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12:01:14 来源:小谜财经行
一个故事(背景)
2020年,一大爷来到银行,问最近有没有什么理财可以买,银行理财经理说,正好我们最近有个“固收+”产品在发行,大爷可以多买点。在理财经理反复强调“ ”的意义,于是乎,稍微懂点理财的大爷听到“固收+”,心里也想着“固收”还多个“+”,收益应该会不错。
过了半年,股市大跌,这个固收+产品的净值从1块钱跌到0.7元,大爷账户上直接亏损了30%,大爷很懵逼,很紧张,想着不是固收+么?为什么还能跌?而且跌这么多?追问银行理财经理。
银行理财经理也很懵逼,可能比大爷还紧张心慌。毕竟自己才刚刚入行一年多,就把客户亏了这么多。
理财经理想着,我也是听到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在产品推介会上,分析他这个“固收+”产品多好。
结果导致不止大爷一个客户亏了30%,还有很多其他的长期比较信任的客户也出现30%的亏损。
这个故事其实是我瞎编的,但是我相信实际上,很多买了固收+产品的可能比我虚构的还惨!
理财经理更多时候也是希望给大爷挣更多的钱,但是奈何自己经验不足,专业基础不足而出现问题!
不管是理财经理和大爷都被一个名字忽悠:固收+。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话题。
篇一 什么是固收+
我觉得当时行业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有诱导嫌疑的,对于很多人都会怎么想?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再加一部分收益。
固定收益这块很好理解,就是我们通常的纯债基金的收益。之前有写过关于纯债基金的文章,可以参考理解下。
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是增加收益的意思么?
从我的从业经验来说,这个“+”是加某一个资产或者策略的意思。
也就是真正的“固收+”的含义是:固收+某类资产(或者某一些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收益。但是目的并不是结果,追求是美好的,但是结果不一定和追求是并行的。
投资一定要铭记一点,提高收益的同时,一定会提高风险,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你只感觉到美妙的收益,而没有感受到潜在的风险,并不是说没有风险,而是时间还未到。
总结下来,固收+的含义其实就是:固收+X,X可以为一类资产或者策略,也可以是一系列策略和资产。
篇二 怎么理解(什么策略)
接下来,我们介绍下“+”后面的“X”。这里涉及到的可能会比较专业,我就试图通过简单的方式去介绍,不去深度挖掘每一种“X”的细节。
首先要明白一点:基金经理利用“+”的意图是希望超过“固收”资产带来的收益,那么其在加的资产或者策略上,一定要试图获得超额收益。
固收+X中,X主要分为加资产和加策略两个角度,通过资产配置和策略运用来增厚产品收益。
加资产:X可以为股票、可转债、基金、期权期货和另类资产。具体加什么资产,或者多类资产组合都是由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决定,这里主要讨论一个问题,这类资金加进来对固收+产品的影响。
比如说,固收+股票,我们知道股票的波动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动辄20%的涨跌幅,如果我们的固收+股票的产品中含有20%的股票资产,那么当股票资产波动50%,那么该产品的波动也会提高10%。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加其他资产,重点需要考虑的是资产的属性和种类以及资产的占比。
当两者都是加股票,那么加的份额多的则其波动性也会提高。
所以我们在研究“固收+资产”组合时候,需要考虑的就是“资产”的类别(股票、可转债、基金、期权期货还是另类资产)以及资产的占比,一般占比在0%-20%,占比越大,则波动也会越大。
加策略:可以是加债券相关策略,如信用挖掘、杠杆策略和久期策略,这类其实本身还是属于纯债基金。
加权益相关策略,如打新策略、市场中性策略、CTA策略和期权策略。
对于加策略的复杂性比较高,规模相对有限,所以常常这些策略被运用于资管或者私募产品中,而加资产通常会更多的运用在公募基金中。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固收+投资方法,总之,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会利用自身的能力和专业,试图去增厚其产品收益,达到固收+的收益。
篇三 警惕固收-
但是理想很丰满,事实往往会比较残酷,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固收-”,出现超乎预期的亏损。
如何避免固收-,我相信看完这篇文章,至少能让你不会盲目的相信固收+产品,能够更理性的选择固收+产品
辨识风险,固收-的风险存在于哪里?
固收部分资产的风险可以参考我之前的纯债基金的文章,其主要受到利率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但是这类主要只会在正收益之上出现波动,而不会将收益由正转负,关于纯债基金的文章也说了,持有一年基本都是获得正收益的,只是收益高低的问题。
重点还是看下X对产品带来的“减法”效应。这里举例几个常见的X
X为可转债,之前文章介绍过可转债的属性,虽然挂着一个债,但是由于其具有比较强的权益属性,所以我一般将其认定为权益类资产(主要从波动性去考虑),当X为可转债的时候,且买在高点。会对产品产生“减法”效应。
X为权益类资产,这里主要指的是股票以及相关资产,比如ETF、股票型基金等权益资产。这类产生减法效应比较好理解。
很多时候,被坑的就是在这里,产品宣传上说的是固收+,但是由于加的资产主要是权益资产,其波动性会提高很多。
因此我们在选择固收+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其加的是什么资产。一般可以通过基金路演和产品说明书中看到,对于持营基金可以看其历史持仓情况作出基本判断。
篇四 市场上固收+主要有哪些?
我一般在给客户朋友筛选基金的时候都会首先考虑基金的底层资产,透过底层资产可以感受到很多基金的风格特征,以上我大体介绍了市场上所谓的固收+产品的底层逻辑,那么下面我将会介绍市场上什么样的产品可以规划到固收+中。
注意一点:固收+并不是一类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产品组合,或者说如果有产品的目的是追求在固收的基础上增强产品收益的,都可以算的上为固收+产品。
当前市场上,主做固收+产品的有三大类:私募产品、资管产品和公募产品。我将会通过案例的形式来介绍,但是需要读者明白一点,我们通常说的固收+产品,是以固收打底,然后通过各种资产组合和策略组合来追求增厚收益。
而不同资产组合,不同策略组合并没有什么硬性要求,比如“股票 可转债 股指对冲”就可以算的上一种固收+的方式,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不管怎么搭建组合,只要能够低回撤高收益就是好的策略。
一 私募固收+
这里我主要列举某一私募产品,由于私募产品认购门槛较高:认证合格投资者和100万的认购起点,加上合规性要求,我需要隐去一些信息,并不是作为推荐,只是作为一个案例,能够让读者更形象的感受产品的特征。
私募公司的投资策略一般都是集中于某一领域,比如我举例这家A私募公司,其介绍上如此说:
专注于:可转债、债券、量化和套利等低风险投资领域,致力于打造优秀的固收+产品。
再看其主要的投资策略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固收部分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久期策略、杠杆策略和信用策略,这一块在我上一偏纯债基金介绍中也详细的介绍过,重点我们看看其实用的增强策略
主要集中在:可转债、套利、打新和蓝筹股,以及能够获得绝对收益的量化对冲、期权套利和大类资产配置。
可以看出,其“+”部分,不仅含有+资产(可转债、蓝筹股)还有+策略(套利、打新、对冲)
我们再来看看其收益和风险情况,感受下私募固收+产品的收益特征
成立于2018年,成立至今的受益于102%,年化收益率居然高达18.58%,再看看其最大回撤接近5%。相对来说,收益率很高,从你擅长领域可以看出,其主要得益于可转债收益。
再看看其收益曲线
也算是一个画线派的,结合看,其收益如此漂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相对重要的原因,成立时间正好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知道在2018年底2019年初,市场走出一波比较好对的行情。
另外一点是其+的资产主要为可转债,而这几年是可转债的牛市行业,所以其收益还是很好看的。
再看看其区间收益和四分位排名:
基本上该基金可以做到季度正收益,实在是很难得。
可能很多人对私募产品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私募中的一些专注量化的公司,从我这些年给客户配置的量化策略的私募产品看,这类已经不足为奇。但是私募也有其自身的很多问题,比如道德风险,选择私募时候,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多咨询专业人士。
二 资管类固收+
资管中做固收+的产品比较多,我这里就以我自家的产品做举例,同样的,由于资管产品也是需要做资管合格投资者认证的,所以我就隐去很多信息,只做案例介绍,不做推荐。
案例一:
先看业绩情况
黄色线为产品的净值走势,该产品成立于2017年,至今的年化收益在6.26%,可以看出其产品的回撤还是比较低的,基本就是一条直线,可以说体验感很好。
再看策略:对比中债财富指数,其真正的做到了固收+。我们看看其产品的底仓资产,从而更深入的明白“+”的含义。
首先,完全抛弃了权益资产的投资,目的是担心出现“固收-”,然后考虑利用其他策略来增厚收益:打新策略、对冲策略和杠杆策略来增厚收益。
这样可以做到完完全全的固收+的目的,而不会在长期出现固收-的尴尬。降低了产品的波动性。
案例二:
先看业绩情况:
黄色线为产品净值,产品在2020年成立,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在8.96%,最大回撤是1.42%。
再看策略:对比其比较基准,其真正的做到了固收+。我们看看其产品的底仓资产,从而更深入的明白“+”的含义。
投资策略:信用债为底层资产,然后利用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做增强,少量参与权益资产投资(可转债和行业ETF)。
对比案例一,案例二的产品可能会比较激进点,但是还是主要的目的在于时时刻刻增加收益,让投资者常年体验到的是固收+的效果。
三 公募型固收+
我们通常接触比较多的属于公募型固收+,一般公募型固收+主要是偏债型混合基,按照比较官方的定义是至少有80%的仓位用作债券配置的基金称为偏债型混合基,而其“+”部分主要集中在可转债和股票,即加资产会比较多,很少会加策略。
但是既然我筛选的目的是为了体现“+”,那么我这里尽量控制基金的回撤,这样能够很好的带来客户体验。
如果不考虑回撤的问题,而随意的听信产品宣传的固收+,很容易出现高波动,大回撤从而带来比较差的用户体验。
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筛选,另外考虑到“+”要促使固收+产品的收益超过纯债基金的收益,因此对比我之前筛选的纯债基金的收益(年化5%),筛选的固收+产品的长期年化要超过5%,这样才能补偿更高风险。
但是这种思路,没有考虑一点,就是偏债型混合基(固收+权益)在一定时期是受到权益市场的影响的,当前整个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自然会导致偏债型混合基的收益率降低。
反过来考虑,当前股市低位,如果配置一些固收+权益的基金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筛选条件一: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3%,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总收益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5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筛选条件二: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3%,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回撤比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基金回撤比的思路其实就是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考虑到体验感,即我们承受一单位风险的时候,可以享受到的收益是多少,回撤比越高,说明在同等收益情况下,体验感会更好。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5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筛选条件三: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5%,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总收益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5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筛选条件四: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5%,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回撤比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5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篇五 对公募型固收+基金的筛选
对这类基金做个简单的统计和评价
统计一: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3%,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总收益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3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统计二: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3%,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回撤比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4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统计三:基金成立超过5年,最大回撤低于5%,基金规模超过10亿,按照基金总收益排名靠前的偏债型混合基金
(详细的分析建议关注公号:小谜财经行 回复:5 ,另每个季度会更新基金的筛选)
这些指标条件也都是可以改变的,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来的,长期都还可以。主要在考虑几个问题:
你能不能承受短期回撤,承受的短期回撤是多少?
当然这些回撤是基于历史数据,并不是说,你一定会遇到,相反,你遇到的概率其实很小。
提醒一个问题:历史最大回撤的含义:代表历史,不代表未来,只能表明这个基金的历史回撤控制力度;
最大回撤很“难得”,即并不是我们买就一定能“享受”到最大回撤,通过历史最大回撤对于我们投资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再深度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遇到最大回撤?买在基金最高点这一天,然后基金连续下跌,从概率学上来说,这种机会很少很难得!
大部分人在买入基金的时候,并不会买在最高点。所以最大回撤并不会那么容易体验,极小概率时间!
除了收益和回撤,你还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固收+基金,其实只要长期持有,并不需要研究太多,买入持有即可
当然,对于不同的持有目的,你还需要考虑其相关收费和灵活性。
收费情况 持有半年才免赎回费。但是有的一些基金是其他期限才会免除赎回费,这点需要考虑清楚。
分红方式 你是需要选择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你的目的 你是追求长期收益的,那么就可以选择波动较大的固收+基金,如果只是短期存放部分资金的,那么可以选择(或者不选择)固收+基金,能够筛选出来的都是在年内获得正收益的。
是否限购 这个也要考虑,一般收益高的基金都会出现限购。
规模变化 从基金的统计数据看,基金规模变动比较快的,基金业绩往往不稳定。
在最后,我希望把我对于固收+系列基金的理解分享下。
固收+基金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①风险偏好适中的,有一些钱希望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一些银行的理财客户(能够承受一年期间内的波动的)。
②资产配置角度去理解,固收+中有一些思路就是去考虑股债配置均衡的思路,如果你发现并认可这种配置思维,也可以将自己的投资资金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
虽然说,像我这样专门给客户做资产配置的,总是把风险挂在嘴边,但是我筛选的固收+基金的风险适中,特别是一个大的基金公司和长期优质的基金经理。
所以如果你是适合的人群,能够理解净值化时代的意义,固收+基金也许是你获得超额收益的好选择。
至此,本文就大体介绍了固收+基金,但是个人的认知终有限,并不能通过这几千字把固收+系列基金说清楚,说全面。后续会持续更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