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 16:56:02 来源:华尔街见闻
年初至今两个多月,权益基金亏损居多,固收产品表现也不如往年,但相对较为冷门的投资大宗商品的商品型基金却“喜提霸屏”,年内全部实现了正收益,涨幅排名前十的基金中半数为商品型基金。
华夏基金旗下豆粕ETF年内涨势最猛,油气类主题QDII紧随其后,均录得双位数涨幅
据券商中国总结,受益于今年大宗商品指数走高,截至2月22日,买入豆粕期货主力合约的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年内累涨20.57%,位居开放式基金的年内涨幅榜第一。
同期,油气类主题QDII基金也表现亮眼,嘉实原油、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南方原油A和国泰大宗商品涨超16%,信诚全球商品主题涨超14%,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涨近13%。
黄金类主题基金紧随其后,年内涨幅以逾3%和逾4%居多。就连截至2月17日年内小幅累跌的国投瑞银白银期货(LOF),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年内收益转涨。
第一财经本周称,除了华夏基金旗下豆粕ETF、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主题基金外,截至2月18日,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混合(QDII)、国泰煤炭ETF、建信能源化工ETF、富国煤炭龙头LOF等大宗商品主题基金净值涨幅均在10%以上,与其他A股基金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基金报近两周前也指出,今年公募基金全市场业绩榜靠前位置均被油气主题QDII基金占据,延续2021年QDII业绩排行榜前十位清一色为原油类基金的趋势。相比之下,部分主题QDII基金单位净值跌超20%,QDII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40个百分点以上,多只聚焦医药、生物科技主题的QDII基金表现不佳。
分析:国内商品型基金仍偏冷门,风险较高,今年价格存在回调隐忧,需多方面考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超7成期货主力合约上涨,其中豆粕、原油、沪金等期货主力合约年内分别累涨22.48%、19.55%和2.96%,价格指数纷创阶段性新高。Wind商品指数今年以来7周全部上涨并创去年11月来新高。同时,国际布伦特油价上逼100美元的七年半高位,芝加哥大豆期货逼近去年5月所创的十年高位,伦镍创十一年最高。
券商中国介绍称,国内商品型基金以投资国内大宗商品期、现货的基金和投资国外市场的大宗商品主题QDII为主。商品型基金是基金投资领域的冷门板块,发展缓慢,市场关注度不高。跟踪商品期货价格指数的商品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属于较高风险品种:
当前国内商品型基金市场规模不大,算上联接基金,仅有39只基金产品。大多数基金为投向黄金的ETF,覆盖到单一大宗商品的还有原油、白银和豆粕主题基金,综合类的有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主题基金。QDII中的大宗商品主题基金发展较早,主要投资标的为原油和贵金属。
拉长周期看,大宗商品型基金业绩整体表现分化,如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和易方达黄金ETF成立至今累计收益分别为61.99%、59.28%和53.76%,表现突出,而表现差的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和国泰大宗商品2只QDII成立以来净值出现腰斩。
综合多家媒体近期分析可知,尽管年内商品型基金表现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忧。
在投资商品期货类ETF时,投资者要了解不同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和潜在风险,合理决策投资,并需多关注商品本身的供需、库存等基本面因素。例如,由俄乌地缘政治紧张带动的油价和金价跳涨,在美联储等全球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的大背景下,仍有回调风险。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