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5:34:02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1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分别代表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方式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关于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以下简称《升级议定书》)。
商务部官网截图中新自贸协定是我国签署的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双边全面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该协定于2008年4月签署并于同年10月正式生效。
《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意味着什么?内容上有哪些升级?自贸协定升级将给我国带来哪些机遇?如何把握?
看意义
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积极信号
《升级议定书》的签署,背景不寻常。
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举措,迈出了2021年自贸区提升战略的第一步,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在我国成功缔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之后,《升级议定书》不仅实现了中新自贸协定在RCEP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将着力提升自贸协定水平,积极探索既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又符合自身改革发展需要的自贸规则,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和新西兰两国来说,《升级议定书》的签署还将促进中新双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丰富和充实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增进两国企业利益和人民福祉。
在当前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升级议定书》的签署也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两国携手合作应对疫情挑战、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积极信号。
看内容
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商务部的介绍,《升级议定书》对原自贸协定进行了修订,由序言、9个章节、4项换文组成,除对原协定的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合作等5个领域进行升级外,还新增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环境与贸易等4个领域。
这其中,对服务贸易具体承诺表等附件的升级,双方通过4项换文,在中方对新投资、特色工种自然人移动、化妆品贸易、木材纸制品关税减让等领域达成共识等内容尤其值得关注。
比如,在服务贸易开放方面,双方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更大的开放承诺,大幅扩大了最惠国待遇承诺的涵盖范围。此外,双方约定将在《升级议定书》生效后2年内以负面清单方式开展服务贸易的后续谈判,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在中资企业对新投资换文方面,新方放宽了对中资审查:对我国政府投资者的投资审查门槛,从原有中新自贸协定中1千万新元大幅提升为1亿新元,对非政府投资者审查门槛达到2亿新元。
在中新自贸协定中,双方创造性地引入特色工种安排。本次升级协定中,新方将中国公民申请量较大的汉语教师和中文导游赴新就业的配额提高一倍,分别从150名和100名提高到300名和200名,并进一步放宽申请中文导游类别工作签证的审核条件。
此外,在原产地规则和管理、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技术性贸易壁垒、电子商务、环境与贸易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升级。
看机遇
为用足用好自贸协定红利作出充分准备
《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具体体现。
不久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RCEP线上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就特别强调,用足用好RCEP带来的红利,最大化地发挥RCEP效力。
随着《升级议定书》乃至RCEP等一系列协定的正式签署,将为我国在新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重要抓手,因此,为用足用好协定红利,需要提前作出充分准备。
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关协定在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服务贸易和投资双向扩大开放、完善营商环境带来的机遇。
以服务贸易为例,协定有关国家往往是我国重要的服务投资合作对象国家,它们在中方重点关注的建筑、运输、物流、医疗、金融、研发等服务部门,制造、采矿等领域也给出了高水平开放承诺,我们也要擅于挖掘海外市场潜力,充分依托协定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出海”开拓市场,高质量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
另一方面,也需要妥善做好风险防控,为高水平开放保驾护航。
其中,应当善用贸易救济等措施维护我发展利益,同时发挥我国产业综合优势,妥善应对产业链重构带来的风险,还要学好用好国际通行规则,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产业利益。
例如,进口关税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逐步显现,相关行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勇于直面挑战,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各级政府也要善于运用协定中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手段,充分维护我产业安全,帮助企业妥善应对可能的冲击,在RCEP中趋利避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时间、空间和条件。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记者连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