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11:03: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2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近期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
这次吹风会还明确了明年专项债的重点投向和负面清单,并明确将对专项债实施穿透式监测。在隐性债务化解方面,会上透露,财政部将支持上海、广东等地区分区分批统筹推进,依法依规全面清理存量隐性债务,确保按期完成试点任务。
此外,对于是否将部分地方债转化为国债以降低风险,许宏才回应称,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
“巨额”资金提前下达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在“两会”批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前,国务院可以在当年新增债务限额的60%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债限额,授权期限为2019-2022年。也就是说,2022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的规模最高不能超过2.19万亿元。
人大常委会授权后,2019-2021年每年均有“提前批”地方债下达,并且每年下达规模逐渐扩大。
2018年底,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合计13900亿元。
2019年11月、2020年2月,财政部两次公布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共计提前下达18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2900亿元。
2021年3月,财政部透露按程序提前下达2021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77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提前批”下达时间较早,更有利于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对财政政策提出了要求,包括“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
不少专家认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意味着明年专项债将发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比如,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由于今年一般预算账户超收、专项债资金支出偏缓,或将有超1.8万亿元的资金结转至明年使用。在基建投资领域,明年年初政府投资类支出适当前置,相关债券提前发行,叠加“十四五”规划下重大项目陆续新开工,将有力支持基建投资反弹。
专项债投向哪?
许宏才介绍,截至12月15日,今年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中,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
明年专项债会投向哪里?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介绍,近期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申报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的通知,明确了2022年专项债券重点用于九大方向:
交通基础设施
能源
农林水利
生态环保
社会事业
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
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保障性安居工程
此外,宋其超强调,财政部还要求地方储备项目应当属于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实体政府投资项目。同时,要优先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项目,以及纳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重大规划和战略的支撑作用。此外,还要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除了明确用在哪里,相关部门还明确了专项债不能用在哪里。许宏才强调,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加强了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在全国范围内严禁将专项债券用于各类楼堂馆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各类非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在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指标相对高的地区,明确不得将专项债券用于非必需的建设项目。
同时,财政部准备从2022年1月1日起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今年针对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兴建楼堂馆所问题,开展了专项核查,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以债务风险较高地区为重点,对全国57个市和72个县开展专项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地认真整改。”许宏才说。
隐性债务化解进展如何?
许宏才表示,总的来看,近年来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风险总体可控。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广东省等经济体量大、财政实力强的地区,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实现隐性债务清零,为全国其他地区全面化解隐性债务提供有益探索。广东省和上海市会根据工作进展,发布相关信息。
许宏才透露,下一步,财政部将支持上海、广东等地区分区分批统筹推进,依法依规全面清理存量隐性债务,确保按期完成试点任务。财政部会根据试点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再谋划后一步安排。
据悉,早在2019年年底,监管部门就推出了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方案。近期,部分低风险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已经宣布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10月9日,广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该省全域无隐债试点工作;10月25日,上海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市场分析,发行以偿还存量债务为资金用途的再融资债或是推进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的重要方式。据广发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刘郁统计,继广东于10月22日、11月18日、12月15日分别发行752亿元、208亿元、113亿元“偿还存量债务”再融资债后,12月15日,北京发行1721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资金用途为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22日,地方政府明确资金用途为“偿还存量债务”的再融资债共发行8922亿元。
展望未来,刘郁表示,“偿还存量债务”再融资债可能继续发行。从省份分布来看,可能有两类省份发行。一类是类似广东、上海等力争在短时间内化解隐债,且“存量债务限额-存量债务余额”空间较大的省份;另一类是类似重庆、天津、贵州等隐债压力相对较大的省份。
对于是否要拿中央债务来置换地方债务,将部分地方债转化为国债以降低风险,许宏才12月16日回应称,这个问题要审慎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我知道有些国家做过这样的事情,效果并不好,我们目前没有这样的安排,就是要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防范好、化解掉。”他说。
编辑:郑雅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