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8 12:01:12 来源:晓闲粗谈行业分析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下)
在上期的文章中,晓闲从综合视角介绍了应当如何分析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在今天的文章中,晓闲将介绍如何从细节视角分析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二、细节视角
细节视角是指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的各个科目入手去分析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
从细节视角进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时,我们主要需要关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表中的4个科目: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对于以上4个科目,我们的分析侧重点会有些差异。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晓闲在8月24日的文章中曾介绍过该细分科目。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科目及其细分科目都与企业发行股份有关系。
所以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科目并不重要。
其原因有2。
其一、与发行股份有关系
多数情况下,企业并不会一直通过发行股份来融资,很多企业可能从来都不会通过发行股份融资。
因此,只有当企业选择发行股份的方式融资时,我们才需要关注这个科目。
其二、很多企业发行的股份规模并不大
企业发行股份的规模不大,往往意味着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股权的集中度,控股股东担心丧失控制权,因此,一般会选择适度控制对外增发的股份,避免被其他公司或个人收购公司而失去控制权。
如果企业增发的股份份额不大时,此时,这个科目就并不大,并不值得我们关心。
那么,这是不是说任何情况下,这个科目都不用我们留意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格外关注这个科目。
具体情况有2种:该科目频繁出现、该科目非常大。
A.科目频繁出现
如果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频繁出现在一个企业的多年的财务报表中,这代表了某个企业频繁选择了增发股份的方式来融资。
企业为什么会选择频繁增发股份进行融资呢?
其原因非常多,但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a.企业融资能力不足
对于企业来说,它可以选择的方式要么是借债,要么是股东注资。
前者主要包括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企业需要向债权方支付利息,后者往往是发行股份,这种方式带来的影响是企业并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但会导致企业的注册资本增加。
对于企业的控股股东而言,一般情况下,如果它可以选择借债方式,它一般是不愿意经常用股东注资的方式来融资的,因为后者往往容易导致控股股东的持股股份下滑,进而导致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但是,有些情况下,企业却不得不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来融资。
企业选择这种方式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无法从外界获得足够的借款,比如银行不相信企业的偿债能力,或者投资者不相信企业能够如期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
其本质都是这些企业的融资能力不行。
b.股东间利益掠夺
某种情况下,某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却会非常热衷于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融资。
这种行为主要是企业的控股股东的选择。
公司通过增发股份,获得外界其他投资者的买入。
对于控股股东来说,它不用承担任何一分钱的债务,但是却获得了足够的现金。
这种方式值得中小投资者万分小心,投资背后的风险极大。
B.科目非常大
科目非常大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某些企业增发股份的次数可能非常少,但是,这种企业往往会增发非常多的股份。
企业选择这种模式的原因比较简单:企业面临大额的资本支出项目,同时企业自身的债务非常高。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要进行某个非常大额的资本支出项目,此时,选择债务融资方式时,会给企业自身的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
这种重大投资项目不一定会成功,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重大亏损,一旦企业选择债务融资,最糟糕的局面是企业可能不能及时偿还欠款,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重大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选择股权融资而进行大比例股份增发,企业并不需要为此支付融资款的利息,对于企业度过这种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不论是企业的频繁增发还是大额增发的行为,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现金流量表中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这个科目的大小。
对于这个科目的分析,我们主要是把这个规模与企业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等指标进行对比。
如果这个科目非常大,且相比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小的话,那这个科目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
举例来说,假设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亿,所有者权益为100亿,而去年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达到15亿,这个科目占所有者权益比例高达15%,而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为300%,这种水平是非常高的。值得我们特别小心。
对于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他们需要关心增发行为会不会带来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变。
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需要关注的往往是自身的股权是否被稀释进而受到相应的损失。
2.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对以上3个科目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结合起来分析。从分析角度看,我们需要从整体角度和个别角度对以上3个科目进行分析。
A.整体角度
当我们从整体角度对上面3个科目进行分析时,其意思是对三者的综合结果进行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企业的借款总金额与还款总金额进行比较。
要想分析这几个指标,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具体的指标——净借款额。
净借款额=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我们用这个指标主要是评估企业的借款情况的整体情况。
对于净借款额这个指标进行分析时,我们主要关注的是结果的正负性以及相应的趋势。
a.结果正负性
结果的正负性影响很大。
结果为正,代表了企业需要借款才能完成自身的经营活动。
结果为负,代表企业并不需要借款就可以完成经营活动,而是企业选择了降低负债水平。
因此,通过某些年份的净借款额就可以判断企业自身未来数年的经营状况,企业是否需要大额借款
有些企业表现比较奇怪,某些年份的净借款额一直很小,但是,有些年份突然净借款额非常大,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
这种情况往往代表了企业现在正在做大额的投资活动。
b.相应趋势
趋势性也很重要。
具体说来趋势的种类比较多,比如结果为正与为负进行切换,结果为正且数据越来越大,结果为负且越来越大。
第一种情况往往代表了企业进行了短期的一些投资活动
这种投资活动可能仅持续了一两年。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它往往代表了企业正在从事一些比较良性和稳健的投资活动,这代表了企业后期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不错的。
第二种情况往往代表了企业进行了长期的投资活动
这种投资活动持续的周期可能是多年,且这种投资活动的支出规模非常大。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格外注意,企业的这种长期且重大的投资项目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投资失败的风险,甚至会波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比如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需要留意其债务负担情况、经营回款等各方面,重点需要关注其中的经营风险。
第三种情况往往代表了企业正在不断偿还债务
其结果就是企业的负债率会不断下滑,或者说有息负债在不断下滑。
这种表现是我们也比较欢迎的,它往往代表了企业正在进行一些审慎的经营活动,企业希望通过低负债状态来提高自身经营的稳健性,避免企业的额外风险。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对于第三种情况,其成因还有一种可能性——企业失去了成长动力,因此选择了降低负债。
究竟属于上面的哪种情况呢?需要我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进行判断。
我们重点关注企业有没有成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否增长。
如果企业过去多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未出现增长,那么,这个企业就停止增长了,此时,企业多半会选择降低负债而偿还借款。
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出现了明显增长,此时,企业的净借款额还在下降且多年为负数,这往往代表了企业的内生增长动力很足,不需要借款也能不断扩张。
后者是我们特别欢迎的。
B.个别角度
个别视角是指我们单独分析上面的几个科目。
从单独视角看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这2个科目。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关注的指标是二者的总和,这里用一个指标描述——总借款额。其计算公式为:
总借款额=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对于总借款额这个指标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额外关注其中存在的债务风险。
企业发行债券或者取得借款,通常是为了做投资活动。
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借款的金额都会投入到项目中,一个投资项目很难在开始对项目进行投资时产生回报,往往需要2-3年才开始产生效益,而要回本,整个周期可能长达5年,甚至15年。
这就意味着企业会出现一种比较有风险的表现——钱支出了却不会马上有回报。
其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企业的资金链的断裂。
因此,在晓闲看来,企业的借款情况可能有下面的几种。
a.总借款额<货币资金
这是最良性的借债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其实是不需要从外面借钱的,不过企业出于某种考虑而选择了借款。
在这种模式下,在分析一个企业是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时,我们需要回到其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相应的风险。
当然,很多企业并不会选择这种模式。
毕竟自己既然有足够的资金,为什么还要从外面借这么多钱呢?
b.总借款额<货币资金 未来一年的净利润
第一种模式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模式,很多企业不会选择。
因此,很多企业会选择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并不是最好的,但也相对不错了。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债务处于不紧张的状态,企业的运营状态也是不错的。
c.总借款额<货币资金 未来一年的营业收入
这种模式属于一种很紧张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面临的债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这种情况,晓闲的建议是企业应当想办法降低自身的净借款额,以此来降低相应的风险。
d.其他模式
在其他模式之下,企业在经营中会面对非常高的经营压力。
其情况非常多,比如总借款额<货币资金 未来一年的营业收入 银行授信而未使用的借款额度。
这种模式下,企业自身的资金链已经比较紧张了,企业管理者最好的选择应当是设法尽量债务压力,尽快偿还借款是比较好的选择。
通过对以上4个科目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本文为介绍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现金流量表专题文章的最后一篇。在下期的文章中,晓闲将介绍财务三表的关系,请继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