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5:3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喻)看病贵、药价贵,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头疼的难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担,对包括外企在内的众多药企而言也是利好。
集中带量采购被视为防止药价虚高的一项“治本”之举。在这种采购模式下,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权限从医院收归到国家医疗保障局,后者由此成为全国药品、耗材的最大买家。对药企来说,如果能和医保局顺利签订合同,其巨大的采购量足以让企业获得大量订单,还省去了不少中间环节;反之,如果生意不成,那就等于失去了庞大的中国市场,损失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
如此强势的买家地位,使国家医保局拥有了相当强大的价格谈判能力。由医保局出面与药企谈判、集中采购,很多常用药直接降成了“白菜价”,不少知名的“贵族药”和昂贵医用耗材也被砍到了“平民价”,给患者带来希望与实惠。如今年1月1日,首批国家组织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在厦门落地:单个均价从1.3万元(人民币,下同)直接降到700元左右,最低仅需要469元,平均降幅高达93%。
另据官方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国三批集中采购覆盖的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力推集中带量采购扩围。2019年底,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药品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方向。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提出要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扩围上作出了更加具体的部署。会议明确,要按照保基本、保临床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耗材。
这些措施,既重点突出,又做到了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将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重大疾病用药或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常备药纳入采购范围以降低其价格,不仅能够更好满足中国民众基本医疗需求,也有助于提高癌症、罕见病、慢性疾病用药、儿童用药的保障能力。
患者受益的同时,中国乃至全球药企也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集中带量采购价格与采购量密切相关。采购量越大,价格通常也越低,而降价后销量往往也会上升,有助于企业尽快收回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研发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产品质量高的知名药企,将因此在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当前中国医药生产企业存在中小企业多、销售金额少、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集中带量采购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药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行业集中度等工作可谓“关键一招”。(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