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18:54:48 来源:第一财经
2018年,信用风险再次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已超20起,进入5月后,违约风险开始密集蔓延至上市公司,中安消、凯迪生态、盾安集团也开始陆续爆出债务危机。而与过去几年不同的是,民营企业连环违约抢占了“头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违约是成熟信用债市场正常现象,总体来看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率仍很低,信用风险总体较低。但密集违约特别是无序违约值得警惕,需认真应对。因此,监管部门需在必要时果断出手,切断“融资收缩—信用违约”恶性循环。央行此次推出的MLF担保品扩围的新政策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项。
中金公司建议,在政策层面,要遏制风险蔓延,短期内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及较稳定的政策预期,保持社融增速环比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有助于稳定总体融资条件及总需求,同时尽快颁布资管新规的执行细则及过渡期的安排也有助于“非标”资产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风险。中长期制度建设方面,金融去杠杆不能“单兵突进”,平稳去杠杆需要财税体制改革及低质量信用资产平稳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配合。
海通证券:信用违约对股市的冲击可分为两个层面
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分析认为,本轮债市违约潮与2011年的城投危机和2016年的债市危机有根本不同。本轮信用违约的背景,其实是经济增速平稳中,由去杠杆导致外部融资整体收紧,公司融资渠道收紧形成的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对股市的冲击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市场情绪的压制,第二层面是信用违约推升无风险利率,由此造成股市风险溢价上升。
兴业证券:信用风险层面压力继续发酵
兴业证券表示,在紧信用的大环境下,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弱资质平台所面临的融资环境紧绷,非标、发债等渠道的再融资难度加大,企业在债务滚动层面的压力持续上行;尤其是对于一些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而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经营风险问题更为严峻。而随着信用债到期规模的上行,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担忧情绪不断提高,风险偏好下降,信用债整体调整和分化。
中信证券:流动性环境改善,但个体风险更应关注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频繁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各家主体违约的导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风险的积聚与爆发不在货币政策或流动性环境,而在于自身经营和财务控制能力。在稳杠杆和防风险目标下,预计原有风险处置将更加温和,防范新风险积聚。未来信用风险总体会更为缓和,但结构上低评级主体仍然面临一定风险。
华泰证券:信用风险可控,流动性微调可期
华泰金融认为,违约的主要原因是“紧信用”导致的民企融资困难及民企经营问题的暴露。但是实体经济和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均在改善,信用风险不具备扩散基础。预计未来监管尺度或会小幅调整,以降低对市场的影响。因整体基本面企稳向好,所以信用风险不具备大范围扩散的基础。为补充表外融资规模快速收缩产生的融资缺口,表内资产扩张的必要性在逐渐加强,具备资产增长潜力的大型银行和零售型银行预计会显著受益。
天风证券:信用风险后续如何演绎?
天风固收团队认为,目前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低评级、高杠杆、弱现金流的民企,由于信用收紧,市场对风险厌恶程度也在加剧,更加恶化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环境。对于信用风险后续走势,应主要警惕涉及债券规模较大的企业及信用风险向城投公司扩散。从信用违约和融资困难两个角度来看,政策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量。央行把部分AA 和AA评级的债券纳入MLF担保品范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华创证券:信用违约增企业再融资压力 民企冲击最大
华创证券的报告称,本轮信用违约事件的重要特征是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剧,过去依赖金融市场宽松环境加杠杆融资扩大经营范围的民企冲击最大,关注流动性收紧下,上市公司股票高质押比例带来的相关风险。民企股票质押率偏高,导致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双重风险,质押式回购新规下,股东再融资难度加大。不排除央行后期继续使用“降准”工具替换公开市场操作的可能性。
安信证券:对整体A 股市场的冲击可控
安信证券认为,信用违约事件有所上升对A 股市场风险偏好构成影响,但目前违约状态总体仍属于合理水平,其以少数企业现金流管理等结构性问题为主,并不能体现经济趋势的恶化,而其融资环境收紧背景本身亦属于“自主可控”,而对于信用违约事件A 股市场过去也有多次类似经历,因此其对整体A 股市场的冲击应该可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