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9:52:34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周三美联储利率决定前夕,美国国债收益率几乎全线走高。
周二,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574%,为2014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美联储几十年来最陡峭的紧缩周期推动美债收益率走高。
不只30年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二继续升至3.5%上方,刷新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内当前上行超6个基点,现报3.553%。周一该利率就一度突破了3.5%。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4.5个基点至3.98%,续创2007年以来新高,距离4%的门槛仅一步之遥。目前有所回落,报3.96%。
美债实际收益率也在飙升。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收益率(TIPS)周二一度上涨4个基点至1.18%,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周一下午的期货市场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82%,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18%。
投资者还关注利率预期点阵图。交易员们目前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在明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4%以上,从而推高国债收益率。
华尔街最悲观的银行德意志银行甚至预测,为抗击通胀,美联储到明年1季度或将利率提升至4.9%。
高利率对美股形成“双重压制”由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将致力于遏制通胀,自上周美国公布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美国国债的抛售几乎没有间断,美国股市则一直处于压力之下。
事实上,美股正面临双重压力。
一方面,更高的利率可能会使投资者更不愿意为公司未来利润的一部分支付过高的估值。
周一美股低开,随后收复失地,标普500收涨0.7%,蓝筹股指数道指收涨0.6%,以科技股为重点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0.8%。但今年主要股指仍在下跌:道指今年迄今下跌了15%,标普500下跌了18%。不断上升的利率刺破了疫情时期股市的高估值。
被视作无风险债券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意味着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
根据投资机构Strategas的数据,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只有不到16%的股票的股息收益率率高于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不到20%的公司股息收益率率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些数字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利率上升渗透到经济中并抑制增长,许多投资者认为企业盈利似乎越来越脆弱。近几个月来,分析师们下调了对未来几个季度利润增长的预期。
上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创下自6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原因是一系列企业警告为美国经济的走势敲响警钟。联邦快递和通用电气等公司都指出经济出现困难的迹象。
这些消息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即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可能步入衰退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否保持下去。
牛顿投资管理公司(New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兼股票主管John Porter表示,股票估值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但他尤其担心盈利前景。他说:
“在我看来,盈利方面的担忧是最重要的,但再加上一点潜在的估值压力,在短期市场环境下,这是一个艰难的组合。”
随着更多公司公布业绩,投资者将关注收紧的货币环境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将如何影响利润。近几个月来,从科技、工业到金融等行业对第三季度盈利的预期都有所下降。
据FactSet数据,分析师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利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5%,低于6月30日预测的9.8%。预计2022年的增长率从当时的9.6%降至7.7%。
“我们仍处于凌晨2点左右”分析人士表示,以上利空可能使主要股指更难走出今年以来陷入的低谷。
一些基金经理指出,估值的回落使得股票的定价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它们为当前投资者提供的潜在回报。
根据金融数据提供商FactSet的数据,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为16.5倍,低于2021年底的21.5倍,也低于10年平均水平。
摩根大通的首席市场策略师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则称,尽管美联储态度强硬,但今年的跌幅不会太大,三大因素将限制美股进一步下跌。
科拉诺维奇周一在摩根大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
“虽然我们认识到美联储更加鹰派的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实际收益率上升正在给风险资产带来压力,但我们也认为,从现在开始的任何下跌可能都是有限的。”
“强劲的盈利、较低的投资者头寸和稳定的长期通胀预期,应该会从现在开始缓解风险资产的任何下跌。”
但鉴于有理由认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且以往的加息仍在对经济产生影响,许多人担心,现在就押注股市持续上涨还为时过早。
投资研究机构BCA Research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Irene Tunkel称:
“如果你认为必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买入股票,我会认为我们仍处于凌晨2点左右。”“我们仍将看到紧缩政策的影响。我们即将看到经济将收缩到何种程度。”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