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06:34:03 来源:工人日报
倡议“就地过年”还须配套细化措施
1月10日,重庆市餐饮商会向全市1987家会员企业、7万余家餐饮企业和近100万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发出倡议,“在渝就地过年、推行网络拜年”。(见1月10日《重庆晨报》)
连日来,河北、北京、上海、湖南等多地已发布通知,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确有需要返乡者,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核酸检测、备案、隔离等防控要求。随着春节临近,倡议“就地过年”的地方可能会越来越多,但仅仅有倡议是不够的,还要有精准施策。
倡议“就地过年”,是因为国内防疫压力增大,减少人员流通可以降低病毒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就地过年”的出发点是大局为重,而落脚点则是尽可能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因此,对于“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等倡议,人们应该理解和支持,并尽量配合。
当然,倡议“就地过年”并不是强制,相关地方也须考虑到一部分人有回家的必要性需求,并对此类情况尽可能做好前瞻性筹谋,完善相关防疫措施。
在倡议“就地过年”之后,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比如,企业对“就地过年”的员工要给予一些关爱性措施,一些地方已经对此作出安排——1月7日,浙江发布《关于鼓励留员工稳生产确保经济高质量“开门红”的通知》,列出十大举措鼓励地方和企业春节期间留员工、稳生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高质量“开门红”。其中,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改善就餐条件、安排文化旅游活动等措施,令人眼前一亮。当然,职能部门也可以考虑通过组织相关活动,让“就地过年”的劳动者在务工地也能一解“乡愁”。
换个角度看,一些人“就地过年”意味着其远在家乡的亲人或多或少将有所遗憾。对此,当地职能部门应尽量做好安抚工作,尤其是要保证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安全。
而对于“必要”回家的人,有关方面不能“一刀切”、曲解政策而阻拦,可以通过配给口罩、消毒用品,强化核酸检测查验环节等举措,为回家的路提供方便。如此,“就地过年”才算圆满。
王军荣
王军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