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06:34: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9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外贸结构优化升级,贸易质量进一步提升;外贸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内生动力持续释放;外贸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等。但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旧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下半年稳外贸工作将继续面临不小的压力与挑战。鉴于此,外贸主管部门应坚持扩大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外贸稳步增长,并实现稳中有进。
一是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外贸已经不再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而是将重点放在外贸质量的提升方面,从近些年实施的一系列稳外贸举措可以看出,政策的着力点更倾向于外贸结构优化及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稳外贸不仅要“保规模”,更要“提质量”,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平稳增长并不意味着稳外贸工作的顺利完成,如何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外贸国际竞争力,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才是确保外贸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外贸不仅仅包括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我国既是货物贸易大国,也是服务贸易大国。尽管从规模上看,服务贸易仅为货物贸易的1/6左右,但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及制造业服务化与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其在外贸领域的地位日益增强,并成为稳定外贸增长,提升外贸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联系愈发紧密,并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和支撑着货物贸易的发展。因此,下半年稳外贸政策的制定要兼顾服务贸易,继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改革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机制弊端,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三是出口与进口的关系。出口在外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为外经贸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体现了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作为外贸的另一面,进口扩大对外贸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国内资源瓶颈压力的主要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又是优化国内生产要素结构,加快实现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因此,要在重点抓出口的同时,也要兼顾进口,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来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生产和居民所需产品的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升级和外贸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四是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始终是我国外贸最集中、最重要的地区。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规模仍居首位,并在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但增速已低于中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西部地区不断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已逐渐走向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前沿。目前,中西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仍相对较小,但增长势头迅猛,外贸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要继续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外贸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以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外贸发展潜力。
五是国内规则与国际规则的关系。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奉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波折,以WTO为框架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ISA(服务贸易协定)等协定的提出,通过重塑国际经贸新规则、新秩序重构全球价值链,树立更高的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标准,进而加快催生国际贸易新格局。尽管,因美国的退出使得上述协定或调整、或停滞,但这也为中国国际经贸规则谈判及国内规则制定敲响了“警钟”,我国亟须以新的国际经贸治理机制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在充分了解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的前提下,加快国内规则调整,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与新挑战。
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则要摒弃传统以量取胜、生产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偏低的外贸发展方式,通过科技进步、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外贸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效率提升,并逐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树立中国品牌。具体来看,要继续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创新贸易模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合理化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搭建高层次外贸平台,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外贸进出口环境。
一要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以开放促进外贸优化升级,通过引进高精尖外资项目、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出一批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性能和自主品牌的优质产品。注重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技术服务、文化服务和服务外包在促进货物贸易增长中的作用。积极扩大进口,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高层次进口平台,引进国内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先进技术、优质服务及中高端消费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完善财税政策,减轻外贸企业负担,鼓励外贸企业在技术、管理、工艺、业态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支持中小型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二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确定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稳定优势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从中探寻新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点,积极开拓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贸易业务,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服务品牌,以高质量、高标准引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同时,加快推进服务外包提档升级,引导服务外包向高端化、专业化、定制化和国际化转型,将中国打造成全球高端服务外包承接目的地。此外,要借助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利契机,在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与地区,通过先行先试逐渐推进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更加完善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以期在财税、金融、保险、海关监管及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有所突破,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要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和国内区域布局。坚持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国际投资,推动贸易畅通,搭建更为广泛的全球贸易网络。加快构建高规格、高标准、高层次的对外贸易开放平台体系,大力发展国内外贸易促进平台,利用会展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市场开拓与经贸合作。同时,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推动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力争为我国外贸企业开拓更大的海外市场空间。在国内,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省市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或国外的外向型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将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推广,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深入挖掘中西部地区的外贸发展潜力,逐步实现东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四是营造良好的外贸进出口环境。要继续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压缩通关时间,降低税费,全面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升对外贸易的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相对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及外贸企业海外维权与救济体系的构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多边与区域性贸易规则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国际贸易新规则新秩序的发展新趋势,通过国内规则的及时有效调整,实现与国际规则的对接,力争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方面的更大话语权。此外,还要加快推动外贸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使其在促进外贸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