性的上行,当前属于高位震荡;另一方面,2017年食品同比处于明显的“低位平台”,且缓步上扬,共同导致了2017年“前低后高、没有高通胀”的局面。
至于2018年的通胀水平,在食品供给过剩、猪肉价格滞涨的情况下,食品价格上涨“上有顶”,再叠加非食品价格、PPI在高基数的因素下,甚至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总体上,我们预测2018年全年CPI同比均值2-2.2%,CPI同比与PPI同比的“剪刀差”将以CPI同比的下行收尾,2018年“通胀压力上有顶”,中枢超过2.5%的可能性极低,市场对2018年通胀存在过度担忧。
2、12月CPI同比1.8%,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食品价格的拖累。从同比的角度来看,12月食品同比仅为-0.4%,对CPI同比存在明显地拖累,主要在于猪肉同比价格明显走低,12月猪肉价格同比为-8.3%。但从环比的角度来看,12月食品环比为1.1%、非食品环比为0.1%,反映出食品项的“价格洼地”出现了一定的回升,这也是12月CPI同比高于前值的原因。
不过,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2018年的通胀水平会由于食品价格的回涨而出现高通胀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在猪肉价格没有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回涨的情况下,食品同比的上涨“上有顶”。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CPI非食品同比仅仅是中枢高位,但在环比上升缺乏可持续性的情况下,高基数将会下拉CPI非食品同比数据。至于非食品不可持续的原因在于,2017年非食品项走高的很大贡献在于医疗保健项的大幅上行,12月医疗保健同比为6.6%,但该项价格的飞涨主要是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一次性制度冲击,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动力,随着该制度因素的消退,非食品同比中枢下台阶大概率,且12月医疗保健环比仅为0.1%,为2017年最低值。
3、12月PPI同比4.9%,较前值出现大幅回落,主要在于高基数的原因。由于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导致了供给端的降低,再叠加国内、海外经济回暖的需求回升,共同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但由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可能面临一定的下行,以及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可能存在节奏放缓,PPI同比将随着高基数的原因而逐渐回落。
4、至于央行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央行政策态度、通货膨胀、公开市场操作走势,均反映出“不松不紧”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由于2018年CPI同比均值2-2.2%,高通胀的可能性极低,从历史经验来看,CPI同比不超过2.5%,央行不会通过收紧货币来控制通胀压力,从通胀上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监管态势明显趋严,在防风险底线思维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性,因此,总体上,“不松不紧”仍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5、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认为,坚定看好2018年债券市场,2018年最确定、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利率债。目前债市的核心矛盾点在于监管,而监管对于债市的唯一不确定性在于“理财新规”,我们认为,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约束下,存在理财打破刚兑的平稳过渡方式,因此“理财新规”对于债市利空或低于市场预期。债市的另一潜在风险点在于去僵尸企业、打破国企软约束下,信用冲击导致的利率债的冲击,但从历史来看此类冲击只是脉冲而不是趋势。
海清FICC频道认为,中国利率债的机会并非“交易性机会”,而是“配置性机遇”,3.8%以上国债闭着眼睛买。我们的逻辑是:与基本面对应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信贷利率、海外债市利率相比,中国利率债利率均处于高位,同时2018年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并非债市核心因素、银行资产负债再平衡将平稳过渡、银行综合资金成本系统性下降、股市楼市疲软下的资产配置切换债市配置增强、广义资金需求系统性下降,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投资机会是利率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