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18:55:54 来源:金融界
截至目前,此轮债券熊市一年有余,从调整时间来看,已经接近前几次债券熊市调整时间,从幅度来看也已经接近140个BP,接近前几次债券熊市调整幅度。如果说这轮债熊是对过去两年债券牛市积累的泡沫进行修正,那么,在债券利率调整至近10年均值水平的上方后,市场再度出现的破位下跌局面,已经让投资者嗅到了债市极寒的意味。
活跃的交易行为助推了市场下跌
三季度以来市场下跌较为凶猛,尽管资金面在央行的呵护下,波动幅度已经收敛,基本面数据也并未指向实体经济好于预期。但债市无视利多因素的存在,利率债一路飙升至近3年最高点,截至11月22日,10年国债4%,10年国开170210突破4.9%,较9月末已经上行了40bp至50bp。
第一,利率债短期参与资金增加,市场波动较以往加大。伴随着过去两年泛资管行业的蓬勃发展,利率债的投资者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2017年前9个月数据来看,涵盖了银行委外产品、资管等机构在内的广义基金在国债增量持仓中占比达到33%,基本持平于商业银行的38%;在政策性金融债增量持仓中占比达到57%,也明显超过商业银行的29%。交易型资金在利率债的参与上以博取资本利得为主要投资目标,在交易行为上也有较为严格的止损与避险行为。一旦有些风吹草动,过重的交易仓位便容易引发集中调仓行为,致使收益率脉冲式地剧烈调整。在这一轮债券调整中,利率上行速度之快与交易盘轮番止损有很大关系。
第二,国债期货对现货的引领,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今年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国债期货交易量放大。国债期货作为一种利率衍生品,诞生初衷是对国债现货进行套期保值。在2015年至2016年债券牛市中,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并未体现。从2017年开始,国债期货交易量明显放大。但这个品种中现货最大持有机构商业银行却是缺位,导致以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为主的国债期货市场投机气氛过浓,并对现货市场交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主导债市走势的关键因素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市场的剧烈调整虽与交易型机构交易行为密不可分,但背后的原因却是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迷茫,对监管导向的疑惑。
市场调整缘起监管,但政策协调的“呵护”一直都在
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监管”一直是债市调整的主线,同时配合“金融去杠杆”的主基调,市场资金面维持宽幅振荡、中枢上移的格局。但央行“削峰填谷”手法能够预期,尤其是进入四季度,资金面基本维持平衡格局,资金波动幅度在收敛,中枢逐渐下移,截至11月22日,四季度央行实现净投放资金超过万亿元。
中期内经济偏弱的格局始终未变
尽管今年对经济走势的判断有更多争议,但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基本面并未明显走强——地产销售逐步下滑至10%以内,地产驱动力在减弱;财政支出增速由正转负至-8%,加之财政部50号文、87号文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规范,基建托底能力下降;制造业盈利出现明显改善,但更多受益于中上游行业,整体投资意愿仍显不足。
地方债与利率债供给虽大但影响可以预期
MPA考核下银行资产规模增速系统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对债券类资产的吸纳能力,但地方政府债及利率债的供给依据预定目标推进,供需失衡制约了利率债行情的演绎。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万亿元,记账式国债发行3.4万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3.53万亿元,记账式国债发行规模2.78万亿元,同期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降至10.8%,其中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增速锐减至7%。但过去的影响已经在利率上行幅度中体现,未来地方债置换的目标可以预期,利率债的供给也都可以判断,对市场边际上的利空冲击有限。
监管新规征求意见,预计会给未来中国资管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但就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来看,由于对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梳理及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利空利多因素共存而整体偏利多。新规出台后第一个交易日债市反应平平,其实也说明投资者一直等待的监管新规已经被市场逐渐消化。综上而言,基本面、政策面、监管层乃至市场参与主体的情况均未出现新的利空债市变化。风动、幡动,其实可能都是投资者心在动。
市场调整已经超越监管初衷 无需“矫枉过正”
“严监管、去杠杆”的目的在于金融市场长久健康发展,其中市场稳定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当前过快的利率攀升,过度投机下带来的利率宽幅波动以及由期货引领现货、交易行为主导无风险利率的定价已经有悖于一个稳健金融市场的构建。
第一、无风险利率的大幅上行不是监管调控的目的。无风险利率是各类资产定价基准,大幅上行的结果导致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相背离。债券市场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工作仍在进行,利率上行必然会带来政府债务加重,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在11月14日一级招标中决定发行缩量,进出口银行则直接取消发行。信用债调整虽较利率债体现出一定韧性,但今年以来也有超过100bp的上行。融资人对债券发行利率走高的应对之策是缩量发行或者取消发行。即无风险利率的大幅上行已经开始影响债券市场正常融资功能的发挥。
第二、本轮严监管最核心的导向是促成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MPA考核下,商业银行表内外资产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三季度,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增速锐减至7%附近,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也很多降至个位数。银行经营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资产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稳定合理的定价体系,央行在市场资金“削峰填谷”的操作也是自始至终以维系市场资金不突破利率走廊为目标。加强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风险,而在政策实施中限制负面溢出效应与防范风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第三、大幅上行的无风险利率、脱离基本面的债券市场不符合本轮稳定推进市场开放的导向。债券市场的逐步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2016年熊猫债增长较快、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热情高涨,2017年“债券通”的安排也是实现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阶段。但一个脱离基本面、投机气氛过于浓厚的环境并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市场进一步调整空间有限机会越来越近
第一,没有超预期的利空存在,而预期中的利空市场债券市场已经有所反映。通过对比2008年以来历次债市调整容易发现,虽然高点并未突破前几次最高水平,但债市调整时间已经接近前期,且本轮债市调整幅度也创出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调整。
第二,当前利率债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配置价值。在经历了1年的调整后,利率债各期限收益率均处于近10年75%分位数的以上,特别是国债的短端品种已经处于90%分位数以上。从利率债最大配置机构的银行资产选择性价比来看,当前国债的收益率具有相当的配置价值。通过对比国债、国开债、地方债、中票、房贷、一般贷款和同业存单,我们可以发现,在考虑风险占用后,国债的性价比是最优的。
综上所述,目前债券市场的下跌是投资者避险行为所致,它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面及监管层的初衷。展望后市,已经被市场消化的利空冲击也就不再是冲击,11月以来央行的持续净投放彰显央行的呵护之心。2017年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20周年,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债券融资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统一监管标准,更好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债融资需求。在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改革中,债券市场作为最大的直接融资场所,必将迎来新的20年大发展。目前的利率债已经具备较优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应厘清思路,该出手时果断出手,债市隆冬已接近尾声,春天即将到来。
复盘笔记:债市因何大跌?资金逆流或是关键驱动-中泰证券利率品周报2017-11-26
原创 2017-11-26 齐晟韩坪中泰固收 齐晟太子看债
复盘笔记:债市究竟因何大跌?银行理财与资管行业资金逆流或是关键驱动因素
上周前半周,债券市场再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一度出现了单日15bp的上行,在后半周有所回落。在本期周报中,我们将对10月以来债券市场的深幅调整进行再复盘,梳理债市下跌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下跌的核心驱动因素。
如下图所示,我们发现在10月和11月,尽管债市持续调整,但各项利差变动有所不同:10月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开和国债的利差相对稳定,信用表现好于利率,信用利差持续收窄;11月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明显放缓,国开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国开和国债利差明显走阔,同时信用表现较为疲弱,信用利差也明显走阔,其中中低等级信用利差走阔更为明显。我们认为10月与11月表现的分化不仅仅是单纯的领先滞后效应,抛售主体的变化或更为关键。
总结10月份债市的大跌,我们可以归结为长端利率债的止损抛售,但基金类产品受损相对有限。我们10月底也在专题报告中对10月份的市场进行了总结。当时市场对于为何10月交易盘突然开始抛售长端利率债进行过多次讨论,也曾列举过许多理由,如海外利率的提升,信用债违约的冲击,经济预期的改善等等,但令市场颇感意外的是,当以上因素一一平缓之后,依然未能阻挡收益率的继续调整。虽然当时市场并不清楚调整的核心原因,但从托管量的变化可以看出,证券公司和广义基金在10月份均大幅减持了国债,但广义基金对于国开债的减持并不明显。
但进入11月之后,市场明显表现出资金流向(并非资金面)驱动债市大幅调整的特征,这在资管新规正式公布后表现得愈加明显。事实上,从近一年来两次因为监管从严导致收益率调整的两个时间段来看,均表现出了这一特点:16年10月-17年1月,广义基金(虽然口径略有不同,我们用中债登广义基金 上清所非法人机构托管量加以衡量)规模明显下滑,国开与国债利差从30bp上行至60bp,相对于和基本面更加贴合的产业债,城投债因为与流动性相关性更强,不同等级城投收益率与中票收益率的利差也都出现了20bp的上行;17年5月,“三三四”同样使得广义基金持有债券规模出现缩水,也导致各利差有所上行,但因为持续时间较短,且6-7月份广义基金再次出现大规模增持,利差上行幅度并不明显。因此,鉴于11月开始利差的相同表现,我们认为资管新规引发的广义基金面临的抛售压力应当是债市调整的主要因素,我们后续可以等托管量公布后再加以验证。而站在目前的时间点反思10月份债市的调整,也不能排除部分机构提前对资管新规加以应对的可能性,但由于并非是全市场的一致行为,因此对市场的全面冲击相对有限。
回顾近几年债市的走势分析,以中泰时钟为例,我们会发现虽然以长周期角度或大部分时间来看,债市收益率的走势与基本面相符,但在个别时间段的确出现了债券走势与基本面的背离,监管或情绪所引发的资金流向暂时成为债市的主要矛盾。
例如,2013年在基本面出现回落时,债市收益率依然上行,彼时资管行业还并非购买债市的主力(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银行表内资金是债券市场的最大需求方。从信贷收支表中可以看出,银行表内债券投资同比增速在2013年从17%的增幅一路下滑至个位数,同时股权及其他投资同比从50%一路上行超过100%的增幅,导致非标资产占据了大部分银行表内资金,债市资金流入受阻,收益率脱离基本面上行,直至14年5月127号文的公布对银行表内投资非标做出了明确限制,债市收益率才出现了报复性的下跌。
再如,2014-2015年,资金大幅流入股市引发牛市,对于债券市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2015年上半年,基本面持续恶化,但债市收益率却意外上行,从图6中也可以看出,广义基金对于债市的配置热情明显下降。而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图9中数据进行了移动平均处理,略有滞后)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银行对企业和居民的债权显著大于负债,同时银行对非银机构的债权显著小于负债,因此刻画了这样一个场景:大量企业和居民向银行融资,但并未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反而投进了股市,导致非银机构在并未向银行融资的前提下,由证券保证金带来了非银存款的大幅提升。由于整个社会资金均流向股市,也最终导致了债市资金向股市分流,使得债券收益率并未随基本面下行而下行。但资金过于集中在股市也积聚了大量风险,在15年下半年股灾爆发后,资金重新回流债市,使得收益率继续大幅下行。
同样,我们也有反向例子:2016年下半年,经济已经出现复苏动能,但收益率继续下行,特别是考察各券种利差,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开与国债利差还是各等级信用利差,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且信用等级越低,利差缩小幅度越大,这与2015年上半年股市资金不断涌入的情况极为类似。从图6和图11中均可以看出,由于15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加速发展,使得广义基金对债券的需求不断增强,债市的主要购买力逐渐从银行表内资金切换到理财资金以及理财资金所带动的资管行业资金。
虽然资管新规乍看之下符合预期,但正如我们在报告《重新审视脱离资金面的存单价格&对资管新规的再思考》中所描述的那样,资管新规中存在许多需要明确的地方,如在判断嵌套时银行理财自身是否算一层,银行理财净值化究竟会采用什么模式,未来公募类理财产品究竟是否可以投资非标等等,银行普遍采用偏谨慎的态度进行对待。新规过渡期较长也形成了一把双刃剑,尽管给予了银行更多调整时间,但也同时显示出监管层希望用比较长的时间彻底对银行理财业务加以规范的决心。再叠加15年年底理财新增规模巨大,16年底虽然受到监管冲击,但总规模依然保持稳定,因此我们推断目前资管行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理财委外产品到期的压力,在细则明确之前,如大部分中小银行以谨慎态度对待,会造成16年下半年的逆过程出现:尽管基本面仍维持下滑走势,但资金流向暂时超越基本面成为影响债市的最核心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重申报告《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表现“反常”,对债市调整再反思》中的观点:从较长周期来看,债市的研究框架依然不会发生变化,基本面仍然是主导债市的核心因素,随着总需求的回落,衡量资本价格的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而资管新规的出台会起到抑制房地产等对利率不敏感且目前需求较旺盛的融资需求,最终会加速总需求的回落。
但从短期来看,资金从理财回流表内,从中小行回流大行所引发的委外产品资金撤出会使得债市面临摩擦性风险,对于非银机构来说,负债端的压力逐步增大也会引发资产端面临抛压,短期市场仍需等待出清,前期被压制到极致的各利差将会逐步走阔,债市的拐点仍需等待。我们可以结合交易层面的数据去判断市场出清情况,如前文分析的托管量等。特别是对于170215等活跃券而言,债券借贷等做空工具会放大其波动,使得其收益率更加“上蹿下跳”,更需密切关注交易层面的信息。但基于目前市场依然处在资金逆流的风险释放期,建议做右侧交易,谨慎对待左侧交易。右侧交易的信号可关注如下两点:一是交易层面的信息显示资金逆流已基本消化完毕,银行表内资金开始逐步入场配置债券;二是资管新规中的细则明确,且向有助于减少摩擦性风险的方向发展,可参考16年的营改增新规和MPA考核对债市的影响路径。
本文源自金羊毛工作坊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