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08:07:59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8月下半场A股怎么走?买周期股,还是科技股?8大券商投资策略出炉
本周(2020-8-10至2020-8-14日)A股市场持续震荡。
截至周五(2020-8-14日)收盘,本周A股各指数涨跌分化明显,主板表现优于中小创,上证综指以0.18%领涨。其余指数中,深证成指跌1.17%,创业板指跌2.95%,科创50跌2.80%。
行业上,房地产、银行和交通运输领涨,有色金属、医药和国防军工领跌。
行业轮动加快,低估值滞涨板块本周表现较好,军工等前期强势板块跌幅较大,两市成交量持续缩量,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目前市场主要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国内流动性收紧;二是中美磨擦加剧。
8家券商大多认为,货币政策近期不会转向,外部扰动趋于缓和。接下来,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向上行情,顺周期继续发力,周期和银行占优,消费和科技企稳。
甚至有券商指出,8月市场受到的任何冲击,都是入场布局的好时机。
中信证券:下一轮上涨渐行渐近,继续积极布局
中信证券认为,A股下一轮上涨渐行渐近,政策预期的扰动带来新的入场时机。
首先,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弱化是近期市场波动的主要诱因。但由于内部结构性失业和外部环境不确定仍在,货币政策料不会转向;而且“定向”的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经济恢复,结构性的流动性引导也更有利于股市。
其次,当前宏观流动性并未收紧,而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新发基金配置需求旺盛,配置型外资持续增配A股,居民资产再配置中持续增配权益,预计3大趋势仍将持续。
最后,中美分歧风险可控,外部扰动趋于缓和;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全球货币宽松依然是常态,国内货币提前收紧的必要性很低。
中信证券强调,8月市场受到的任何冲击,都是入场布局的好时机。下一轮上涨渐行渐近,建议把握政策预期扰动带来的机遇,积极布局潜在的领涨品种,重点关注3条主线:
受益于弱美元和商品/能源涨价的板块;
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
绝对估值足够低且已相对消化利空因素的保险和银行。
海通证券:流动性变了吗?
海通证券认为,当前宏观流动性整体仍偏松,力度变小但方向没变,微观流动性依然宽裕。
回顾历史,宏观流动性拐点领先股市拐点,微观流动性拐点与股市拐点同步性更强。
基本面正稳步回升,牛市3浪上涨趋势没变,券商+科技是主线。
三季度随着基本面修复的趋势逐步确认,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早周期行业基本面回升更明显,值得关注,且前期涨幅不大、估值和基金配置比例均较低。
四季度则重点关注地产银行等低估值板块。
兴业证券:持久战 三期叠加,波动加大
兴业证券认为,短期经济基本面复苏小有波折,但海外疫情回落、欧洲复苏基金推出,内外需仍处于共振向上的复苏期。
中报季临近,经过前期市场上涨拔估值后,业绩进入关键验证期。
美国大选进入关键期,第一阶段贸易协定评估会举行在即,美方出牌频率可能较前期增加,外部不确定性加大。
整体而言,经济复苏期+业绩验证期+美国大选关键期,多期叠加,市场波动率较前期提升。市场由此前的单边快速上涨,进入横盘整理、震荡调整阶段。利用震荡机会,把握各行各业的核心资产上车良机。目前指数中枢正在逐步上移的判断仍在继续演绎。
建议行业配置:
1)把握“复苏”主线,从“通缩”转向基本面“复苏”,部分行业正式进入补库存周期,特别是当前处于库存周期底部区域的中游原材料、工业品,如有色、化工、机械等;下游消费品,如医药、汽车等。同时PPI环比转正,对于中游原材料、工业品等利润出现边际改善。整体上看,继续推荐有色、化工、机械、建材等细分景气蓝筹周期制造方向。
2)“十四五”规划、远景目标有望出台,“卡脖子”、“补短板”等大创新科技成长方向,持续受到政策催化、业绩改善的催化。中长期来看,挑选业绩与估值匹配,实质性能够看到业落地的诸多我们经济转型方向,与优质企业共成长。短期看,结合中报挑选业绩与估值匹配等因素,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充分换手,微观结构筹码充分交换后,再度迎接科技成长机会。
国泰君安:顺周期发力,挑战震荡上沿
国泰君安认为,3100-3400震荡望延续,短期挑战震荡上沿,中期震荡中枢逐步上行。
1)盈利角度,经济逐步改善,企业盈利持续回升,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期来临,盈利对市场支撑将增强。
2)风险偏好角度,近期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示好,牢固市场预期底线和信心。
3)无风险利率角度,长期利率回落预期难改,居民存款充裕,无风险利率下行带来增量资金的逻辑仍在。
国泰君安认为,接下来顺周期继续发力,周期和银行占优,消费和科技企稳。
本周市场分歧加大,但是于顺周期的分歧在收敛。以北上资金为例,投资意愿边际回暖,配置结构现较大变化,金融(尤以银行)与周期板块作为成为其增量配置的重心。国泰君安认为,流动性是核心,在不转向基础上,顺周期受益于盈利修复、估值修复和低风险偏好特征有望继续发力。
行业配置建议:银行/建材/建筑/机械/家电/汽车/新能源。
广发证券:估值降维,修复线索
广发证券指出,8月至今,前期疫情受损的顺周期板块领涨。疫苗传出正面消息使得全球摆脱疫情影响的时间表由未知到开始呈现大概轮廓,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复苏的预期。A股“估值降维”下沉至最底端的经济修复线索持续演绎。
7月新增社融总量不及预期,市场对于金融条件收紧存在担心,广发证券认为,当前“弱双宽”格局并未发生变化,但流动性宽松对A股的驱动力边际弱化。中国经济弱修复,消费相对疲软和结构性就业压力均不支持宽松政策过快转向。另一方面,金融条件也难以进一步宽松,我们维持5月以来关于货币政策四季度趋势收紧可能性较大的判断。
近期疫苗利好消息有利于经济修复预期。年内大类资产表现节奏的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趋势收紧和疫苗取得更实质进展这两者的时间先后顺序。当前A股仍处于“盈利弱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的权益友好环境。前期疫情受损的链条中,有色、化工、建材、汽车、轻工有望率先开启主动补库周期。结合产业趋势、库存周期、估值和基金持仓的思路,挖掘景气修复的合理估值。
建议继续“估值降维”,牛市贝塔主线泛化自主可控中寻找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及疫情受损链条业绩修复顺周期的阿尔法“修复”:
1.投资内循环(有色、化工、建材);
2.金融内循环(非银金融);
3. 制造内循环(军工、新能源车)。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试验)。
安信证券:整固之后,复苏牛将挑战新高
安信策略提出市场在经历7月上旬过快上涨后,短期在面临外部不确定环境下,需要面临一个阶段的震荡整固,同时中期维持看多,牛市未完待续。市场在过去一个月确实持续震荡,本周三创业板指一度回落至2578点,创2896点调整以来新低。
安信策略认为,中期来看,“复苏牛”三个核心逻辑: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国复苏趋势占优,A股配置吸引力占优都还没有破坏。
近期市场担忧的两大因素:流动性收紧和大选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安信策略认为出现了好于市场预期的迹象。同时,中美疫苗的渐行渐近也将有利于市场复苏预期提升,进入对后疫情时代的展望。
安信策略认为,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主要呈现出“震荡向上”的格局,在此趋势下A股复苏牛有望挑战新的高度。在此逻辑下,顺周期板块会有补涨和修复性质的表现,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复苏依然是缓慢的,风格未必是一边倒的。安信策略认为,非供给侧改革行业中的周期成长股、军工、云计算、苹果链、白酒、家电、保险、券商等都会有一定表现机会。
天风证券: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只是波动放大,但较难系统性下跌
天风证券提出,下半年的两个关键词是:波动率放大&风格再平衡,过去一周市场也在朝着这个方向演绎。
后续天风证券的判断是: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只是波动放大,但较难系统性下跌。
决定盈利预期的核心因素之一:信用周期预计下半年扩张放缓、但不会大幅收缩,因此市场还不具备系统性杀估值的条件。
决定盈利预期的核心因素之二:中美关系近期变化较多,但尚未波及实体经济,因此更多是放大市场波动的因素,而不是影响市场趋势的因素。
长期来看,不同风格板块盈利预期的相对强弱,决定了风格趋势的拐点。盈利的相对强弱,又与信用扩张的方向密切相关。于是,决策层倾向于让哪个方向的产业加杠杆,最终哪类产业的盈利趋势和风格就会更加占优。
业绩短期波动,影响市场短期风格:下半年更加均衡在低估值板块中,容易在Q4发生估值切换的板块,是具备一定阿尔法逻辑,有一定盈利能力或者行业格局较好的细分方向,天风证券重点看好:
(1)地产竣工链条:家具、家电、装饰建材
(2)水灾灾后重建链条:重卡、工程机械、水泥、化工的细分龙头
长期战略方向上,依旧建议关注未来渗透率能够大概率提升五大方向:全球渗透率提升的:新能源车、无线耳机;国内渗透率(国产化率)提升的:军工上游、信创、半导体设备。
光大证券:行业持续轮动,关注低估值和业绩主线
光大证券指出,配置上,近期市场行业轮动较快,因而不建议投资者频繁交易,投资者可以沿“低估值滞涨板块补涨”和“中报业绩出色”两条主线挖掘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PPI回升的部分低估值周期板块、中报业绩出色的食品饮料等板块,以及利空出尽的金融板块。
此外,光大证券指出,当前港股估值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支撑力度较强,中资股净利润占整体港股的比重达70%,伴随着内地基本面稳健复苏,港股的盈利也将随之修复。未来港股业绩将继续披露,有望继续超出预期,带动市场上行。
(作者:庞华玮 编辑:巫燕玲)
扫二维码 3分钟在线开户 佣金低福利多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