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3:01:19 来源:光明网
“理财经理主动打电话让我赎回1月份刚购买的理财产品。”3月15日,家在汕头的陈叔向南方 报料称,突然接到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建议他赎回一款理财产品,理由是:“近期市场波动大,目前这款产品仍有收益。若不赎回,后期收益可能会出现亏损。”
“没听说买了理财产品,还会让你赶紧退出来的。”陈叔有一连串的疑问,“不是都承诺稳赚不赔吗?我买的是风险等级较低的固收类产品,怎么还会亏损呢?”
陈叔不知道,不少投资者手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出现了“亏损”。近期国内外股市和债市的共振调整,投资者印象中“稳赚不赔”的银行理财产品跌破了净值。根据Wind统计,截至3月14日,全市场28807只理财产品中,破净的达1833只,占比6.36%。
●南方日报记者 陈颖 实习生 李丽扬
超1800只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
“我买的时候这款理财产品给的参考收益是4%,但今天一看只有2%左右了。”陈叔购买的这款固收类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R2,投资的资产类别多为债券和银行存款。
和陈叔的产品尚有收益不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投资者晒出了自己的亏损产品。一位投资者表示:“年初购买了某国有银行R2稳健型一年期的理财产品,当时公布的年化利率3%,但自从入手后却一直在亏损。”
过去一个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波动较为明显。根据Wind统计,截至3月14日,全市场28807只理财产品中,破净的达1833只,占比6.36%。所涉及的理财产品既包括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股分行理财子公司,也有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合资理财子公司。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段时间,受俄乌局势影响,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大动荡,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出现明显调整,使得理财收益率下跌。同时,此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采取的是摊余成本法进行估算,而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产品估值方法改为市值法,也使得波动更加明显直观。
理财产品不再稳赚不赔
摊余成本法是指计算理财产品的净值时,将投资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分摊到每一天来计算。举例来说,假设某理财产品以100元买入了1年期利率为2.1%的国债,该理财产品将这2.1%平摊到每一天,也就是2.1%/365,再乘以买入的金额就是这只债券对应的每日收益。同时该国债的溢价或折价可以平摊到每个估值日,那么产品的净值和收益率可以人为地“调节”到平滑状态,所有的波动都隐藏在那条匀速上升的直线,使得净值看起来十分规整,平时看不到因为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率变动,只会在产品到期后得到一个确定的回报。
但今年1月1日起实施资管新规后,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不仅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还考虑了债券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变动。例如某理财产品仍然以100元买入了1年期利率为2.1%的国债,在进行估值时,该理财产品首先会将票面收益2.1%计提到每日收益中,即2.1%/365天,但同时要反映债券买入价格与当日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样一来,资产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理财产品净值上。当债券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财产品出现了明显的波动。正如陈叔看到一个月前收益率还是4%的理财产品,突然收益率降到了2%。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亏损”呢?交银理财认为,产品净值阶段性的回撒和产品到期时的实质亏损不是一回事。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浮盈浮亏则是投资的常态,风险和回报是如影随形的。回撤和收益也是一对孪生兄弟。当购买的理财产品具有长期稳定盈利能力时,暂时的浮盈浮亏只是整个曲线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长期净值型理财产品,可能短期回调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但产品净值是否为正收益只有在到期时才会真实展现。
金融机构应加强投资者教育
“最近接到了不少客户的咨询和投诉电话,很多投资者对于收益率为负感到不理解。”广州某国有大行基层网点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最近的客户投诉不断增多。
针对投资者的不理解,近期,包括招银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子公司均发布了关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相关文章,以安抚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于习惯“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客群来说,面临从产品“刚兑”到波动甚至亏损的观念转变,需要适应的过程。
理财专家指出,资管新规实施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就是要转成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净值型产品,真正体现投资收益的高低与风险大小挂钩。未来,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波动将成常态。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改变以前的保本观念,同时也要改变“低头闭眼”买理财的方式,而是“抬头睁眼”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析风险,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董希淼认为,这也提醒各家金融机构,当前加强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预计2022年理财市场规模将突破30万亿元大关,投资者将超过1亿个。随着资管新规已经正式实施,银行理财市场打破刚性兑付势在必行。目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金融市场复杂多变,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市场变化,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刻不容缓。
来源: 南方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