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3 19:58:01 来源:第一财经
要不要放弃2%的通胀目标,已在日本社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最新加入质疑阵营的是安倍特别经济顾问浜田宏一(Koichi Hamada),日前他明确表示,日本央行可以放弃2%的通胀目标或者推迟至充分就业时。在他看来,2%的通胀目标并非绝对重要,因为从人们的生活成本来看,更可取的是让物价下跌而不是上涨。“央行完全可以决定更合理的通胀水平。”浜田宏一表示。
在2012年第一届首相任期中,安倍晋三就抛出了以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以及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2013年1月,日本央行确定其通胀目标为2%。在日本和许多其他发达经济体看来,每年价格上涨2%被认为是鼓励企业投资和消费的最佳选择。此外,2%也被认为足够低,以避免引发失控通胀的风险。
如今,七年已过,对于“安倍经济学”的效果,仍然毁誉参半。尤其是在“安倍经济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依然由黑田东彦所主持的日本央行坚定地执行着。但七年来,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所关注的通货膨胀率指标远未达到安倍期望的2%的目标水平。
世界主要国家的央行,比如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将其通胀目标设定在2%左右。然而,对于该数字的追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日本那样充满执念。
通胀多年不达标
目前已83岁高龄的浜田宏一,在出任安倍的特别经济顾问前,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经济。授课之余,他还积极参与日本大藏省、通商产业省等政策委员会的政策制定。“安倍经济学”问世伊始,浜田宏一积极建言献策,被誉为“安倍经济学的奠基人”。当时,他认为日本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还不够宽松。
如今,这位“安倍经济学”的理论奠基人却与日本央行多年来践行的政策针锋相对,不禁让人为“安倍经济学”的未来捏一把汗。就在浜田宏一发表上述言论前夕,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依旧老生常谈地表示,两年内,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日本将实现2%的通胀,以结束20多年来日本经济通缩以及滞胀的状态。
这已不是浜田宏一第一次与黑田东彦激辩“安倍经济学”了。作为安倍经济学的践行者,黑田东彦一直认为,日本目前没有理由,也没有计划退出现行宽松刺激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和物价均面临下行风险,要达到2%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同时,黑田东彦认为,2%的通胀目标可以作为就业市场再次恶化或日元大幅上涨时的“安全阀”,毕竟日本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正在全球贸易格局动荡中接受考验。
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日本核心CPI(包括油品,但剔除生鲜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0.8%,略高于去年12月的0.7%。但这一数据仍然距离“安倍经济学”所要求的2%的目标相去甚远,由此也强化了日本央行继续坚定宽松政策的预期。同期公布的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速报显示,1月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8.4%,贸易收支赤字达1.4152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出口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同时也是日本连续4个月出现贸易收支赤字。
对于日本通胀率多年不达标的原因,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新家义贵(Yoshiki Shinke)表示,对日本央行来说,多年来,通胀率的上升几乎完全由能源成本带动,“其他商品的价格涨幅不大,日本的消费并不强劲,因此企业很难提高商品价格。”
此外,新家义贵认为,除了一系列自然灾害,近来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冲突扰乱了日本产业的供应链和工厂产出,这可能会抑制家庭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从而抑制私人消费。再加上老龄化现状日趋严重,鼓励日本民众自掏腰包,可能没有安倍政府想象的那样简单。
日本媒体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40%的日本企业认为,日本央行需要三年多时间才能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超过25%的企业认为,这一通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了通胀,这些领域还不错
尽管日本距离2%的通胀目标依旧遥远,但多年来的实践,并非乏善可陈。
从经济增长来看,2013年至今,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0%、0.3%、1.2%、1.0%、1.7%以及0.7%。虽然这个速度与美国近几年超过2%的平均增速相比逊色不少,但考虑到日本劳动力人口不断萎缩的现状,日本经济其实已在过去6年实现了平均1.1%的增速。
此外,充分实现就业是衡量经济增长的目标之一。日本总务省2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2018年平均失业率为2.4%,比上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是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18年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在日本,每100位务工者可以选择的职位多达161个,创下自1973年来的最高值。尤其在去年12月,该比例更是达到顶峰,每100位务工者有163个职位可以选择。当前,日本劳动力市场需要全职工作的岗位,已大大超出了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在量化宽松方面,日本央行通过购买国债等方式,积极向市场投放货币。日本央行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日本的货币供应量为504.22万亿日元,比2017年年末增长5.0%,连续12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是安倍经济学初始阶段(2012年12月底)的4.4倍。日本央行量化宽松的力度,已远远超过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这也导致日本央行已经成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债主,持有仅40%的日本国债。
此外,日元贬值也是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方法。日本出口企业海外销售即使不增加,也可以通过日元贬值实现以日元计价的销售和利润增长。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日本企业利润的增长,推动了日经225指数的持续增长。在过去六年里,日经225指数累计增长超过150%。股市的财富效应带动了日本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私人投资也累计增长超过18%。
无论上述经济数据如何抢眼,天量的货币投放却依旧没有帮助日本政府实现2%的通胀目标,已成为“安倍经济学”当前最难迈过的一道坎。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