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18:07:02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方德能
编辑 | 张一诺
一个企业的名字往往蕴含着创始人的期许、反应创始人的理想和目标,一个国有企业的名字往往还会反映了国家对于该企业的希冀和重托。中国信达,这一名字给人以“信而达乎”的感觉。
11月3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的罚款。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信达今年第一次因不良资产收购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经界面记者梳理,中国信达今年以来已经收到6张罚单,共计被处罚1130万元。
庞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帝国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2日,中国信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359.HK),成为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中国信达设有33家分公司(包括合肥后援基地管理中心),旗下拥有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平台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信达证券、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信达香港、信达投资、中润发展等。中国信达立足不良资产经营主业,围绕问题资产投资和问题机构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不良资产风险。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信达总资产15318.18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权益1672.00亿元,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458.20亿元,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63.41亿元。
中国信达频频被罚
在中国信达官网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信达斩获的各重要奖项颇丰,诸如最佳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奖、最具社会责任感上市公司、中国道德企业奖、最佳上市公司大奖等。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国信达在频频摘获大量重要社会奖项的时候,也频频被监管部门处罚。据统计,截至11月5日,中国信达今年被银保监机构处罚的次数多达6次。
5月18日,银保监会公布对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计910万元的巨额罚单。处罚原因是中国信达存在资产收购不审慎、违规收购非金融机构正常资产、通过内部交易掩盖风险三项违法违规行为。
5月22日,湖南银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信达湖南分公司的40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中国信达湖南分公司尽职调查不审慎、收购不真实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8月20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信达黑龙江分公司的20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违规开展非金不良资产收购。
10月9日,江苏银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信达江苏分公司的50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收购非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
10月30日,深圳监管局公布对中国信达深圳分公司的70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违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收购银行非不良资产。
11月3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信达山西分公司的40万元罚款。处罚原因是个别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风险分类不准确。
主营业务合规风险高
通过对比上述罚单,不难发现,中国信达今年以来所收的罚单都与其主营业务关系密切。
从中国信达总部到各地的分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因为不良资产业务违法行为遭受监管部门的处罚,受到监管部门的格外“关照”。
根据2020年中报,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的总规模为9691.26亿,占总体资产的63.3%,相较2019年底略有上升;实现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351.72亿元,占收入总额的65%;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77.80亿元,占税前总利润的70.6%。
此外,2020年中报显示,中国信达的不良资产业务税前利润率为22.1%,高于其金融服务业务16.7%的利润率。
通过大量的罚单来看,中国信达的主营业务潜藏着较高的合规风险。
国家对于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以中国信达为代表的资管公司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处置方案、资产处置协议和资产处置方式应符合相关规定,否则容易构成了违法犯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