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 16:07:00 来源:中国基金报
还记得2015年的牛市吗?
一晃已经过去5年了。
2015年上证指数在一片情绪亢奋中,一路突破3000点、4000点、5000点大关,并于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19点的高点。五年以来目前高点仍遥不可及,但这段时间以来一批基金业绩不俗,差不多95%的基金跑赢上证指数,更有11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超100%。
这5年间,A股市场出现较大变化,价值风吹起,投资回归企业内生价值本身。5年以来的市场波动给所有市场参与者一个难得的经验——重视常识、回归价值,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选择一只好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长期持有,是个好选择。
5178点五年来基金大幅跑赢指数
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上攻至5178.19点,成为历史第二高点。而到2020年的6月12日,正好是5周年时间,这段时间上证指数下跌了44.31%,而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也出现-37.11%、-24.56%、-50.81%、-37.95%、-42.86%的下跌。在一片惨绿中,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不俗。
WIND资讯数据显示,剔除运作不满5年的基金,且分级基金仅算母基金,将权益基金分为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主动权益类(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权益类基金(含主动和被动)这四类来看,2015年6月12日以来表现不俗,分别有1.11%、-3.94%、6.26%、0.59%的收益。显示出公募基金在投资上的具有明显优势,也确实炒股不如买基金。
具体来看,2015年6月12日以来,若仅算主动权益基金,差不多有94.8%的基金跑赢了上证指数,显示出公募基金整体投资优势。其中业绩最好的是有11只基金业绩超100%(各类型合并计算),不过也有4只基金跌幅超60%。
高点涌现一批“牛基”
2015年上半年牛市热闹,上证指数一路突破3000点、4000点、5000点大关,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19点的高点。而5年悄然而逝,当时的高点仍遥不可及。但涌现出一批牛基,净值不断创出新高。
若从全部权益型基金来看,业绩超越100%的产品达到11只(各类型合并计算)。更令市场瞩目的是业绩最好的是招商中证白酒(仅看母基金份额),这段时间的收益率高达156.37%,表现突出,这也主要受益于2015年以来茅台等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逐渐被挖掘,表现领先。
但若从主动权益基金来看,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前海开源再融资主题精选收益最高,达到107.78%,易方达消费行业、嘉实新兴产业等业绩出色。
而在混合型基金中,收益超越100%的更多。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新收益A、银华富裕主题、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安信优势增长A、万家行业优选、国泰聚信价值优势A、华泰柏瑞消费成长等收益率均超过100%。
这段时间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如易方达肖楠、张坤,南方基金蒋秋洁、嘉实基金归凯、前海开源邱杰、曲扬,万家黄兴亮,国泰程洲、安信基金陈一峰等等。
5178点以来净值新高的启示
从目前来看,5178高点归来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
1、不少投资者在投资权益基金往往并不关注基金经理的风格、适合他风格的市场环境,而更多是看到净值冲上去之后投资,有可能就投到了风格不合适的时期或者就是一次“追高”市场的行为。若投资者遇到好的基金经理,或者是抓住市场机遇的基金经理,确实可以无惧涨跌,收益也不错。但是也有一批基金经理未能把握住市场机遇。投资者应该更关注基金经理的风格和投资能力,以及这一风格更适合哪一类市场,而不仅仅关注业绩。
2、从越短时间来看,基金业绩分化越大,有些基金业绩表现出色,有些运作多年还是亏损状态。同时,今年来市场风格变化很大,结构性机遇明显,很难出现普涨格局。更重要的是,中国基金业基金经理变动异常频繁,好的基金经理的离职往往对相应基金带来业绩的波动。假如一只基金无论基金经理是否发生变更(没有发生变更当然最好),都能持续地创造稳定回报,这样业绩持续稳定的白马基金也应该进入投资者的重点基金池。
3、长期看,公募基金的优势非常明显,也逐渐被市场所认识。2017年9月下旬开始,爆款基金逐渐出炉,比如兴全、睿远等基金公司都出现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销售遭遇市场抢购热潮,还有一些长期业绩优秀的,如易方达、富国、汇添富、广发、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都在逆市募集较大规模。持有时间越长,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率最高。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选择优秀基金经理最好能长期坚持,获得“时间的玫瑰”。
不少基金经理也对此也有看法,“优选基金经理”、“长期持有”、“定投”、“分散投资都是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的要点。
而泓德基金王克玉表示,能够创出新高的基金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选择公司的能力。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是建立在对企业价值的基本认知基础上的,A股市场长期向上的基础是那些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自己的价值创造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在 这个过程中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能够创出新高的基金是在自下而上的层面对公司的深入研究和自上而下对优势产业的投资上都具有显著优势的。
二是规避重大风险的能力。如同我们在这次疫情中所看到的,有些风险是难以预测的,有些风险是可以提前规避的。在5178那个时点,市场情绪是比较疯狂的,如果在没有对仓位做适当的控制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得好的收益,往往是两种情况:一是所选个股的alpha特别的强,二是运气非常好。但事实上,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风险控制意识就变得格外重要。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做市场的短期判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基于对基金经理长期能力的认知,来选择长期投资非常稳健、同时也具备一定超额收益的基金做长期投资才是更好的选择。
“经历牛熊更迭屡创新高的基金,一般基金经理都作出过一些正确的研究和选择,规避过一些系统性风险,经验也相对丰富。对于基民来说的启示就是,投资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在市场的短期波动中,无论是恐慌赎回还是过早获利了结都会导致基民失去一些机会,希望基民可以长期信任我们。”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程洲也表示。
林清源认为,持有优质的龙头标的公司、换手率较低,从公司的成长中分享投资收益。对于基民而言,挑选适合自己的优秀基金经理,长期持有或者坚持定投。
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表示,整体看,基本面选股的投资方法普遍能够创出新高。这里面体现了专业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非常重要。首先是明确合理的投资目标,其次是需要有一定的持有期,2到3年较为合适。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黎莹认为,风格稳定,配置上以中国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大方向行业的优质企业为主;基民选择风格稳定的,符合经济升级发展方向的优秀基金,合理位置定投是很好的方式。
诺德基金胡志伟表示,高仓位、坚持持有业绩良好、前景明朗、估值合理的行业和个股。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做好资金和情绪管理、有一定的分散度、坚持长期关注和长期投资,是三个基本的要点。
投资启示录:
重视风险 回归常识
每一次市场牛熊更迭如岁月轮回,不少投资人士也将行情的起伏视为一场修行。在过去的5年间,A股出现较大变化,给市场所有参与者上了重要一课。站在目前这个时点上去回顾。回归常识、回归理性、重视风险成为不少基金经理的共识。
程洲表示,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牛市”中,许多贴上“互联网”标签的公司,每天都在暴涨。某些公司用模型算现金流折现,怎么算都是现金流负增长的,那段时间也没有押注某个行业,业绩压力也比较大。时过境迁,我想我们应该依旧坚信的是,无论什么时代,都应该尊重并且相信常识。
我之前是做策略分析师工作的,做投资的时候也经常会在大类资产中进行比较,帮助我在市场出现风险时规避系统性风险。比如说2015年下半年的创业板泡沫,我都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规避了一些系统性风险。当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对。我尽量希望在择时上的胜率高一些,帮助平滑产品的回撤。总的来说,我还是花更多时间在个股选择上,通过挖掘到好的个股来创造超额收益。
德邦基金基金经理黎莹反思时也表示,当时泡沫期间没有坚决的回避虚高的标的,隐含了较高的博弈权重;提前离场的择时判断在实际操作非常难。但此后更加坚定投资收益的本源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增长,回到投资的本质,就是聚焦企业本身的价值,去弱化市场博弈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林清源认为,当时市场整体机构的参与者都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对产业的研究深度不够,更加倾向于听上市公司描绘愿景,而这种描绘愿景的过程又容易与股价的上涨形成正反馈,如此不断加强。回头看,这种小票普涨的行情和公司的价值并不相关。未来会回避有瑕疵的公司,优中选优,降低换手率,提高集中度,看好篮子里的鸡蛋。
“因为热衷于持有一个相对稳健的组合,所以上半年也跟上了市场,下半年回撤也相对可以接受。如果要回顾得失,那应该就是市场疯狂的时候操作不够大胆,市场收缩的时候操作不够果断。”诺德基金胡志伟认为。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李佳存直言,他是在2015年牛市里面开始做基金经理,一开始所有的钱都想赚,后面遇到了2015年下半年的大幅调整和2016年初熔断,我一直在市场中不断学习和反思。从2017年开始,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加科学的对一个公司长期价值进行定价,更加重视一个公司成长的确定性,用更长远的眼光去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对于行业研究员出身的我而言,相对于市盈率的波动,上市公司的成长是更加容易把握和跟踪的,所以投资之前,我更愿意用持有5年的角度去衡量,如果这家公司我不愿意持有5年,那一分钟我都懒得去持有。今天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低增长的时代,真成长公司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希望能跟好公司长期共同成长,去赚比较有把握的业绩成长的钱。
泓德基金投资总监王克玉:2015年之后我们的投资方法也经历了持续的优化,这一点并不仅仅是说市场的波动和市场风格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对于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更深入的理解来调整优化我们的投资方法。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希望能够寻找持续成长的优秀的公司来获取企业价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们行业研究能力的提升,逐步拓展我们的能力圈,关注、投资的范围有一定幅度的扩张。
2015年以来市场变化深刻:
价值风吹起
为什么一批基金能跑赢市场?更多是抓住了市场机遇,2015年以来一批价值股、白马股脱颖而出,而基金正是优质企业价值的挖掘者。
“2015年以来国内A股主要的变化有两个:全面开放和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方式。”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表示,全面开放引入外资改善了投资者的结构,尤其是2017年以来,部分龙头公司的估值持续提升很大程度上都是外资推动的。更加市场化的监管方式,真正实现了“优胜劣汰”。科创板和注册制的稳步推动,迎来了一批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有效的清除了一批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此外,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提升了A股的投资价值。
而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程洲表示,现在相比过去,最大的变化是整个经济增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是成长性行业。像今天已经衰弱的零售行业,在我入行做基金经理的时候也有15-20%的增长。现在,现在行业属性关注度比过去更高,我会更加在意这个行业的增长空间。投资是一个概率问题。在衰弱的行业中,即使再好的公司,大概率也难以逆转行业向下的问题。所以我现在更加注重行业是否还有成长性,在好的行业中做投资,赚钱的概率就更大。
“2015年终结了流动性驱动的水牛,随着经济面逐步复苏带来的市场的逐步企稳,各个行业的头部龙头企业表现优异,感知是很多大白马不断创新高。”德邦基金经理黎莹认为,经过2010-2015年的经济调整期,产业结构进一步成熟,众多行业内部均处在集中度提高趋势中,壁垒的提升使得以龙头企业,进入确定性更强的增长阶段,小企业没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制度层面,监管部门逐步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相关制度,类注册制出台,国内资本市场的证券类产品供给将逐步从稀缺走向过剩,上市公司尤其小盘股溢价下降。投资者结构逐步变化,海外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投资环境进入到回归企业价值本身。
诺德基金胡志伟表示,2015年以来的市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确实是大市值行业龙头的突出表现。一个原因是整体经济增速下移的过程中,多数行业增量机会有限,中小企业难以突围,而龙头企业依靠其规模和已经建立的优势,有机会进一步提高品牌地位、拓展市场份额,维持稳定的业绩增长,这个是经济形势在公司业绩和股价方面的具体表现。另一个原因,是股市暴跌之后监管机构在对前期政策进行反思和修正过程当中,修订了结构化产品、并购、定增、大股东减持等此前有利于中小市值个股交易活跃的政策,使市场关注度从原本就相对高估的中小型个股转向相对低估的大型蓝筹,这是市场投资偏好在2015年之后的一个重大变化。
而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林清源则认为,2015年是个很极致的快牛行情,资金面上受杠杆资金驱动,市场迅速把并购重组的小票推到巅峰,同时也堆积了大量的商誉。在大量的并购重组中,传媒,通信,计算机累积的商誉较高。之后的场外配资清理让快牛迅速破灭,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并购泡沫的出清,并购容易,商誉出清难。回头看,85%以上的并购都是失败的,三年业绩对赌到期后,计提商誉是大概率的事件。从中小票走向大白马就成为2015年之后A股的主线。这几年另外一个大的变化是2017年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外资为代表的长线资金入市,也使得A股更加青睐现金流好,ROE好的有确定性壁垒的公司,不再以小为美。之后2019年贸易摩擦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科技板块开始有所表现,但和2015年阶段不同的是,全年涨幅较大的仅限于主业清晰的少数龙头公司,也体现出资金对基本面的重视程度。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李佳存认为,2015年市场变化有四,1、中国已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市场,A股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海外投资者逐步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MSCI、富时、沪股通、深股通等使得外资持续流入,海外投资者的进入改变A股的定价模式。3、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属于价值洼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4、A股两极分化严重。成交量越来越向大市值股票集中,向绩优股集中。
泓德基金投研总监王克玉表示,若以2015年作为分界线,会看到在2013-2015年,A股市场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特征,这种特征在2016年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包括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本身来看待这种变化。
2015年前有很多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要么通过自己的业务扩张,要么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叠加上资本市场的助力,促使他们的公司业务规模和估值都经历了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2016年开始,我们看到很多在各自领域业务经营非常优秀的公司,实现了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拉动了行业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使得其盈利能力处于持续改善过程中,这是上市公司层面所发生的变化。
另一个变化发生在投资者结构层面,我们看到在2016年之后有越来越多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投资者不断进入A股市场,这些更长期的投资者也在引导着我们这个市场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下半年机遇仍在“消费+科技”
目前上证指数行至2900点,究竟后市该如何演绎牵动人心。基金君发现,基金经理对后市仍较为看好,认为市场整体仍存在结构性机遇,整体指数空间不大但个股表现会很活跃,消费和科技都是市场青睐的方向。
嘉实基金表示,展望后市走向,全球负利率蔓延、国内流动性宽松利好权益资产;我国疫情率先得到控制,并逐步复工复产等都是乐观因素;但也不排除疫情的二次反复、全球经济衰退深度及复苏力度等不确定因素。在具体方向与领域上,在当前我国经济从主要依靠基建地产、出口驱动向内需消费和科技驱动转型的过程中,中长期看好可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的大消费、大健康、科技和先进制造四大领域的核心资产。
泓德基金投研总监王克玉:实际上在今年上半年,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资本市场都受到了疫情以及疫情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封闭的影响,具体到对公司的影响上,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产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来自需求的冲击,也有一些竞争力相对比较差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在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冲击之下,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国内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强,再叠加中国的产业链和运行效率的优势,实际上中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所以在下半年有机会看到竞争力强的公司的盈利出现了明显的恢复,同比和环比快速增长。
所以我对下半年的市场判断是相对比较乐观的,从长期来看,最看好的是两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中国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比较典型的是动力电池、智能驾驶、通信和电子制造业,这些产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的竞争优势都是在提升的。第二个方向是我们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相关的产业,比较典型的是医疗器械、医药和一部分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
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对下半年市场谨慎乐观。尽管可能还有疫情的反复,但全球经济恢复的趋势不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很难进一步宽松。下半年更关注:1、高股息机会;2、受益经济恢复的低估值传统行业;3、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
过往以便宜价格买入一个好公司的机会很多,目前这样的机会不多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一个好公司。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国泰聚信基金经理程洲表示:目前海外的疫情已经明显得到控制,疫情相关的主要经济体也都采取了中国之前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短期内如果海外疫情没有二次爆发,那么A股的调整可能已接近尾声。同时我们看到海外的股市开始出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反弹,比如美国股市和欧洲几个大的指数都已经进入到了所谓的一个技术性的牛市,我想这也对国内的资本市场提供了信心。当然国内资本市场的机遇可能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国内经济的重启和资本市场改革举措的推进,年内A股市场还是比较有机会的。
落实到具体投资方面,我们看好几个方向:
第一,看好未来的两三年企业盈利能够保持平稳增长的公司,比如特色原料药,整个行业的景气周期向上,相关公司的微观发展动力较大,具备较好投资价值。这个行业里的一些龙头公司,未来的两三年预计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
第二,看好以自主可控、安全可控为主线的一些行业,这个行业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进口替代,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典型的包括半导体、军工、5G。这些行业由国家意志主导,和中国经济的压力及全球经济衰退的相关性不是特别大。这些行业里面有很多投资机会,而且这些行业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也是给了我们一些投资机会。
第三,寻找“剩下来的机会”。未来也许会有一些行业的龙头公司利用行业整体的不景气和经营压力来实现逆势扩张,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就是所谓的“剩下的企业”。选择这些企业的标准包括:1)好的企业家精神;2)健康的资产负债表;3)持续大金额的研发投入。我认为具备这样素质的公司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行业中的一个胜者,既是胜利的胜,也是剩下的剩。
招商基金李佳存表示,长期看好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产品创新或者服务创新来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我比较看好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类上市公司,包括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疫苗、医疗器械国产化;技术创新带来长期增长的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及云游戏、VR/AR、高清视频、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领域。
融通林清源认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事实上是部分个股的“牛市”阶段。虽然上证指数微跌,但是接近200只个股涨幅超过100%。整体看,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表现也是远强于大盘指数的。背后的逻辑是过去几年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在减少,资金往优秀的公司集中,而公募基金更善于从基本面去把握这些公司。下半年可能整体指数空间依然不大,但是个股表现会很活跃。整体看消费和科技都是市场青睐的方向,周期也可能逆袭,毕竟周期估值在底部位置。
德邦黎莹表示,下半年的市场整体判断震荡上行,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缓解后,复工复产带动经济修复,后期宏观组合为经济逐步修复(过程会有反复),流动性保持较宽松环境。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是持续的方向资产,低估值的周期金融类会有阶段性机会。
诺德胡志伟:下半年市场中性偏乐观。中性的意思是,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经济增速下行、资本市场收缩、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的锤打,在这个位置相对有韧性;乐观的前提是相对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不管是经济还是疫情,我们的状态还是相对好的,如果能有一些相对明显的复苏,那就能推动市场往好的方面发展。个人比较看好可选消费领域。
A股重龙头重价值趋势仍将持续
近年来,在海外资金净流入和机构投资者趋势下,目前市场普遍更重视企业的内生价值,更看重龙头公司等,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而类似2015年的情况或许难以再现。
嘉实基金表示,在中长期维度上依旧看好中国的优质股票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从资产比较角度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吸引力相对较高,且属于向上有较大不确定性、向下有较大支撑的格局。具体来说,对于支撑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利因素,一是A股目前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且面临着进一步明确宽松的环境。二是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居民有明显增配股票资产的需求。三是从海外长期资金流入来看,中国优质股票资产其较低的估值、强劲的增长及合理稳定的股息对海外长期资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四是,从外部环境看,欧美股市的波动在短期内已经较大幅度地对未来不确定性重新定价,这也将进一步对中国股票市场起到支撑作用。
泓德基金投资总监王克玉表示,不管是在2016年之后,还是在更早期,相对长时间里表现比较好的公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企业内生价值的成长来支撑公司市值的扩张,只不过在2016年之后更加明显,而相信这样的趋势在未来还将持续。
其实每一次行情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很难说这一次是和上一次完全类似的行情或机会。如果再去比较现在的金融市场环境和2014年底以及2015年初,会发现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而像2015年那样一个大幅向上再向下的波动行情,我想在现阶段应该很难看到。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程洲,重视内生价值、选择龙头公司的趋势应当还会持续。不过就我本人而言,相比以往,除了精选龙头的个股之外,会更关注行业是否还有增长,投资是做大概率的决策。在一些衰弱的行业,由于竞争格局优化,有些公司也能够走出来。但是在大部分衰弱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赚钱的概率就很低。而如果行业有比较大的空间,里面的龙头企业都在赚钱,那么从中挑选出赚钱的标的概率就大很多。
未来难以预测,但A股投资正在渐趋理性,均值回归是普遍规律,稳中向好的概率更高。
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林清源:市场现在给予龙头公司一定的估值溢价,少部分公司给予了很高的估值溢价。从产业角度看这是合理的,因为龙头公司有规模效应,也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但可能这种估值溢价有个度,不可能无限拔估值。从美国漂亮50行情的尾端来看,在经历一次短暂的经济衰退后,龙头公司的高估值溢价也是下来了。例如1974年IBM的估值就从40倍调整到15倍,后续十多年也都维持在十多倍这个水平。
林清源也认为重复2015年的情况可能性很小,监管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都会从上次的泡沫中吸取教训。这几年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谨慎很多。
“从行为模式上说,机构投资者天然地更会去重视龙头公司,因为龙头公司具备更成熟的业务模式、更丰富的披露信息、更可预测的行为方式、更宽阔的投资者基础,从而更容易做出定价决策。单纯从我个人的角度,对海外资金的构成和行为模式没有太多的研究和结论。”诺德基金胡志伟表示,有涨有跌才是市场,不要低估人群的情绪,也不要高估人群的理性。
德邦基金经理黎莹认为,市场会更重价值,1、随着经济波动收敛,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率将收窄,较低波动下的收益率将在资产类别中具有明显优势;2、对外资来说,中国权益类资产非常具有吸引力,欧洲日本国债为负利率,中国美国利差持续走高,A股股权风险溢价高,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未来全球资产加速配置是大势所趋;3、对于国内中长线资金,政策持续从制度层面加大规范和开放,引导中长线资金入场,提高保险资金的权益配置比例,提高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范围,银行理财向净值型转变,探索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加大企业分红比例要求等。
此外,博时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王俊认为,从大的经济环境看,龙头公司的竞争力更强,业务机会也更多。招商医药健康产业李佳存也表示,价值投资的理念将会成为未来A股市场投资的主流。内生增长、龙头白马回事未来的主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