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12:34:01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郭静原
2020年12月31日晚,有多达8台跨年晚会共同亮相荧屏,其中不乏一些“失真”的身影:数字女孩“万一”在浙江卫视跨年晚会穿插的四条下节预告VCR中,化身AR世界里的虚拟助手,演绎暖心小故事;东方卫视跨年晚会现场,拥有百万粉丝的虚拟偶像“泠鸢”还与歌手冯提莫合作表演歌曲《九九八十一》……
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主播、虚拟员工、虚拟偶像等虚拟人物,成功进入大众视野,由智能驱动的数字人产业渐入佳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牵头编写发布的《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指出,虚拟数字人应用给传统领域带来变革。通过虚拟数字人产品与生产生活相融合,其规模化、可定制化、可复制化能力能够推动改善传统环节流程、提升效能、降低成本等,大幅提升业务体验。
“随着虚拟数字人的市场价值持续释放,它将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各行各业,充分发挥应用价值和潜力。”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石霖表示,随着计算机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将逐渐具备看、听、说、懂的能力,从而实现多场景、多领域的融合应用。
优质的“虚拟偶像”一出场便吸睛无数,但仅仅有漂亮的虚拟形象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光有形象却不能和用户产生情感连接,毫无意义。”杭州万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冰说,只有把形象、技术、内容与落地场景结合起来,通过深度运营,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偶像”,进而触达用户。
因此,虚拟偶像不仅要拥有人的外貌,还要拥有人的行为和思想,从外观数字化逐渐深入到行为交互化、思想智能化。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技术成熟,虚拟偶像诞生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再加上受众群体口味愈加挑剔,虚拟数字人也需掌握“十八般武艺”,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改进。
“用户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技术,但能够感知通过技术创新和有针对性运营后精准投放的内容。”夏冰表示,除了前沿技术、优质内容,还要找准市场、找准用户需求。
随着科技发展,虚拟偶像的“蛋糕”越做越大。2019年以来,在游戏公司、技术公司等合力推动下,虚拟数字人“造星”热潮来临。对此,虎牙直播高级技术经理王擎表示,创造虚拟数字人的竞争愈演愈烈,这对内容质量精度、数字识别技术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希望朝着更加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依靠算法技术的提升,让每一个用户和内容生产者都可以便捷地创作。”王擎说。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仍然缺少上下游协作交流。对此,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艺表示,目前国内开源数据库数量少、规模小,持续更新动力不足,中小规模开发者很难拥有大算力支持。因此,亟待增进企业技术协同、产品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积极联动,为行业应用和开发者构建标准规范、开放服务的开源生态社区。
专家呼吁,通过建立虚拟数字人技术、产品标准体系,立足国内、借鉴国际,加强虚拟数字人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快推进重点标准和基础标准研制。既要保护优质数字人厂商,也要以标准化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