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 10:02:43 来源:Techsoho
中国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每天都在涌现,中美市场的差距,从20年,缩短到基本一致,甚至中国领先,尤其在Fintech 市场,这一技术应用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领域,从移动支付到小额信贷,中国玩家已经走在了全球行业的前列。当然,在新的监管环境下,洗牌不可避免。
但是,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上诞生的领先玩家宜人贷,已经开始了技术输出的新玩法,在2017年美国LendIt金融峰会上,宜人贷发布了宜人贷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YirendaiEnabling Platform,简称YEP共享平台)。
无独有偶,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微众银行也开始了对外的积极合作。 为什么宜人贷要推广YEP业务?为什么这么多巨头要积极展开对外合作?
信用,为个体赋能,让每一个人都有信用
一切并非偶然,包括宜人贷在内,大家都在争夺建设“信用网络”的伟大机会。对外的能力输出,是另一种意义的快速扩张,谁家帮助的客户越多,信息越多,谁家的风控能力就越强,谁就可以更好的开展业务。
一直以来,中国是一个缺乏信用、压制金融业的国家,从封建王朝到民国,除了偶尔有过行业发展的浪花,农业国家的普通人,是没有信用可言的。普遍的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极低的抗风险能力,如果遇上连续灾荒,那么就是听天由命,没有可能偿还债务。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已经跨过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可是,我们的信用体系建设依然停留在农业社会,没有固定资产,就没有信用。明明很值钱的企业和健康的现金流、品牌、团队,等等,在传统的信用评估体系内就是不值钱,以至于出现,必须借助房地产来为个人增信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如果从更高的纬度和更长的历史周期,重新审视信用,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画面:每一次信用的解放,每一次为个体的赋能,都直接提升了社会福祉,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
换句话说,谁能够在具体的业务和场景中,针对个人用户构建中国前所未有的“信用网络”,就可能成为下一阶段金融业的巨头。
在老的信用体系下,我们200万亿的银行资产,只能去大量配置房地产贷款,和大型企业有抵押的贷款。在新的信用体系下,宜人贷为首的企业,则是在做一套基于个体信用的信贷和资本的撮合交易平台,这是伟大的创举,也是我们为个体信用估值的伟大尝试。
技术推动,重构个体价值
想要赋予个体信用,离不开征信和风控,换句话说,离不开数据。但是,仅仅有数据,甚至有场景都是不够的。
30年前,美国最大的数据流量在西尔斯百货,由于大量的人员过来消费,他们为客户定制了信用卡。但是,百货业的优质客户和信用卡行业的优质客户不是重合的,一个大手大脚的美妇人可能在个人信用方面是非常糟糕的。由于深刻的内在冲突,西尔斯百货停止了信用卡业务。
美国人力资源顶级公司ADP,每6个美国人有一个在他们这里发工资,他们的信息远远超过很多今天的互联网公司,虽然ADP顺着薪酬信息他们做了很多的金融服务,但是,这依然是维度单一的,无法看到信息的全貌。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宜人贷与行业巨头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共享数据数据、反欺诈和精准获客的能力,帮助金融科技企行业增强风控能力、降低成本,合作共赢将市场做大。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势不可挡的BAT 也无法轻易去挤压宜人贷的份额。 与BAT相比,具体在借款端,宜人贷和BAT的七个不同:
第一,宜人贷服务的人群明确,城市白领,有固定收入,信用良好,有不时的资金需求;
第二,宜人贷专注白领人群5万左右的大额资金需求;
第三,宜人贷专注白领人群的线上数据获取和技术分析,对这类人群的数据理解最深,基于宜信近11年,宜人贷5年的数据积累
第四,针对白领人群的风险表现能力进行风险的持续优化;
第五,因为专注,且随着服务周期拉长,用户画像就更精准,数据驱动的获客成本更低;
第六,基于对服务人群的经验和理解,建立了贷后服务能力;
第七,基于人群的表现,进行维度的扩张,比如寿险模式、社保模式,公积金模式,增加新的维度。
最核心的资产,最重要的战场
信用互联网这个事情的想象力是极大的,不仅仅能够装得下借款端,而且,将资产端装进来之后,空间更为广阔。而且,如果跳出行业,用整个互联网的角度看,战略价值更高。
当前,几乎所有的天量资本都在追逐大现金流的新型Utility(基础设施),比如美团、饿了么、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等,诚然,这很重要,但是,所获取的数据价值、用户质量和需求层级,都非常低,相比之下,宜人贷所服务的高级需求,是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信贷资产里有最全的信息,有用户的信用和排他性的信任,也有用户的需求和未来。
长远看,信任是最重要的核心资产,需要时间、专业、资本和信念来共同塑造,这不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的主场,也无法通过资本来速成。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从更高的战略角度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评判一个公司的未来,而非被市场的流言扰乱判断。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