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06:35: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10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从“冰冷产业”透视中国经济新热潮
新华社记者
10月的天津有了秋的凉意,在梅江会展中心展厅里,各式各样的冰淇淋及其原料、设备陈列展出,冷柜一开,冒出阵阵白气。这是第23届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上随处可见的场景。
12日到14日,这个中国冰淇淋行业的年度盛会在线下如期举行,300多家冰淇淋企业在天津“温暖相聚”。徜徉在3万多平方米的展区里,记者感到,疫情带来的“苦”正在从这个“甜蜜行业”里褪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新热潮正在向这个“冰冷产业”袭来。
回忆起疫情的影响,新晋雪糕品牌“钟薛高”的高级品牌经理黄颖首先想到,由于一些国外原料无法入境,导致“爱尔兰陈年干酪雪糕”等产品断货半年后才回归市场,但这并没有影响“钟薛高”的发展。黄颖说,他们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出发,新研发了“粽香口味雪糕”“白兰地口味雪糕”等产品,依托成熟的仓储物流体系,实现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冰淇淋以前是消暑食品,现在是休闲食品,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升级,冰淇淋的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江西天凯乐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客商不断。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市场部负责人龙翔飞说,今年公司推出了许多新口味冰淇淋,市场反响很好。
“和去年相比,我们今年的销量增长了近30%。”龙翔飞说,“疫情下市场重新‘洗牌’,产品欠佳的企业没办法长久生存,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反而为优质企业赢得了生存空间。”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无论是互联网经济赋能的“不断供”销售渠道,还是消费升级带来的个性化需求,这些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新增长点,都在成为新的机遇,同时也倒逼着冰淇淋产业进行全链条的供给侧改革。
在原料方面确保真实健康。广州诺壹食品有限公司与冰淇淋生产企业合作,将咸蛋黄酱加入冰淇淋,取得长足发展。该公司大客户经理范剑锋说,调研中,他们发现,咸蛋黄酱因丰富油脂给消费者带来的独特口感是香精无法代替的,也是真实健康的,因此他们不断加大投入,努力使咸蛋黄酱成为中国特色的冰淇淋原料,而不仅仅是一种口味的配料。
在研发方面做好跨界融合。今年3月,疫情的影响仍在,但“光明冷饮”和“大白兔”推出联名产品,截至目前,仅联名雪糕的销售额就超过了8000万元。
在生产方面实现自动高效。南京浦园冰淇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今年国内销量上涨了30%,分析原因,总经理沙庆田表示:“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冰淇淋制造向自动化转型是必然趋势,疫情期间‘招工难’更将这种趋势推向高潮。”
在销售方面优化消费场景。在“海信”展区,一个专为某冰淇淋生产商定制的老爷车型立式冷柜前,现场负责人赵德年告诉记者,冷柜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存储和展示,更是客户展示自己品牌的窗口,“我们也不仅仅是做冷链,而是不断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客户量身定制全场景的解决方案。”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冰淇淋行业,除了依托互联网等新平台实现国内销量恢复并增加之外,也有不少企业抓住全球产业“洗牌”机遇,打通两个市场。
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商用冷柜总经理李宏杰说,今年以来,凭借成本优势、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效应,他们公司的冷柜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130%,“我们的订单早就排到了明年3月。”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也为世界产品顺利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上海莱苜实业有限公司是意大利冰淇淋原料品牌BABBI在中国的官方服务分支机构。该公司总经理王鹏介绍,今年4月,意大利厂商特地将几百公斤冰淇淋原料运到德国,搭乘中欧班列,只用了半个月便完成了这笔中国订单。
“中国是冰淇淋制造和消费大国,近几年年产量已达500万吨,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使得博览会在线下如期举行,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更满足了行业内众多企业的期盼。”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许谦说。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中国,“冰冷产业”的这场线下盛会只是一个序章——下个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如约而至。一些中国冰淇淋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将前去参会,采购国外的原料,引进技术、扩大合作。(记者刘元旭、李鲲、栗雅婷、张宇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