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6:56:13 来源:暖心财经说
根据《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5月31日前,各省份要将养老金调整方案报送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养老金调整方案经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同意后才可以组织实施。马上即将进入6月下旬了,国务院还要求7月底前将调整的养老金发放到位。相信各省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一旦得到批准,就可以立即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了。
按照往年的经验,养老金调整期限之前一个多月,各地就会陆续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了。看去年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发布的时间(去年的调整期限是要求6月底前)。特别是上海市一直是最早公布并组织养老金调整,相信很快就会有具体答案了。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平均每月达到2928元和3951元,确实也有很多老人的养老金达不到这一水平。于是有的老人就要求,有的退休老人养老金能达到八九千元甚至上万元,应当缩小一些养老金的差距。对于还达不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老人,养老金应该多增长500元缩小差距。
说实话,这样的建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果这样做的话,将会导致社会形成普遍不劳而获的思想潮流,增大社会保险的征收难度,让养老保险基金难以维系,甚至会导致财政系统崩溃。
第一,形成不好的思维导向。长期以来不管是养老金计算还是养老金调整,我们的基本原则都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一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模式。这样人们参加社会保险,就会有努力的方向。
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一些地区甚至是40%档次),是按照300%基数缴费40年付出钱数的1/20。多缴费一年,养老金也提高不过五六十元。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光给养老金低的老人涨上500元,还有几个人会选择高基数缴费、选择长时间缴费?一旦努力的方向改变,就不会有人再努力参保了。
第二,社会保险征收压力更大。社会保险费并不是自动进入到国库中去的,还是要通过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来实现。如果说多缴费、长缴费没有意义了,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就会想方设法的不缴费。反正只要达到最低年限,领取养老金就够了。
原先的时候有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劳动者是站在参保缴费的角度来与国家共同努力的。可是一旦调整方式转变,劳动者却站到了“不缴费”的角度。这种情况下,就会不断加大国家社会保险的征收成本,如果说征收1亿元养老保险费,要花掉5,000万元征收成本,我们用来给老人发养老金的钱会越来越少的。那么养老保险就不再是“共赢”的局面了。
第三,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承受。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角度讲,现在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已经够大了。去年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60455亿元,支出为56481亿元,离退休人员总数量达到了1315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95万人。
2022年养老金平均增长幅度是4%,目前我们平均养老金水平在3100~3200元左右,也就是说人均增长在126元左右。如果我们要对养老金较低的人群增长500元养老金,今年计划的养老金增长额度仅仅够允许1/4的人增长500元养老金(其他人的养老金不变)。如果说养老金支出再高的话,将会造成养老金严重受不了。
第四,会导致财政系统崩溃。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减少,但是需要的支出增多,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政府财政要予以补贴的。如果说第一年实施这样的政策,政府财政要补贴养老保险基金5000亿元。第二年就将变成10,000亿元。以后逐年累积,越来越多,这部分钱要么增发国债,要么就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
不管是增发国债还是压缩其他方面开支,实际上都是转移社会或国家其他方面的支出来来给老人们发放养老金待遇。
这种情况下,社会的再投资和消费就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政府的收入反而会受到影响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增加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减少的收入。一旦过了明斯基时刻,一切都会崩溃的。
所以,养老金的统筹管理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要从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不是简单地“涨钱”就可以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