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06:3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疫情之下,全球货币和财政政策发力何方?
中新社广州11月22日电 (孙秋霞)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与此同时,各国的财政刺激力度也在加大,包括减税降费、扩大失业补助金等。在广州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上,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对疫情之下,全球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如何发力纷纷建言献策。
欧洲理事会首任主席、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指出,欧盟希望能够协调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大家一致认为长期政策的重点是提高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适应后疫情时代,需要大家对数字化和绿色基建进行更大的公共投资,对于人力资本进行更大的投入。
图为11月2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上,欧洲理事会首任主席、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致辞。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范龙佩介绍,仅2020年,全球发行绿色债券价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较之去年同期的1-9月增加了12%,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已经把绿色作为欧央行战略评估的关键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曾呼吁G20领导人承诺增加对绿色技术的投资并提高碳价格,预计这样做可以提高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并在10年内创造约1200万个就业机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表示,当前多国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下行,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财政补贴,不让公司倒闭。但公司迟早要经历一番资源重组,转向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供应链也要重新组织适应这种变化。
“现在需要把企业重新分类,从而进行重组,让符合要求的企业获得成长。现在的监管政策以及信贷政策需要做好准备,实现这种结构性的转型。”郝福满说。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指出,央行应该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要避免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把资金导向实体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IMF此前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2021年料将增长5.2%。不过,随着感染率的回升,部分国家仍面临较大的疫情风险,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现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因为这是由疫情而不是由经济和金融系统本身导致的政策实施。
刘尚希指出,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得到有效的协调和合作,产生的效果表现在:一是就业方面得到了保障,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相反到现在为止中国增加的就业达到了1000多万;二是从企业来看,市场主体在增加。从这一点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指出,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全球上的协调是欠缺的,跟2008金融危机的应对有很大的区别,“现在没有看到一种有效的政策协调,我们应该共同携手应对危机”。
图为11月2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上,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特里谢致辞。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特里谢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剧烈冲击,“我们不应该拒绝全球化,全球贸易需要非常谨慎的措施来避免全球价值链以及供应链遭到破坏,希望继续推行多边主义,让全球化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