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5:3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1月7日电 题:海南黎村苗寨美 乡亲奋力奔小康
记者 张茜翼
大山之间,一条条道路连接大山内外,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安住着万千民众;农业基地里,生产的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现代化的校园里,书声琅琅……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海南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海南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68.7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1%。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全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建成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工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海南省民族地区将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少数民族乡亲脱贫奔小康步伐。
图为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的海南高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火龙果种植基地。 尹海明 摄改造茅草房实现“路路通”
海南省民族地区位于五指山、尖峰岭、鹦哥岭、吊罗山等区域,是海南省生态核心功能区、旅游资源富集区、水资源涵养区和文化特色区,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民族地区普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集中等问题。
1950年的海南岛,黎族是“男子砍山种田打猎捕鱼,女子纺纱织布制陶”。海南建省初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黎族苗族乡亲收入水平不高,大部分还住在低矮、潮湿、阴暗的茅草房中。
图为工人们在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海南欧兰德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毛豆加工厂工作。 尹海明 摄海南省民宗委副主任符秀容介绍,为了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1992年至201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帮助13209户少数民族同胞改造茅草房,建造砖瓦房或混凝土平顶房;2016年至2020年,民族地区各市县完成4573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彻底改变了黎族苗族同胞的居住环境。
交通不便怎么办?海南打通民族地区农村道路“最后一公里”,自2014年起为民族地区硬化农村道路660.5公里,建设小型桥梁878.06米,于2015年底全面完成海南省民族村庄出口路水泥硬板化“村村通”。一条条水泥路不断向广大黎村苗寨延伸,百姓告别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尘”的历史。
前不久,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118户498人,旧村整体搬迁至白沙县城旁边新落成的高峰新村,居民顺利入住新房,每户分得1套115平方米的房子和人均10亩的橡胶地,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高峰村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整村搬迁后,高峰村原址将恢复自然生态。
为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从2019年开始,海南部署分两批、用3年时间完成白沙等市县的生态搬迁任务。“其中一大重点,在于做好民生保障。”符秀容说,现在从生态核心功能区搬出来的黎族苗族乡亲,不仅生活上更加便利,政府还给予相关产业的扶持,让他们搬得下,发展好,稳得住。
图为航拍2020年底通车的儋白高速公路(海南儋州至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互通。 骆云飞 摄农旅融合助力脱贫
出入更便捷,生活更舒适,在家门口也可以向全国各地销售土特产了——这是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百姓的共同感受。
蘑菇、百香果、菠萝、茶叶、黄秋葵……以前,海南民族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苦于无销路而卖不出去。如今,电商带货将当地特产销往各地。符秀容告诉记者,海南通过电商一方面外销农产品,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懂得种、懂得养,最关键的是,懂得怎么样跑市场”。
海南把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走出一条具有海南民族地区特色的百姓富裕、生态优良、民族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记者近日走进黎族村庄罗帅村看到,村前溪水潺潺,屋后群山环绕,数十栋青瓦黄墙的联排小洋楼坐落其中,宛若世外桃源。从前,这里的村民靠种木薯、甘蔗等传统农作物勉强糊口。如今,罗帅村挖掘民俗特色,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成为海南有名的“网红村”。
符秀容介绍,近年来,海南打造了一批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团结氛围浓厚的少数民族村庄,发展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产业,提升少数民族乡亲内生发展动力,带动他们增收致富。目前,海南共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8个,成为海南省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020年,海南省民族地区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由于海南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符秀容说,“十四五”时期,海南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与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五网”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同步发展。
海南省五指山市黎族村庄永忠村,该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 符宇群 摄教育扶贫移民让少数民族学子上好学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偏远山区王下乡,上大学对于当地孩子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2006年起,得益于昌江实施“教育扶贫移民”政策,王下乡已有千余人走出大山,从连续15年没有高中生到如今120多人考上大学、500多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海南多措并举改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2008年,海南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累计投入14亿元,共建成24所思源实验学校,改扩建14所学校,覆盖16个市县,提供优质学位5万多个。
海南省乐东黎族苗族自治县万冲镇黎族村庄抱班村,村民的新楼房和特意保存下来的传统茅草房形成鲜明对比。 凌楠 摄此外,海南从2015年开始实施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面向全国引进优秀校长、骨干教师300名,其中,75%的引进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市县、乡镇及以下学校任职任教。14年前,琼津携手举办天津科技大学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开启了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带来新机遇。作为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正在加快建设中。
符秀容称,海南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民族教育,多渠道增加民族教育投入,同时积极探索跟大学院校合作办班,让更多少数民族学子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学成之后回琼参与自贸港建设。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羊拜亮黎陶合作社社长黄玉英接受采访时展示传统黎陶。 凌楠 摄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市场
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苗族盘皇舞……海南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展销中心、黎锦传承技艺作坊、黎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工艺品研发等一系列项目,同时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培训工作。
2006年开始,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实施“教育扶贫移民”政策,将王下乡初中生全部迁移到位于县城的昌江民族中学就读。图为昌江民族中学。 尹海明 摄符秀容特别介绍道,海南于去年完成龙被制作技艺复制项目,将龙被的制作技艺以录像和图文的形式全程记录下来,从海岛棉的种植、纺线、植物染色,到织绣、检验认证,将每一个细节都固化下来,完成龙被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完整记录。
“通过现代艺术手段让黎锦复活起来。”符秀容说,不仅要做好民族文化的转化创新,还要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市场。她举例说,黎族服饰不单单是黎族同胞传统节日的盛装,还可以将黎族元素融入到现代时尚的服装设计中,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