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10:03:08 来源:金融界
最近有一个比较异常的信号,从上周五开始,国债市场的抛售热潮,降临在全球众多经济体中,短、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全线上涨。
首先看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视作全球金融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根定海神针,从2020年7月起,就开始持续走高。以目前的走势来看,大概率会破2%,对后续风险资产定价产生深刻影响。
消息面上,美国将在周四公布1月CPI数据,市场忧虑通胀可能超出预期,导致美联储态度更加鹰派,进而超预期加息,美债收益率因此上涨。
其次是日本和德国,这两个主要的负收益率债券国家自上周五起,5年期国债收益率数年来首次转为正值。其中,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0.206%,刷新2016年初以来的最高纪录。
此外,在澳洲,国债市场也遭到重锤,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涨至2.13%,为2020年3月以来的高点。
而在整个欧洲,自2020年12月触及峰值,负收益率债券的规模已经下降80%,总额为1.9万亿美元。
同时,全球数量庞大的负收益率债券总额,也大幅缩水至4.9万亿美元,创2015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若各国货币政策趋向正常化的预估成真,本轮债券负收益率的周期,可能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01
美联储自卖自夸
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其实相当于美元的资金成本。
而美钞在过去一百年的总量,有五分之一都是在最近两年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债收益率应该下降才对,现在升这么多是很奇怪的。
美国货币总量,来源:川财证券
美联储曾宣称,这是因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信心足,所以导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卖方,这明显有些自卖自夸之嫌。
要知道,在漂亮国疫情最糟糕的时候,国债收益率一样在上升,这和经济复苏信心之间,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
按照历史规律,美联储降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下降;若是加息,就会上升。
同时,这个指标,还有一个“先行”效应。比如,现在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加息,但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在持续走高。
这其实已经实质性地起到一个变相加息的效果,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
但这个预期,不可能太高,存在一个心理临界点。
花旗的临界点设置在1.7%,摩根大通则认为临界点在2%。普遍来看,国际金融市场认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临界点在1.5%。
一旦超过这个值,就代表着全球通胀预期上升。最近两天美债抛售热潮虽有稍许缓和,但目前的收益率仍高达1.927%,已经超出大多数机构的预期。
而根据最新的数据,美国1 月份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7.2%,这是1982年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通胀飙涨,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的最大原因。
美国CPI与核心CPI月度同比涨幅,来源:Wind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大量的对冲基金,可能会根据策略需要,做空美国国债期货,这个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会加速上升。
而债券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越不值钱。届时,美股疯涨的泡沫化估值,以及海量美钞带来的巨大流动性,就有可能被戳破。
目前,部分华尔街大行的预测非常激进,对美联储和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越来越强。比如,美国银行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加息7次,每次25个基点,而且明年还将加息4次。
此外,强劲的就业数据也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开始行动。
上周五,美国公布非农数据,1月新增46.7万个工作岗位,几乎是预期的4倍,市场为之震动,对美国经济过热的猜测也喧嚣尘上。
紧缩政策的加速实施,迫在眉睫。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来源:Wind
02
欧央行鹰爪锋锐
出于对通胀的担忧,继去年12月把基准从0.1%上调至0.25%,上周四,英国央行再次宣布加息至0.5%。
英国央行连续加息,来源:Wind,国金证券
欧洲央行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同样在上周四,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承认通胀前景存在上行风险,不排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一改上个月坚称今年不加息的口风。
消息传出后,市场对欧洲在年底前加息的幅度预期,迅速从12个基点提升到25个基点。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Klaas Knot更是在周日声称,欧洲央行可能提前结束刺激计划,但不太可能像投资者预期那样在7月加息,最早或许在今年4季度。
此前,欧元区虽然也存在通胀压力,但态度一直都比较“鸽”,此次释放转鹰信号,无疑是巨大的改变。
虽然在昨夜,欧央行官员再度发表鸽派言论,称市场可能对今年加息的期望过头、对央行鹰派转向的反应过度。
欧债恐慌抛售风波,也确实因此有所缓和。
但正如离弦的箭,发出去了很难收得回。
从期货市场目前的价格来看,到今年年底,欧盟货币政策利率将接近0,而不是最近两年-0.5%的水平。
比如,在意大利,两年期借贷成本已经涨至0.4%,远远比去年12月的-0.2%要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