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3:01:21 来源:红哥侃聊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2022-07-20 17:30 发表于北京
近年来,随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要求均被提出了更高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内部积极组织相关会计准则的培训,提升评估专业人员对会计准则和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结合资产评估法和相关评估准则的要求,财务报告目的下的评估新业务值得进一步探索分析。
金融工具会计核算要求与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当时会计准则的局限,尤其是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因此,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共同使用。
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3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共同使用。
按照企业对其所持有的金融工具影响力的大小,金融工具可被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债务工具投资、权益工具投资、衍生工具四大类。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持续深入落实,债务工具投资、权益工具投资、衍生工具等方面越来越多新业态的需求已经被注入评估领域。评估实务中最主要的债务工具投资、权益工具投资相关的评估新业务有望大范围展开。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层次对按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所使用的市场价格可观察性等级进行优先排序。对于投资公允价值的估值,一般依据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活跃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量和交易频率足以持续提供定价信息的市场。第一层次的投资通常包括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级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二层次的投资通常包括处置受限的公开交易证券,其公允价值可通过使用模型或其他估值方法确定。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对于该层级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评估师通常采用3种估值基本方法,即资产基础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
评估新业务实务处理简述
一是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债务工具通常是以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FVTPL)、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的金融资产,具体包括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债券、应收账款、优先股投资、可转换债券等。
若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以收取合约现金流量为目标、金融资产的合约条款于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纯粹为支付本金及未偿还本金的利息,则按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其中,对于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以及可以证明为“假结构”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采用以摊余成本计量。
未满足摊余成本计量的条件外其余金融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中,优先股投资、可转换债券较为特殊。
可转债包含负债、转换选择权和与负债成分不密切相关的提前赎回选择权的可转债,应在初始确认时进行分拆,分别予以确认。不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转换选择权以及与负债成分不密切相关的提前赎回选择权确认为衍生工具。对于可转换债券内嵌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确定,采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估值技术并使用不可观测的输入值。
权益分配模型用来计量企业价值中优先股的价值和分配各级次股权的价值,通过模拟清算、赎回和IPO三种情形下各股的价值来计算。在清算或赎回情形下,基于不同系列优先股的清算或赎回选择权,优先股股东可能按优先股权利分配企业价值,或转换为普通股并按普通股权利分配企业价值。优先股股东如何选择以上两种情形取决于怎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现金收益。如果某个系列的优先股股东行使转换权后获得的收益小于其作为优先股优先分配到的利益,这一系列的优先股即处于“赌输”状态而选择不行使转换权。相反,如果某个系列的优先股股东行使转换权后获得的收益大于其作为优先股优先分配到的利益,这一系列的优先股即处于“赌赢”状态而选择行权。
二是对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通常是按FVTPL、FVOCI计量的金融资产,主要分为上市股权投资和非上市股权投资两类。
对于上市股权投资可直接采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对于非上市股权投资,一般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采用第二层次、第三层次输入值。
评估师先判断估值对象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属行业,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值。比如,若评估基准日前、后6个月内存在融资且无特殊权益,则可采用最近融资价格法。对于种子期项目,则可根据市场法的市净率(P/B)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有,则按照第三层次确认公允价值;若无,则按照投资成本确认公允价值。对于成长期、成熟期项目,将采用上市公司比较法、可比交易案例等方式进行估值。对于衰退期项目,则参考清算报告或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按零评估。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中三方机构有效互动
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微观企业、报告使用人的需求与时俱进,国内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评估准则也紧跟国际会计准则的步伐保持趋同,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和估值的需求正与日俱增。
这个趋势给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同时,让评估师与企业管理层、审计师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财务报告目的评估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评估师需要在项目前期协同各方共同明确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目的等事宜;项目中期与审计师、管理层持续沟通方法与参数的选取、条款的解读、后续计量以及未来或有事项影响等;项目后期协助管理层、审计师有效利用评估结论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完善。财务报告目的业务离不开管理层、审计和评估的紧密配合,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以期共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来源:《中国会计报》7月15日8版作者:蒋骁 马翊君 刘怡青作者单位: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