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5:34: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减贫故事)“人参之乡”在坚守中求变
中新社白山9月15日电 题:“人参之乡”在坚守中求变
作者 石洪宇
面对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升高的销售额,30岁的马晓彤既欣喜又疲惫。眼下正是新人参上市的时候,产品包装、仓储、物流、直播等环节都需要她统筹兼顾。
在马晓彤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的办公室,电脑一旁是成堆的包装盒和胶带,电脑用来制作文案及各种活动策划,放下电脑她和伙伴一起给快递打包。当电脑上的软件响起,她又会火速回到屏幕前。“我们是典型的创业公司,有劳动大家一起上。”
抚松县素有“人参之乡”之称,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坐落于万良镇。这个长白山下的小镇,几乎每家每户都与人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被称为“百草之王”的神奇植物承载着一批又一批参商、参农的“小康梦”。
马晓彤是一名“参三代”。“以前,镇里的人参生意主要对接大客户,几代人都没变过。”马晓彤说,爷爷做生意时,主要从事收购和贩卖,商人的口碑和从业时间是最好的广告;父亲则更进步一些,可以对人参做一些初级加工,让淡季时也有货物卖。
每年,万良的热闹始于9月份,来自天南地北的参商、经纪人、药企采购经理聚集于此,操着不同的方言“讨价还价”。万良镇党委书记李斌介绍,这里栽种人参的历史已有450多年,繁忙时每天进出车辆达5万辆次,车水马龙延绵数公里。
2016年,马晓彤从深圳辞职回乡创业,与老一辈相比,她更热衷于电商。“今年我们网店的营业额已经突破1800万元(人民币),完成全年目标指日可待。”
如马晓彤一样的年轻人纷纷入行,为人参行业注入活力,也不断改变着沿袭多年的传统交易方式。
做人参生意30多年的王金山今年52岁,目前是一家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种植、扩大面积、再种植。”王金山说,万良的繁荣源于此。
但市场需求总有变化,商人和参农都要经历市场的洗礼。王金山说,这个行业看天吃饭,收入变化很大。
电商的发展消弭了传统模式的弊端。“我们镇有物流和仓储,发展电商有基础。”马晓彤说,电商也是万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让我能把人参卖给全世界的散户。”
马晓彤创办了吉林省叁材参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招募10多名年轻人,并在物流园孵化器设置了电商工作室。第一年,由于在仓储方面没有经验,这些年轻人“交了一些学费”,从第二年开始他们渐入佳境。
他们陆续在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等电商平台开展销售业务,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是销售渠道,线下则是坚守品质,继承镇里几百年来的交易模式。”马晓彤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商销售人参更加受到顾客们的青睐,“销售额从300多万元增长到1000多万元。”
马晓彤将货物发往北京、天津、杭州,在马来西亚、韩国和俄罗斯也有忠实客户。由于销售成绩斐然,马晓彤还负责在当地孵化同类电商公司,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目前4家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客流量很稳定。
王金山作为“老一代”人参产业从业者看到了电商的趋势,合作社67户种植户均开设了网店,疫情期间销量都不错。不过,他觉得自己年纪已大,不会操作网店只能作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玩法。”他说。
眼下,马晓彤和招募来的年轻人一起“作战”,他们的目标是在人参销售旺季的9月至12月拿到更好的销售成绩。“我们正在洽谈直播合作团队,我想把我们的产品和镇子风貌都直播出去。”马晓彤说。(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