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11:28:00 来源:新京报
中国经济近年来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从数据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2%,低于2018年的6.6%。这也是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体现。不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增速趋缓也受到较大关注。这一现象是否值得忧虑?中国目前阶段是否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新京报对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Spence)进行了专访。
2001年,斯宾塞因“信息不对称”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对发展中国家有一系列深入研究,尤其是中国,对中国经济状况了解颇深,还曾多次为中国经济重要议题提出建议。他牵头编撰的《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一书,获得了2017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从原来的8%-9%放缓到现在的水平,但这个变化是自然的。当你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你不会保持9%速度的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是追赶效应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大。目前中国所处的阶段是非常复杂的经济转型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这部分不用担心,是很正常的,你也可以在其他国家中等收入转型的例子中看到同样的现象,中国只不过是因为经济规模大而较为受到关注。发达经济体一般会维持2%-3%的增长速度。
不过我也强烈认为,我们应该对所有国家,尤其是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进行更多维度的评估,而不仅仅是通过GDP来评判。例如,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在GDP中,所以在那些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国家来说,通常会有更多的污染,如果改变我们的衡量方式,把环境作为衡量经济的一部分,那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经济评估会下降。衡量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引导我们去关注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
不过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当你观察经济增长的动态时,会发现有很多曲折。也就是说,加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不过,从商业角度来看,在中等收入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许多东西的需求开始迅速增长,例如人均收入大约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开始购买汽车。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抓住了这个阶段,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我认为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形是,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如果人们购买资产,一般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最终都会与国有机构挂钩,那么他们认为国有机构会担保或救助它,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这一资产没有风险。因此,风险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被系统性地扭曲了。西方的解决方案是让私营部门来做,但这可能不是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
近期中国监管部门提到一些与“国有企业的专业化”相关的说法,他们的意思应该是让国有金融机构完全由市场因素驱动来做决策,无论是在财务方面,还是在产品或服务方面,这可能会奏效。另外还有通过出售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的方式,将这些公司变成公众公司。但这一方式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需要建立高度的透明度,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需要对公众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规定,如果公司有欺诈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事实上,资本市场的本质几乎就是信息鸿沟,填补这一鸿沟的主要途径是独立审计和信息披露要求。
中国金融市场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积极迹象是,中国有快速增长且非常有效的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它们正在为许多初创企业提供融资,这是很好的情况。有很多国家没有融资基础设施,这是限制企业发展规模的一个主要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