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6:57:27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债市开放又有实质性进展。日前,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要求逐步统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评级业务资质,统一评级标准。早前,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中的标普和穆迪已经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会员资格,并已于几个月前申请了在华独自有限公司,目前在等候牌照批复。
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穆迪和标普的中国评级业务预计可获得逾十个行业评级资格,每个行业都需要招聘多位分析师覆盖。
“这些进展无疑都是利好外资的。外资机构一直希望能够有个统一的评级方法,也始终在思索如何将中国的信用评级和海外评级、投资机构的内部评级相匹配。此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标准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外资机构与投资人之间沟通的障碍。目前统一评级标准、外资评级机构也有望入华,这对于外资未来增持中国信用债是利好的。”瑞银资管债券基金经理楼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悉,瑞银在中国的WFOE(外商独资企业)近期也将发行首只布局中国信用债的私募证券基金。
8月数据显示,境外机构依旧偏爱国债,本月增持利率债538.84亿元,而信用债增持力度回落至138.24亿元,且外资持有信用债的整体比例仍微乎其微。除了上述问题,也与中国内地信用债市场流动性较差、海外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较高有关。
“外资评级机构进来后,可能对整个债市制度安排的国际化程度方面发挥蝴蝶效应,带动债市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与境外投资者的需求接轨,提升境外投资者对国内信用债发行人的了解程度。中资和外资并不一定是竞争或替代关系,而是互补。”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对记者表示。
外资乐见债市统一
今年以来,外资机构成了增持中国债市的主力军,但这仅限于以国债为主的利率债,一来其流动性好,二来免税,三来收益率仍较有吸引力。7月末境外机构在我国国债市场中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7.67%,在我国债券市场整体之中的境外占比则提升至2.24%,继续创历史新高。
尽管外资机构多年来对中国信用债直呼“看不懂”,因而也“不敢买”,但记者采访的多家外资机构都普遍反馈,近期的一系列新规的确有利于在中长期鼓励外资入场配置更多信用债。
“此前,外资机构更多购买的信用债为国企债,以及部分房地产债,因为地产行业较为透明、业绩相对优良、经历了几轮周期的考验、在海外发债较多,因而为外资所熟悉,但对于其他‘看不懂’的信用债,大部分外资机构考虑到机会成本太高而基本只看不碰。”楼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近期的公告对于外资机构至关重要,中国债市评级和监管的割裂也是早前外资最大的困扰之一。
“早前国内评级机构在主体评级、债项评级上区分不是特别清晰,部分内地评级机构更是下设多个子公司,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评级标准不同,因此外资一直希望有个统一的评级方法。即使不可能直接对标国际评级方式,但至少可以将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海外相靠拢。”楼超称。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债券市场一直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不同的债券品种由不同的监管部门核准或者注册,在不同的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相对分割的债券市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不同债券市场在准入、信息披露、存续期管理方面的差异也逐渐暴露出弊端,统一债券市场监管的呼吁已经存在多年,央行在年初也多次提出要开展统一债券市场方面的工作,金融委的会议中也提出了类似要求,这次公告则是具体的落实。”俞春江告诉记者。
他也表示,中国评级行业发展仍不成熟,比如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标准不一致等现象,也给投资人带来了较大的困扰。“此次公告对同时在两个债券市场开展评级业务的评级机构事实上开始实施统一监管,对提升评级执业质量提供了制度基础。”
也许也有一种观点是,外资机构设有严格的内部评级,每只债券并不过分依赖外部评级,那又为何要如此在意内地的评级?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楼超对记者表示,“如今购买中国信用债,外资基本完全依赖的是内部评级,但外资对于基金的投资人则只能出具外部评级,而内部和外部评级之间的较大差异以及外部评级的不统一,会对投资人造成较大困扰,也导致机构和投资人之间容易产生沟通问题。”
“而在统一评级后,未来只需选取特定的的几家中资评级机构进行追踪,了解其评分规则、统一性和方法论,外资就可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调整,而后与投资者汇报时,可以再结合内部评级来进行解释和挂钩。因此统一评级体系,对外资机构是好消息。”他表示。
当然,国内多数信用债的流动性较差仍是限制外资入场的主因。某外资行债券交易主管也对记者表示,目前离岸中资美元债的收益率远高于境内,不少处于9~12%的区间,而内地多为6~7%,因此外资仍倾向于在离岸买信用债、在在岸买利率债。但剔除此类因素,一旦中国内地债市机制不断完善,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并不排除外资会陆续入场。
外资评级机构机遇挑战并存
与其说是惯性思维的“狼来了”,外资评级机构参与中国债市也是助力债市国际化、提升评级标准的关键。
继中国此前向外资机构开放信用评级市场之后,外资评级机构计划在中国成立自己的独立公司,穆迪和标普都已经是交易商协会会员。
“如果未来外资评级机构在内地业务开展顺利,外资投资机构很可能就会参照它们对中国内地信用债的评级。”楼超告诉记者。
不过,面对与国际市场差距较大的中国内地市场,外资评级机构也很可能“水土不服”。“挑战在于,外资评级机构需要对每一个评级再继续区分不同的子级,这与中国内地的做法存在差异。此外,对于抵押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就牵涉到和监管层的沟通。”楼超称。
此前,也有市场质疑,在外资评级机构进入内地市场后,会否因需要定制一套特别的评级办法而出现评级虚高的现象,抑或是如果不给予内地企业较好的评级,外资评级机构可能无法获得业务。
在海外市场,例如标普的评级为从3A到D,只有两家美国非金融企业(微软和强生)获得最高评级,即使是美国政府也只获得了2A+的评级,而超过半数的美国企业和市政府都只有投机级或垃圾级,即2B+甚至更低。相较而言,在中国这个11万亿美元体量的债市中,根据WIND数据显示,几乎17%的债券都是3A级,而近76%的债券是2A级。
某国内评级公司分析师对记者称:“3A一直很多,有政府背景的主体或银行都是3A,市场就是这样;而且银行等主力投资者一般只买AA 和AAA的,所以评不到这个级别,发行方就不会来找你评了,那评级公司也没生意做了。”。
同时,监管机构以外部评级为依据做了很多业务指引,也加剧了发行人的“3A执念”。比如投资标准(银保监会对于银行和保险机构债券投资要求必须是投资级别以上的债券)、资产证券化中入池资产的标准、质押回购标准、发债绿色通道标准、储架发行标准等。
不过,俞春江也表示,中资、外资评级机构也并不一定是竞争或替代关系,更可能是互补。尤其是,“对于有志吸引境外资金的发行人来说,使用外资评级机构、按照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开展适应性的信息披露,并加强针对外资的路演和各种形式沟通交流,是微观层面提升所发行债券对境外投资人吸引力的的根本性举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