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14:57:34 来源:达拉斯小牛Wei
继上篇《手把教你读财报》读书笔记二——资产负债表(2)
四、投资相关资产1、交易性金融资产
如果公司把债券、股票、基金、权证等金融资产放进“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证明公司打算通过短期持有来赚取差价。公司的投资放进该科目后不允许转换到其他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点是不需要计提折旧和减值,直接以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该项资产的当期损益,进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影响当期利润。
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产生的交易费用,应记为当期费用而非成本,从利润表里扣除;持有期间产生的利息或分红,作为投资收益,记入利润中。
税务局和公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不同政策,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重要源头。因为虽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润或亏损记入当期净利润,但税务局不认可,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税务局不收税;产生的亏损,税务局也不允许从利润里扣减。只有在实际卖出时产生了利润,税务局才对其收税。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科是种类债券。投资收益计算:
(1)面值与购买成本相等时,每年按照债券约定利率应该收到的利息(非收到的利息),将直接放进利润表“投资收益”科目。债券付息与否不影响公司将利息计入利润表;按是否拿到现金,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应收利息”或“货币资金”科目中。
(2)面值与购买成本不等时,需要使用摊余成本。首先计算实际收益率,即利息和本金贴现等于购买成本时的贴现率。其次计算摊余成本余额=上期摊余成本余额-已收回成本,已收回成本=现金流入-投资收益,现金流入为每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为实际利率与上期摊余成本余额的乘积。记入利润表的是数字是投资收益,而记入资产负债表“持有到期投资”账面价值的是摊余成本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需要警惕以下三种情况:(1)大额减值。公司可能首先虚构收入和利润,然后购入掺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再通过减值毁尸灭迹。(2)减值的转回。债权类的减值,当减值迹象消失后,是可以转回的。对以往减值的转回可能真是减值测试错误估计了形势,也可能代表企业对当期利润的操纵意图。(3)重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重分类。当持有至到期投资被企业改变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将从摊余成本计量变为公允价值计量。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科目。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公司未想好将某些投资品归入短期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长期持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可放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是用买入成本加交易费用当作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里不包含交易费用,其交易费用直接作为费用从当期利润表中扣除。
对利润的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不同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企业当期利润,而是计入权益科目下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动,因此只对净资产有影响,不影响利润。因为不进入利润表,所以也不涉及纳税问题。在卖出时,卖出价与最初买入价的差额计入当期利润表,同时从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里去掉该项资产历年累积的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发生的减值损失和外汇汇总损益进入利润表对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汇总收益”科目,影响当期利润。有公开报价的权益类资产(如股票)的减值损失,当减值迹象消失后可以转回资本公积项目,影响净资产但不影响利润;无公开报价、公允价值无法获得的权益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债权类资产的减值损失,当减值迹象消失时可以转回利润表,增加当期利润。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宣告的股利或应得的利息,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影响利润表。宣告的股利或应得的利息,与是否收到该笔分红或利息无关。
若公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归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浮亏或浮盈都不体现在利润表上,是否赚钱则取决于当前股份是高于还是低于买入成本。可在年报中查找“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看看其中会计核算科目是否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是,则看其期末账面价值和买入成本之差,便可了解其浮亏或浮盈对公司产生的影响。
4、长期股权投资
按照2014年7月1日实话的新会计准则,对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可分为:
如果公司A将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归入长期股权投资,只要没卖,其持有期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公司A当期利润就没有任何影响。只有所持公司经营业绩变动或产生分红,才会对公司A的利润表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以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持股对象宣布的分红,对公司A的利润表产生影响;以权益法核算的股权,经营盈亏按照持股比例算进公司A当期利润表。
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权,按照成本法核算,体现在母公司报表里。制作合并报表时,需要全部转换成权益法核算。因此,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合并报表利润及资产负债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母公司报表的影响则仅限于宣布的分红额。
【链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计算案例
A公司和B公司共同持有C公司40%的股权,对于这项投资,A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B公司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因此,会产生以下五种情形:
第一种:C公司在第一年获得净利润3000万元,当年宣布每股分红0.2元,于第二年2月份分派现金股利。则
用权益法核算的A公司确认了3000×40%=1200万投资收益,进入A公司利润表,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200万(1200未到手,相当于继续投资在C公司)。
对于成本法核算的B公司来说,成本永远是初期投入的4000万,不受所投资企业(C公司经营业绩变动的影响)。B公司只在C公司宣告分红(非收到分红)时确认投资收益进入利润表。未收到现金时,投资收益计为应收股利;收到现金时,把数字从应收股利挪到倾向资金中。
第二种:C公司在第二年亏损2000万,当年不分配利润。由于第二年2月C公司完成了现金分红,则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变为5200-2000×40%=4400万。然后C公司当年亏损2000万,A公司确认投资收益为-2000×40%=-800万,进入利润表,因此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变为4400-800=3600万。
由于没有分红等,以成本法核算的B公司投资成本不变,投资收益为零,只是将上一年的应收股利变为货币现金。
第三种:C公司在第三年获得净利润2000万,当年宣布每股分红0.15元,并在当年底前完成分派红利。
A公司确认800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变为3600 800=4400万。当年每股分红0.15元,A公司可获得600万分红,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变成4400-600=3800万。
B公司的投资成本不变,600万分红计入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
第四种:C公司在第四年获得净利润4000万,且次年4月宣布每股分红0.25元,并在随后的2个月内实施了分红。并假设次年净利润为0。
首先,在第四年,A公司确认投资收益4000×40%=1600万,进入当期利润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变成3800 1600=5400万(相当于1600万继续用于投资C公司)。B公司投资成本不变,且未获得投资收益(因为当年未宣布分红)。
其次,在第五年,由于宣布分红并进行分配,A公司和B公司各可分配1000万,则A公司的投资成本为5400-1000=4400万,且由于C公司净利润为0,投资收益为0。B公司投资成本不变,宣布股利后可以记录1000万投资收益为应收股利,在收到股利后,可将应收股利转为货币现金,当年无其他投资收益。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实质是一笔抵押借款。例如A持有价值100万元的债券,作价70万元卖给B,同时再签一份协议,约定下个月的今天,B以71万元将该债券卖回给A,这笔债券在B的账上,即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交易的对象通常为票据、证券、贷款等。如果借款人违约,到期未执行“返售”,则放款人有权拥有这些抵押品。由于买入返售多在信用良好的机构间交易,且熊掌抵押品会打折,所以违约的情况较少。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用的较多。因为贷款要受存贷比和贷款限额的约束,而买入返售资产则不受此约束,所以成为银行规避监管、扩大生意规模的手段。同时买入返售作为同业资产,规定的风险系数比贷款低,因此也能规避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6、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非自用、以赚取租金或获取升值为目的的房产、地皮。可以以成本计量,也可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二者只能选其一。会计规则建议企业采用成本计量,如果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需要满足:(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一般是大中型城市的城区;(2)企业可以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获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相关信息。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和摊销,直接以其当期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影响当期净利润。由于只是账面变化,企业并未实际收到现金,税务局不承认该收入,不对它的利润征税,不允许它的亏损抵扣,这也是产生报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重因之一。
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普通的存货或者固定资产一样,按时计提折旧,并将当期收到租金计入利润表“其他业务收入”中。属于比较谨慎的会计政策。
计量方式中暗藏的陷阱。对某些同行业公司之间(尤其是房地产公司)进行比较的时候,如果简单比较市盈率、市净率,很可能踏进一个陷阱里。某些公司看上去市盈率和市净率很低,是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拥有的大量投资性房地产,从而使每年房价的涨幅体现在当年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中,显得获利能力很强、净资产很高。
【本节要点】
未完,待续《手把教你读财报》读书笔记二——资产负债表(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