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可以从数字化转型中学到的5件事 战时企业家的生活故事 如何确定您的医疗索赔计费服务的最佳市场 大多数初创公司都知道不会犯的明显错误 (但无论如何还是会犯) 如何找到你有利可图的想法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进入一个你知道的行业 为什么我给我的团队买了100双运动鞋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使用 “事实” 方法来提出正确的想法 30岁前你应该学到的7个商业课程 成功餐饮活动的提示 在为时已晚之前申请商标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成功启动中西部创业的4个技巧 在迈向企业家之前,您必须回答8个棘手的问题 创业投资者在投资前寻找的5件事 3种策略,使您的产品在走出阴影之前达到最佳状态 管理远程团队的7个技巧 (信息图) 3甚至证明荒谬想法的网站都可以成为在线赚钱的人 2使命驱动的企业家分享他们的成功之路 赢得商业和生活的3个关键 如果你不想成为企业家也没关系 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创业或发展企业时的14种省钱方法 杰西卡·阿尔芭和莎拉·米歇尔·盖拉的重要创业课程 一方: 建立你的单人公司 创业创业的8条财务提示 企业家必须了解有关Cap表管理的12条规则 在线商务教练的隐患 你的商业计划必须回答的6个问题 辞职或被搞砸了之前必须做的7件事 企业家犯的6个最大的创业错误 为您的创业公司寻找创意员工的4种明智方法 帮助您经营多个企业的4个技巧 当你不能辞职时如何创业 这些标志是您成为企业家的正确时机 自制的成功故事是否说服某些大学没有必要? 每个小企业网站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要素 你应该创办一家公司而不是创办一家初创公司的4个理由 今天赚100美元的50种方法 2个兄弟如何复兴他们家庭的田纳西州威士忌酒厂 建立了150万美元的演讲厅的人的6个成功秘诀 开展业务时需要打电话的5个好处 在将自由职业者转变为代理机构之前要知道的6件事 “Catpreneurs” 在纽约的第一届 “猫营” 研讨会上团结起来 在试镜中被拒绝如何使我开始成为企业家 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 绿色场景: 草坪护理和园林绿化行业的机会 我如何在管理代理机构的同时开始成功的在线业务
您的位置:首页 >综讯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赢先机

2020-10-25 09:34:00 来源:经济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赢先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 庞彩霞

“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向往的“1小时生活圈”渐行渐近。今年8月份,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描绘了“轨道上的大湾区”的最新蓝图,大湾区近期将实施13个总里程约775公里的城际铁路项目、5个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达4741亿元。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绘就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而今,壮丽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拉开了大湾区建设的序幕。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3年来,粤港澳三地肩负使命,携手推动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个创新要素便捷流通、产业活力迸发、幸福感日渐提升的大湾区呈现在世界面前。

构建融合发展大格局

8月18日15时,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澳门居民杨小姐仅用时26秒钟就通过自助查验通道,成为新口岸启用后首位入境横琴的旅客。“很开心,感觉很便捷。”她说。

对许多澳门居民来说,横琴、澳门之间的“双城生活”已是日常。此前,经横琴口岸往来采用“两地两检”通关模式,而新口岸采用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将通关时间从半小时缩短为最快5秒,为粤澳往来架起了一座便捷的“连心桥”。

横琴口岸作为“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对接“软联通”的标志性工程,成为大湾区近年来推进“软硬联通”成果的生动缩影。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广东携手港澳加速打造内联外通的快速交通网络,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今年6月,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通道开工建设。多桥飞架,跨江潜海,昔日江海连绵、隔城相望的大湾区,而今已是阡陌交通、立体纵横。

广东省大湾区办公布了一组亮丽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里程约4776公里,路网密度约8.5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2100公里,大湾区联通粤东西北的放射型高快速铁路网已基本形成;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达2.2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815万吨。

“交通基础设施的内联外通,增强了大湾区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使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静说。

“硬联通”迅速推进,“软联通”同样成果斐然。“推动粤港澳三地形成合力,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必须谋划打通制度掣肘、规则关隘,在‘一国两制’之下,多开展创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表示。

从职业资格互认到金融服务、商事登记,粤港澳三地已在诸多领域实现了规则的衔接贯通: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重点专业领域推动职业资格互认;银联云闪付APP落地港澳,微信香港钱包为香港用户提供内地移动支付服务;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粤港澳三地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规则相互衔接,显著提升了三地融合发展水平。

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走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热能扑面而来。

站在试验区琶洲片区位于45楼的展厅远眺,唯品会、阿里巴巴、小米、TCL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琶洲片区已引入腾讯、阿里巴巴、树根互联等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未来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源。”琶洲管委会主任郭明富满怀憧憬地说。

今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3月启动总投资超5800亿元的项目建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试验区内多家入驻企业迅速拿出科研成果,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科大讯飞一款可翻译58种语言的翻译机应用于广州白云机场的疫情防控点,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对入境外籍人士的询问沟通。此外,科大讯飞还研发出新冠肺炎影像辅诊平台,3秒内即可完成1例CT新冠肺炎识别,极大提高了医生的阅片效率。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蓬勃发展,背后是粤港澳三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加快协同创新的不懈努力。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但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还存在科研机构研发能力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等短板。”葛长伟表示。

如何弥补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上的短板?广东正携手港澳,加快建设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大湾区发展创新极,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近两年,“国家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的组合正在珠三角加速布局、落地。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惠州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先进能源科技广东省实验室”……国之重器与省实验室的协同集聚效应初显,正扬大湾区成果转化之长、补大湾区科技研发之短,有力助推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记者从广东省大湾区办了解到,目前广东已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与港澳合作新建10家联合实验室;同时,完成了3批共10家省实验室布局,吸引了8家香港科研机构、41位港澳科学家前来合作。

与此同时,随着一项项创新合作政策陆续出台,粤港澳三地科研人才、经费、设备等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日益便捷。随着科研经费过境港澳渠道的打开,截至2019年底,广东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已超过1亿元。专家认为,粤港澳协同创新的深化,将为大湾区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赢得先机。

打造宜居宜业生活圈

如今,在遍布珠三角各地的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创梦、筑梦的港澳青年的身影。

去年,澳门青年唐一在广州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其创业项目——奇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顺利落地,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编程+3D工艺+电子工程”的科技基础课程,并为大湾区青少年提供科技交流平台。唐一的创业团队分别来自澳门、香港和广东,是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的科创课程已在澳门、广州、惠州、江门等城市铺开。

回顾在广州创业的经历,唐一深深感激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所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正是通过这个平台,唐一了解到自己来内地创业能够享受到租金、税收等政策优惠。项目落地过程中,港澳青年之家不仅帮他走完了开办公司的各种流程,还为他申请到了人才公寓。

青年创业平台是粤港澳三地在民生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缩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从创业到就业,从医疗到教育,一项项让大湾区居民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的民生新政陆续实施,让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

为便利港澳人才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地,使得境外高端、紧缺人才税负成本大幅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出台,为港澳青年入职内地打开了大门;近50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建成,吸引了近600个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超过4000名从业人员在广东创业。

为解决大湾区居民跨境生活的各种难题,三地着力推动民生规则的贯通。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开展,为大湾区居民理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开展食品标准互认,推动703家生产基地入选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单,丰富了大湾区居民的菜篮子;在“粤省事”平台上,港澳居民可办理177项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

民生相通,民心相连,粤港澳三地群众往来愈加密切。

郑 杨 庞彩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今日中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