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13:58:3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12月1日电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物价上涨超过中间水平,世界各国的通胀正在飙升,而这正是各国央行银行的目标。可是,日本是一个极致的坚守者:日本的政策制定者一直以来试图制造通胀,消费者价格却仍巍然不动。
9月,日本消费者价格同比仅上涨了0.2%,而同期通胀(不包括新鲜食品和能源价格)实际下降了 0.5%。高盛银行分析师预计,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该指标将下降至-0.8%。相比之下,美国10月的这个“核心”指标上升了4.6%,英国上升了3.4%,德国上升了2.9%(见图表)。
这是怎么回事?日本并非不受全球趋势影响。10月,该国生产价格同比上涨7.9%,为1980年以来的最大单次涨幅。这种增长主要是由于进口成本上升,以日元计算,进口成本上升了38%。石油产品和木材的价格与2020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45%和57%。这些增长可能有一小部分由某种特殊因素抵消了。日本政府针对电信运营商的动作致使手机话费大幅下降,整体上拉低了消费者价格指数。一揽子货币中的通信费用部分同比下降了28%。然而,即使话费持平,通胀仍将低于目标水平。这表明,更广泛的经济因素是通胀维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十年来,在生产成本上升却没引发消费者价格上涨方面的,通货膨胀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这已成为一种固这定的想法。众所周知,日本国内企业不愿意将进口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在10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将其归因于日本周期性通货紧缩期间养成的习惯。企业有充分的理由抵制涨价。上周,酱油生产商龟甲万宣布其价格较 2 月份上涨4%到10%。这种事在美国几乎无人关心,在日本却成了全国新闻。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日本消费者复苏乏力。今年第三季度,私人支出减少,目前比2019年底的水平低3.5%。耐用品支出是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来源,在过去的8年里,日本在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几乎没有变化。
日本央行是最早采取零利率政策和债券购买计划的国家,2007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利率跌至谷底时,其他发达国家就开始采用这些方法。日本不像其它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这再次使其成为经济学家试验田。
尽管日本央行积极采取行动,通胀率却一直未能达到2%的目标。新冠疫情之前,日本央行的资产就达到日本名义GDP的103%,而此后购买的债券和股票将这一比例推高至134%。同期,美联储购买额从占美国GDP的19%上升到36%。日本央行仍坚定不移的推行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保持在0%左右的政策,而澳大利亚央行在10月面临市场压力后,放弃了类似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方法。
这表明,面对几十年来的低通胀预期,无论世界其他地方的价格如何上涨,新冠疫情相关的供应方面的限制、需求方面的刺激以及两种货币宽松政策的组合方式都在艰难地扭转局面。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宣称要实施一项财政刺激方案,其中包括为贫困家庭和18岁以下青少年提供资金。巴克莱银行分析师预计新的支出将占到GDP的3.7%。
如果这些钱实际上是由消费者花掉而不是储蓄起来,这些救济金很可能会推高通胀。不过,目前而言,日本似乎又一次被通胀“遗忘”了。
(翻译:高越编辑:王旭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