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14:38:59 来源:搜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千年沉淀中,那些传承的手工艺无数次迎来革新与发展。质地古朴典雅,充满文人气质的紫砂工艺即是其中代表性典范。紫砂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宜兴紫砂起于宋,盛于清,繁华至当今。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与其他传统工艺一样,紫砂按照其特有的方式生存、繁衍,守护着工艺的信仰。直到2007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砂工艺再次掀起一股热潮,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李氏家族矢志不渝的传承。
在抗日战争时期、家国大难面前,李宝珍正气凌然,绝不向日军低头;
李宝珍(1888-1941),江苏宜兴蜀山南街人,清光绪至民国初期紫砂名家。1915年,由宜兴利永陶器公司推荐,应山西省长之邀,到山西平定县创办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33年,宜兴紫砂兴旺之际,应江苏省长之邀,前往苏州兴办陶器厂任技师,传授技艺,后因省长调动,歇业停办,回蜀山,以制陶为业。抗日战争爆发后,1940年11月,日军占领蜀山一带,
大儿子(李熬大)被侵华日军抓去当劳工修炮楼,李宝珍身心交瘁,胃病复发,自此一病不起,有朋友出主意,你的壶艺远近闻名,不妨送把给日本人,或许可以换回大儿子的自由。此话提醒了李宝珍,他颤颤巍巍起床说:“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抡起手上的拐杖把家中所有的茶壶全部砸碎。随后一口鲜血喷出,1941年2月23日病逝,葬于蜀山东麓龙窑前。生前作品“传炉壶”“葵仿古”“鱼化龙”等均被宜兴市紫砂博物馆永久珍藏,成为传世经典。
李熬大在抗战胜利后坚持继承父亲的衣钵;
李熬大(1924一2007),江苏宜兴蜀山南街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制陶技艺。在他二十岁那年不幸被侵华日军抓去做苦力,两年后得知父亲思子病故,悲痛欲绝拼死逃出后,加入抗日游击队,直至1945日本投降,在抗日战争期间英勇负伤,左腿落下终身残疾。改革开放后,他始终不忘子承父业,在汉新厂制陶下班回家后,继续紫砂壶的创作。那时买不起制壶工具,就自己用竹片、木条、铁器等制作工具。晚上点起煤油灯,在粗糙的水泥板上续继着他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李玉南也在父亲的影响下紫砂陶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备受大师指点;
李玉南,1954年,出生于蜀山南街,1974年毕业于丁蜀高中。分配在紫砂一厂泥料车间,学习紫砂原矿的提炼与配比相关工作。他常说泥、形、工、款,每一把紫砂壶泥料必须是他精挑细选的原矿紫砂。其为人忠厚老实,并对紫砂陶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备受紫砂一厂制壶前辈的喜爱。在制壶技艺方面,曾受徐秀棠、汪寅仙大师指点。1984年,把一只铝制烧水壶,放在桌前全神观摩,用了两天一夜不知疲倦,创作了一把紫砂提梁烧水壶。同年就被一位台商以高价收藏!
到了李跃智这一代,受家族影响,在大学毕业后正式投身于紫砂艺术制作与学习中,其作品被多位名人收藏并获得不小的成就。 1982年,出生于中国紫砂发源地——宜兴蜀山古南街,李氏第四代传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博采众长,探索创新。先后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李双喜。
紫砂如君子,潇洒倜傥。温润敦厚的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紫砂壶虽是拙朴之器,却由精工制成。阳羡非只依仗矿脉地利,更有技艺人和!制壶的工艺看似轻简,其实繁复,所用工具就不下数十种,而且多为自制,甚至因形因泥而异。紫砂壶艺一道,经手制而成,亦经手制而传。功夫可孰能生巧,而成壶之意,养韵之法,却只能由艺人兢兢为学,代代相承。紫砂壶,看似手上细末功夫到了,随意挥就。壶中真意趣,不拘泥,不见自己智,不论艺人非,精工可赏,守拙亦可赏,循规蹈矩是形,天马行空亦是形。识得高下,不妄论高下,见壶但见可取之处,细体前辈用心。
李跃智世居丁蜀,祖上代代以陶谋生,对紫砂自有一番独特的领悟。紫砂本身是泥土,在安静的时候,人的思想在泥土里才会慢慢的成长,最后蜕变成一个优秀的作品。一把好壶是有气场、有灵性,有感觉的,当制作者的心和壶融为一体的时候,壶自然有了生命。李跃智对紫砂壶的热爱,使他的每一把壶都变得生动有气息。他的壶从来不会纠结传统还是现代,泥土、技术都是传统,但他的思想一直在变在创新,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惊喜。在最好的时代,李跃智正不断创作出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