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18:34:48 来源:羊城晚报
“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从诞生之日起,深圳就承担着这样的角色。成为“试验田”,意味着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没有模式可以参考,一切从“0”开始。正是有了深圳在多个领域的“先行先试”及取得的成果,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见证传奇
率先开展金融改革 打造中国新经济主场
作为毗邻港澳的经济特区,深圳的金融改革开放在全国起步最早。其中,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被看做是改革开放的地标之一,在金融改革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始试运行,标志着集中统一交易的场内市场正式建立。此前,深交所筹备小组在国贸大厦三楼正式挂牌办公,正是在这几间“不起眼”的办公室,诞生了如今辐射全国的证券市场。在没有国内可借鉴经验的背景下,深交所的建设先驱们凭着一股闯劲,短时间内迅速做好制度编写、人员培训、场地准备等开业前各项工作。
此后,深交所在发展中继续创出多个第一。1992年,深圳首只B股——“深南玻B”的交易清算率先实现了电子化和无纸化,开启了A股无纸化交易清算新形式,股民告别了排队买卖股票的历史;1998年,首只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投资基金业步入了规范发展的历程……深交所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在市场建设上,自2000年开始,深交所专注于服务创新型、成长型、科技型企业,于2004年5月推出中小企业板,2009年10月推出创业板,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深交所不断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
经过多年发展,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各大行业或者细分行业的龙头。
数看特区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北京、上海之外的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2.18亿元,同比增长9.1%,占全市GDP的16.2%;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771.7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1%,稳居各行业首位。
深圳经济特区不负其担任“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建立至今,无数“第一个”从特区涌出,像春雷一样惊动神州大地,也影响了神州大地。深圳奋力攻坚,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而今,深圳正在从“单项冠军”向“全能冠军”转变,力争实现在多个领域的“先行示范”。
“敢试”弥补先天资源不足
渔民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由于紧邻罗湖口岸,与香港一河之隔,这个偏僻小渔村所在的位置,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核心区域。这让渔民村里近200位渔民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原先,渔民村人只是漂泊的水上人家,一直在海上打鱼,有的一家老小就挤住在船舱里,收入微薄、生活艰苦。改革开放初期,渔民村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特区政策,开展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办起了来料加工厂。
此后,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万元户村、全国首批社区股份公司,成为农村城市化改造样板,一次又一次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渔民村浓缩了深圳经济特区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传奇。深圳地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经济特区建设之初,国家主要提供政策支持,而无太多的物质倾斜。原生资源匮乏的劣势,反过来激发了深圳人在改革创新道路上破釜沉舟的决断和勇气,以后天的敢闯敢试弥补了先天的资源短缺。比如,发展“三来一补”,利用外部资金、技术和原材料,搞来料加工,实现内部纾困;引进“三资企业”,利用国内外供给需求的不对称,实现产品与市场、资本与劳工的优势互补;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创造一天盖三层楼的奇迹;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冻结原有级别、工资等级,实行聘用制;创办第一家企业自办的股份制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深圳这片“试验田”,开出了经济发展的“满堂红”。
从“吃螃蟹”到“啃硬骨头”
2015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发布,该方案包括建立统一法人的医院集团、医疗服务健康导向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等一揽子计划。改革的核心逻辑,是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本质上讲,这是打破现阶段医疗服务供给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全链条的资源重组和发展方向转型。
试点改革的成果已经显现:2017年,国家有关部门在深圳召开现场会,将罗湖医改定位为全国城市医联体的一个典范,进行推广;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期刊以6种语言向全世界推介罗湖医改。
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在众多领域“吃螃蟹”、开先河,而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深圳还开始“啃硬骨头”,用改革破解积攒已久的难题。不仅是沉疴存在已久的医疗领域,在司法、营商、土地等多个领域,深圳都通过自己的勇气和魄力,“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深圳试点,也为全国的借鉴和推广提供了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时,深圳市委还通过《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出台容错纠错机制,允许试错,足见这座城市对改革创新的肯定和呵护。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的着重点是“经济”,主要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探新路。在当下,不只是经济。深圳要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从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5方面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从中央赋予深圳的战略定位可看出,深圳要打造的先行示范区,不是满足于只做单项冠军,而是多领域、全方位走在前列,做“全能冠军”。这也意味着,深圳将更全面地开辟“试验田”,更充分地“先行先试”。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在更高水平、更高层面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谋划推动营商环境、商事登记制度、科技供给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积极抢抓“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机遇,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扩大开放、社会治理上实现了根本性改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有学者认为,与当年的特区“试验田”作用不同的是,先行示范就是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将发展的政策和做法模式化,“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不仅是对深圳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让深圳发挥先行者的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