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0:08:31 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社论:抑制深圳房价过热需出实招
房地产是中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产泡沫。
最近,深圳再次因房价过热引发广泛关注。事情缘起于深圳核心区域的华润城润玺一期千余套千万起步的新房遭万人抢购,且出现了“代持”、“众筹打新”等怪现象。究其原因,是限价新房开盘均价约13万元/平方米。相对于周边二手房挂盘价的18万元/平方米,出现了约5万元的倒挂价差。
事实上,今年7月深圳曾出台新的房产限购政策,规定深圳户籍居民家庭、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须落户满3年,且能提供购房之日前在深圳连续缴纳36个月及以上个税或社保证明,方可购买商品住房,超预期的严厉程度直逼京沪。背后原因是深圳房价今年以来不断上涨,量价齐升。
这次“抢房”等现象的出现,说明哪怕是最严厉的限购,也未能抑制深圳楼市过热,单纯靠限购、限贷、限价,似乎不能解决深圳房价面临的问题。
早在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确立了“房住不炒”的定位,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这几年的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地价、房价维持稳定,落实了这一定位,但也有个别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楼市一直处于偏热状态。
此时需要从影响房价最根本的因素供需角度分析。众所周知,40年前的深圳只是一滨海小县,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设立经济特区并历经数十年改革开放后,成长为国内经济总量第三城,且以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诞生了华为、腾讯、大疆等驰名海内外的企业。但其管辖区域一直没变,受政策限制,近年土地资源缺乏成为深圳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人口不断净流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收入名列前茅,叠加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供需的不足,房价上涨预期的形成就成了必然。
因此,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可以说是最有力的“实招”。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支持深圳率先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续期路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住宅、分类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等一系列改革,旨在通过扩大土地管理权限,保障产业和居住空间。这一政策直击深圳土地资源尤其是住宅用地不足的痛点,未来,深圳应该趁势加大住宅用地供应,缓解因供需矛盾导致的房价过热。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房地产税,最近就有专家呼吁深圳积极推出更高水平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一般认为,房地产税的开征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授权后实施,不过在今年10月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即在正式立法之前于深圳先行试点房地产税,具备可操作性。
应该说,房地产税全面推行目前时机不甚恰当,但对于深圳这种房价几经调控仍过热、土地财政依赖度低的城市,不妨一试。统计显示,深圳市近年土地财政依赖度一直维持在20%左右,在一二线城市中属于最低的。一旦房地产税开征,对于已满足自身居住条件仍有意炒房者,无疑会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只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开征房地产税,也符合楼市调控“一城一策”的基调。
毋庸置疑,高房价将伤害深圳的长远发展,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最近也提到,房地产是中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产泡沫。当常规的限购限价等手段无法抑制楼市过热时,大幅增加供应以及开征房地产税这样的实招应该在考虑之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