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0:02:55 来源:新京报
进入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加速发行之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2230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56%。
不过,3月份以来,地方政府债券数据与去年相比逐步平衡。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3月2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的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846亿元,专项债券10233亿元。而2019年1-3月份,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计14067亿元。
宋秋玲表示,10233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将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加速,其中投资在基建领域,而让公众更关心的是,这些投资到底能否拉动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经济走向增长?
地方债券加速发行
专项债额度明显提升,疫情后提振经济紧迫性提高
截至3月20日,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其中,北京、天津、辽宁、宁波、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云南等9省市,已全部完成了发行任务。
从期限来看,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6.2年,与往年相比债券的期限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限更加匹配。同时,各地用于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债券规模达到1200亿元。“这1200亿可以带动相当大的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宋秋玲称。
除了发行加速之外,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增加了专项债券的发行额度,而降低一般债券的发行额度,两者比例有所调整。
数据显示,到3月20日,一般债券发行3846亿元,专项债券发行10233亿元,专项债券发行额度约为一般债券的2.7倍。
而去年前3个月,全国发行一般债券689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7172亿元,两者还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为何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变化?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经济形势本身就处在弱周期的环境中,在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要求今年经济应该是稳增长、稳就业,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经济稳增长的目标就已确定,政府就要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提振经济弱周期环境下的表现。
“积极的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一个选项就是地方政府发债,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债数据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专项债券的额度明显提升,一般债券则有所下降,这一变化趋势与疫情直接相关,疫情出现之后,提振经济的紧迫性大大提升。政府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特定的领域中。” 王剑辉表示。
专项债重点投基建
不得用于房地产等领域,专项债也将助力新基建
海通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基建专项债中,交通运输类占比最大,达32.5%,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占比22.3%,此外,生态环保占比8.7%、园区建设占比7.2%、城乡建设占比达4%、能源水利占比达3.5%,市政建设占2.5%。
王剑辉对记者表示,疫情之下,交通运输行业备受影响,这一薄弱环节需要提升。“另外,政府没有比投资基础设施更好的选项了,他们也不希望地方政府把钱投到各个地方,这样的话属于‘撒胡椒面’,难以形成显著的效果,所以,在限定投资领域之下,只好先投资基础设施来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监管部门已下发要求,明确2020年全年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棚改等与房地产相关领域。
实际上,这一要求在去年9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有规定,会议称,根据地方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按规定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同时规定,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中信建投研报观点称,根据Wind数据,2018-2019年投向土储的专项债发行额占比为58%、34%,投向棚改的专项债发行额占比为31%、36%,两者合计占比89%、70%。因此,此次对土储、棚改等房地产领域投向的禁止,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拉动基建投资。
需要关注的是,针对近期较为火热的新基建投资,在地方政府债券的投资用途中却并不常见。国金证券研报分析称,从专项债资金用途和PPP项目行业分布来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重在7%-12%,保守估计今年规模超1万亿元。从专项债披露的资金用途来看,“轨道交通”和“园区建设”中的科技产业园项目属于“新基建”的范畴,总体来看上述两大项目规模占总规模的12%。
王剑辉认为,传统基建项目更容易立项,更容易通过审批,因为项目已比较成熟。但新基建更多涉及技术问题,需要论证较长时间。而且,在目前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政府对用哪些技术环节、哪些技术领域来作为切入点进行新基建投资,可能临时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项目。而现有比如5G、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基建投资,都在前期有所安排了,临时新增不一定能帮上刺激经济的忙。但可以预见的是,新基建方面的投资若后期出现资金短缺,补充资金应该相对更容易些。
基建投资能否拉动经济增长?
会对当期经济产生拉动作用,但后续造成的影响需要解决方法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加速,其中不少新增债务投资在基建领域,但显然公众更为关注的是,这些投资到底能否拉动备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经济,走向再度增长。
王剑辉认为,根据过去的经验,地方政府债券投入到这些传统领域,毫无疑问会提振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钢铁、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的需求,对当期经济产生拉动作用。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以后这些基础设施如何保证使用率、如何保证其投入的成本能够有序、按期得到回收。
“过去,至少部分项目出现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者在负债率过高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偿付问题等。更多的问题可能体现在产能过剩方面,比如有些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新小区,但该小区因房地产调控,销售情况并不好,所以污水处理厂难以持续运营。但目前来说,政府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当前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及托底作用,后续的影响还要靠后续的方法来解决。”王剑辉表示。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以内需补外需,基建投资是首选。从三大需求来看,外需和消费都是顺周期的,因此很难通过刺激外需与消费的政策来实现稳增长。历史上,对冲经济增速下滑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实施难度小、见效快的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历史上,2008年与2012年都出现过“出口与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下行 基建投资增速上行”的组合。当前,中国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稳就业,又需要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以实现经济转型,基建投资符合这两个目标,即“占比较高的老基建稳增长,占比较低的新基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柳宝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