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06:34:47 来源:新京报
民间投资增速“转正”,经济运行更稳
■ 社论
接下来,要不断增加有效需求,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增加供给的机会,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和各类投资者信心。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在投资基本面数据全面持续回暖外,11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转正,引发广泛关注。
在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实现历史性的由负转正之时,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投资增速均处于正增长区间,但民间投资依然处于负增长。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经济整体环境的持续好转,民间投资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11月单月民间投资增长实现由负转正,就是这种信心重建的最好佐证。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三期叠加风险中遭遇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许多民营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困难。对于偏向扩张型的投资,增速停滞乃至负增长也是情理之中。即使出现了可能存在的机遇,民营企业家出于风险考虑也会选择保守决策。
而在疫情得到充分有效控制、社会重回正常轨道、总体经济环境持续回暖的下半年,成功穿越生死寒冬的民营企业,如何活得更好,已然成为了企业决策者的工作重心。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不强,主要还是在于有效投资机会不多,投资回报率不理想。好在,经历了疫情冲击之后,来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加持,为经济回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接下来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投资提速的“四两拨千斤”式鲇鱼效应,不断增加有效需求,为民间资本投资创造增加供给的机会,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和各类投资者信心。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乘数效应和结构效应,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更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抓手所在。
数据显示,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每年都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超过50%的财政税收。民间投资更以超过社会投资的速度快速增长,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
也要看到,尽管实现了单月增长由负转正,相比整体经济恢复的速度,民间投资信心的重建速度仍需要提升。
这当然与民营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风险时偏于保守有直接关系,但外部生态也需要正视。比如,在今年以来的新基建投入中,从数据上来看,大型项目的投资主导依然还是由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为抓手,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还是有所欠缺。
将时间轴拉得更远:从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现象。在2019年,民间投资占到整体投资的比重已经从最高点时的64%降到了56.4%。如何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打破民间投资的天花板、玻璃门,早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施政的重点方向。
2016年以来,针对提振民间投资的一系列举措持续落地。在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更大规模力度的减税降费、推动金融创新等等政策的支持之下,民间投资正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接下来,帮助民间投资加速穿越寒冬,可以有更多功课可做,比如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财政救助、货币投放过程中消除所有制歧视、创造更为良好的营商环境以保障市场竞争公平、让金融更好地无差别地服务实体经济等等,都是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的可行渠道。也只有让民间投资信心更足,经济才能更“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