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14:57:46 来源:金评媒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四月中旬以来,资金面骤然收紧,与此同时债券风险事件也开始集中暴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发生实质性违约和发出风险提示公告的债券风险事件共45起,其中29起均发生于四月份。当月,发生债券实质性违约的事件包括,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贵鸟”)和春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春和集团”)。
记者注意到,到目前为止,发生债券违约事件的主要为民营企业。与此同时,从目前的评级调整来看,评级下调事件较以往更加集中于民营企业,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金融监管和资金趋紧的大环境,使得资金更加难以流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提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新增的违约案例,均属于债券附带回售条件触发的实质违约,而统计数据显示,附带回售权的债券将在今年下半年集中到期,月均新增规模达1400亿,几乎为上半年的两倍。对于一些生存境况本就艰难的民企而言,回售条件使得债券违约风险大增。
债券风险骤增
4月24日,春和集团和富贵鸟股份相继发出违约公告。春和集团称,公司无法在债券到期兑付日按期足额兑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富贵鸟称,未能按期偿付公司债“14富贵鸟”的回售本金及利息,发生实质性违约。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发生债券实质性违约的公司除了上述两家,还包括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神雾环保)、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丹东港)、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城建)、亿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亿阳集团)、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煤集团)共8家,其中,富贵鸟、神雾环保和亿阳集团3家公司为今年以来的新增违约主体,其余5家则原来就发生过违约。
除了这些构成实质性违约的债券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以来,还有黑龙江省灾后重建集合债券、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债券、黔东南州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债券等30余只债券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风险内容包括无法按时披露信息、债券可能被停牌等。
今年以来曝出的这些实质性违约和风险事件一大半发生于四月以来。从市场形势来看,今年一季度,市场资金面持续超预期宽松,债券市场走出一波牛市,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截至目前下行了28bp,金融机构加杠杆行为明显。然而,四月中旬以来,由于缴税因素扰动,市场资金面骤然收紧,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20%以上。
从信用债的发行上来看,今年一季度信用债供给放量,尤其春节后的三月份。WIND数据显示,3月份单月总发行量达到7501亿元,净融资额为2904亿元,为2016年底以来的月度最高纪录。不过,从发行动机上来看,中泰证券的研究报告在分析债券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后指出,发行人的现金流在2017年有所恶化,企业的负债压力并未减轻,企业仍有较大的融资需求。
另外今年企业获得信贷的额度较2017年同期明显下降,中泰证券报告指出,已经披露了2018年信贷额度的 21家企业,对比2018年、2017年这两年获得的信贷额度情况,计算得到2018年企业获得的平均信贷额度为 601.51亿元,低于2017年的634.09亿元,说明2018年以来银行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投放已经开始收紧,实体经济加大的融资需求更多只能通过债券渠道得到满足。
民企违约风险上升
从企业性质上看,上述这些发生实质违约的企业中除了川煤集团为地方国企、丹东港集团为中外合资企业外,其余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违约风险正在增加。
评级调整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评级下调事件中,评级上调主体由2016年的161家增加到241家,而下调主体则减少114家至73家,评级调整显现出上调为主的趋势,原因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不过,从具体分布上看,民营企业遭遇下调更为集中,民营企业在下调企业中的占比从2016年的23%上升至2017年的33%。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表示,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中下游竞争性行业,由于金融监管趋严、银行资金紧张,民企得到的业务支持边际减少,融资变得更加困难,再加上一些省份的个案因素,使得银企关系更加紧张,民营企业承压加大。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发稿,目前债券发行人评级展望为负的有338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据一半达119家,其余央企、地方国企、集体企业、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加起来才占到另一半。
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上升,债券发行利差走阔。一季度债券发行利率数据显示,各期限各级别一般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环比均有所上行。其中,AAA、AA 和AA级别3年期一般公司债的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5.56%、6.31%和7.25%,环比分别上行13.65bp、17.60bp和48.55bp,民营企业的评级主要集中于AA 以下,这意味着民企的发行成本上升幅度更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所述的今年新增的三家违约主体,均是在债券回售环节提前暴露了风险。在市场环境不佳,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时,附带回售权债券的投资者一般会选择提前回售,从而导致发行主体违约可能的出现。Wind数据显示,2012-2017年,进入回售期的信用债逐年增长,2017年规模为4288亿元,增长93%,超过此前3年规模总和。而2018年,将有约1.26万亿的信用债进入回售期,比2017年增长66%,且主要集中于下半年,违约风险或进一步增加。
(编辑:郑惠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