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08:07: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围绕新能源车企产品的合规调查,工信部在11月中旬对25家车企点名批评之后,12月8日作出处理决定,要求限期整改。
事实上,有关车企在生产环节存在一致性违规的探讨在业界并不鲜见。
有分析指出,囿于工艺集成度高,新能源车企的行业标准缺乏多维性市场验证,而这恰与资本偏好早期概念和后期成熟项目的投资偏好有关。有统计显示,过去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中,B、C、D等中期阶段融资较少,首尾则占到70%以上。
监管层要求车企限期整改
从地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到管理层下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过去7~8年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撬动社会及民间资本的核心引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多地出台的科创新政和地方产业配套实施细则中发现,不少地方的政策细化到区一级单位进行税收、场地和人才支援,部分政府引导基金给予的财政支持超过100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产品销量大涨,资本甚是兴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仅在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8%、67.7%;另外,从龙头公司的销售数据来看,有超过40家公司实现了正增长,其中还有5家公司销售实现翻倍。
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116.83%。其中,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45.2亿元,同比增长40.72%,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1362.66%。公司预计,四季度汽车行业销售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稳步增长。
不过,看似销量平步青云的车企却也在近期曝出产品存在缺陷并被监管通报。11月19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违规的问题,包括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点名。
就在12月8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资本或抢占行业短板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在处理意见中明确,相关涉事车企的生产环节存在一致性违规的现象,这在此前的整改意见中并不多见。有分析人士指出,或与行业标准单一有关,部分行业发展的“痛点”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南粤经济研究院专家周甸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区别于燃油车在零部件及高端装配工艺的高难度,对于做整车的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度较高。“因此,在标准的制定上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形,反而不利于分散风险,更不利于技术创新。”
据了解,目前的产业发展格局多来自政府的补贴支持,尤其在销售环节,财政的补贴进一步降低了车企对未来市场开拓的预期。因为从商业培育的角度而言,部分短板的缺失已经给消费者心中埋下担忧,对于车企改进工艺以及提高服务水平有影响。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公开表示,经历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即将走出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进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发展期,但国家政策仍然要“扶上马,走一程”,此前以购车端补贴为主的鼓励政策也将转变为使用端为主的鼓励政策。
而要面向未来,充电桩必须走出目前的尴尬局面。在专家看来,当前纯电动汽车仍然面临续航里程较短、充电设施不完善、充电时间长等问题。“服务供应的缺失会抑制车企的产品销量,长此以往就会加大企业经营负担,不利于产品良率的提高,反而会因此积重难返。”周甸斌说道。
可见,在做好强链补链、技术攻关的环节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而资本也应该对相关产业分支进行布局。不过以目前的融资统计来看,资本偏好于早期概念和后期成熟期的关注,但对涉及长周期投入的研发和商业培育阶段倾斜不够。
据投中数据统计,从投资阶段来看,近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以前的早期阶段(种子/天使轮、A轮)和后期战略投资阶段,二者合计占到所有融资事件的70%以上,B、C、D等中期阶段融资则相对较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