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14:58:09 来源:北漂民工的日常
最近已经有不下三个人来私信问我天弘基金的姜晓丽怎么样了,甚至还有点名天弘永利的。
我当然不推荐产品,但还是想起来了行业的一个现象,很多产品当渠道在大规模推的时候,其实未必是最佳的介入时机。
今年年中有大银行在定产品精选池的时候,兴全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因头牌基金经理们短期业绩不好,直接被剔除了,我当时很震惊,银行渠道的人都是傻子吗?客户短视,所以你们也短视?
我们回顾一下张翼飞是怎么变成200亿基金经理的。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了他,但一直以为是纯债基金经理,没太在意,后来韭圈儿老师的一张表格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是他的安信稳健增利混合连续21个季度还是多少个季度正收益,于是我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次新产品——安信民稳。不想二季度招行渠道疯狂推了安信稳健增利,单季度规模涨了80亿,在全行业都能排前三。
为什么银行不推民稳?很简单,业绩不够长,权益仓位太大,所以你宣传的时候不好跟客户讲,而且很多成立时间不长的产品,在银行所谓的风控体系下是不能入精选池的。
一旦一个好产品被大渠道盯上了,那这个产品规模就会大增,也许不会给你亏钱,但会变得比较平庸。10个亿的民稳和快100亿的稳健增利,你说怎么选?反正你不懂,你的客户经理也不会告诉你这是他的考核指标。
这是什么?这就是预期差。
我们回到天弘基金。肖志刚离职后,我其实很久没关注天弘基金了。这家公司集中精力做了一段时间指数,其实也没看到这个赛道有太多收益,说到这个我就心痛,之前有个其他公司的人跟我说,让我关注下光伏新能源,比如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我没在意,结果第二天就开启暴涨模式,后面完全追不上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再后来有个朋友跟我提了下天弘创新成长,我二话不说买了一点,5月份到现在也有13%的收益了。可惜买太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前几天有个网友私信问我,知不知道姜晓丽,我说知道啊,分管固收的领导,正式title是天弘基金固定收益机构投资部总经理,非常资深的债券大佬。她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天弘永利,不过这玩意儿现在渠道推的太多,规模已经膨胀得比较大了,我已经不感冒了,而且也限购每天3万了,对于一些大户来说,意义不大。你们看到这种基金经理肯定懵逼,挂了一堆产品不知道怎么买,如果用我上面看张翼飞的思路,可以看下天弘增强回报债券,规模不大,策略跟天弘永利差不多,今年以来已经干出了接近12%的收益率,基本上(这三个字可以划掉)属于顶尖的固收 了,姜晓丽是研究宏观出身,择时能力很强,敢赌仓位敢做切换轮动(二季报主要配的制造业),你们今年会很喜欢这种基金经理的,明年我就不知道了。
而且我现在担心的是一个其他的问题,就是天弘基金的渠道太强大了,如果这一波推广很给力(我已经看到了好几篇这个产品投放的软文了,但你放心,我这篇肯定不是),直接把增强回报干成了一个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胖子,那么相对于永利而言性价比就没有那么突出了。所以我并不拦着你们去买优秀的固收 基金经理,但提醒一下,注意看增强回报的三季报规模变动。
每次有人来私信问某产品的时候,基本上这个产品已经处于渠道大规模投放、推广期了,基层银行理财经理和线上线下渠道都投了一轮了。还有很多基金经理也是,本来好好的,然后要新发了,铺一轮资源,渠道一推,大家都来问了。
我不喜欢天天搞新发的基金经理,但有时候没办法,业绩好,基金公司就要顺势去推,为了规模无所不用其极。用一位在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前辈的话来说,当前公募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收费太低了,主动权益一年管理费只有1.5%,其实是无法激励基金经理把业绩做好的,只会激励公司把规模做大去收更多管理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新发基金。
所以一旦有任何基金经理业绩好了且有一定持续性,行业一定会挖出来/渠道一定会推出来并且让他的规模膨胀到自己管理能力的上限(甚至突破上限),然后大部分业绩又会均值回归。这里有几个规模太大导致业绩不行的基金经理,想想还是不点名了,你们心里有数。
去年的周应波,和今年的谭丽,都是让我有点伤心的基金经理。这两位一位是均衡偏成长,一位是均衡偏价值,都是非常适合当底仓的基金经理。结果去年大波哥被逼发那个创新未来,加上渠道本来准备发行的产品,把规模一下子膨胀到很大,我很担心,直接清仓了(后来看其实是错的,他顶住了压力);谭丽从去年12月起至今发行了三个新产品了,每一个规模都很大,确实号召力很强,但作为持有人,我的内心是不舒服的,她今年的业绩也比较平庸。
你要说基金投资简单吧,也确实简单,比炒股容易,你要说难,其实也挺难。很多事情是在永远动态变化的。
最后我再讲一个尴尬的事情吧。前天在那个小组里面,有个网友问,民工你对建信基金熟不熟悉?
我说熟悉啊,你想问陶灿、王东杰还是姚锦?结果他说,你知不知道建信健康民生?我一看,基金经理是最近很火的姜锋,还真的不熟悉。
姜锋之所以被关注到,不光是因为短期业绩起来了,而且刚刚任职满10年,晋升为“10年 年化收益率超15%”的双十基金经理。但姜锋没拿过奖,基本上不接受采访,也不配合营销策划部门,所以听说过的人不多。一个业绩这样的老基金经理,在管规模仅23.64亿,你们细品一下。今年大家挖掘小而美的基金经理,都挖掘到什么程度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建信基金宣传最多的是陶灿、王东杰,其实姚锦是“11年 年化收益率超15%”的双十基金经理,且年限比姜锋还略长一点,在管规模仅26.82亿。这几年也是看到什么宣传了。
那么,为什么陶灿变成了建信基金的权益头牌呢?因为陶灿的业绩是“10年 年化收益率近18%”的双十基金经理,规模破百亿了(其实是因为刚发了个40多亿的新产品),各方面数据确实更优异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个跟王东杰业绩以及从业年限差不多的基金经理叫邵卓,主攻科技。
短期看,更猛的是孙晟,做风格轮动的选手,擅长交易,今年业绩可圈可点,在管规模特别少。
至于为什么建信基金没咋宣传,那我就不知道了,兴许人家银行系公募不缺渠道,服务零售的客户也许不是性价比特别高的选择吧。而且众所周知银行系公募在营销策划费用方面就是死抠(要保证利润率),看看工银瑞信也是差不多,张宇帆这么牛批的基金经理在管规模只有不到8个亿,我都落泪了。
就建信基金/工银瑞信手里捏着的一把好牌,随便拿一张出来交给易方达中欧鹏华广发嘉实,估计都能怼出好几百亿的规模。也得亏它们没什么宣传资源,规模太大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上天还是给我们普通基民留了一些机会的。
当然我研究不深入,短期没有把上述基金经理纳入组合的计划,仅作观察与科普。
我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大家可以去挖掘一下绩优基金经理那些规模比较小的次新产品,只要风格不漂移,说不定有惊喜。
思考题:浮动费率的产品并不受欢迎,那么如果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上升到每年3%左右的水平,你们能接受吗?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