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14:08:30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鹏华基金:一家“沉迷”于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公司
文" 飞鱼资本市场团队
明星基金经理之于公募,就好比小鲜肉之于偶像剧。两个字“流量”,后者有了流量就有了收视率,前者有了流量则就相当于有了“规模”。
要问市场上,哪家公募基金最“痴迷”于打造明星基金经理,鹏华基金可能是典型之一。
今年半年末,公募“老十家”的鹏华基金总资产净值达到4987.55亿元,跻身行业第十;截至三季度末,鹏华基金一鼓作气,总资产净值一举突破五千亿门槛达到5288.29亿元,排名再度上升一位。
鹏华规模跃升的秘籍,很大一部分可能靠“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在鹏华表现出的逻辑里,有了明星基金经理,才好吸引投资者。但是,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明星”,到底是靠业绩还是靠“包装”?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后,业绩能够名副其实吗?
01
当家台柱子“甩包”多个低收益产品
在鹏华打造的一众明星经理中,王宗合无疑是“牌面”最大的一位。今年,由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成为“爆款”,A/C两类份额合计募集近300亿元,而备受瞩目的蚂蚁战略配售基金鹏华创新未来也是由其操盘。
王宗合是鹏华基金的一员“老将”。公开信息显示,他曾经在招商基金从事食品饮料、商业零售、农林牧渔、纺织服装、汽车等行业的研究,并于2009年5月加盟鹏华,任职至今。
从业至今,王宗合确实贡献了不少漂亮的成绩单,例如三年期限以上,年化收益接近30%的鹏华策略回报混合、鹏华中国50混合,以及去年年中成立、截至目前收益率已达89.8%的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开混合。
但问题在于,这三只成绩较好的产品规模在今年三季度末分别为5.97亿元、15.4亿元与4.06亿元,相对来说体量较小。因此,在管理规模发生了暴涨之后,王宗合是否还能做到同样的回报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事实上,翻看王宗合过往管理过的基金,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年化收益率低于10%的产品,只是在去年到今年年初这段时间进行了集中的“甩包袱”,把这些拖累其在管产品业绩的基金一起给了别人。
例如在2019年4月3日,王宗合卸任鹏华品牌传承混合,在1713天的任职期中,该产品年化收益率仅10.24%;同年6月19日卸任鹏华金城混合,任职1114天年化回报率仅2.21%;同年9月20日,卸任鹏华安益增强混合、鹏华金鼎混合A/C、鹏华宏观灵活配置混合,任职期限分别为941天、1256天、2656天,而年化收益率却仅有5.64%、4.51%、3.91%、6.27%,在同类中排行较低。
如果说这些基金回报率较低只是因为产品种类、债券配置比例较高所导致,那么王宗合在今年2月份卸任的鹏华优选回报混合则是实打实的“失败”。在其担任基金经理的411天时间内,这只产品的股票投资占比逐季度上升,由初始阶段的20.63%达到了2019年末42.56%,但以成绩来看,一年多的时间里收益率仅5.87%,不得不说十分对不起明星经理的头衔。
此外,即使是在今年发行的产品中,王宗合也遭遇了相当程度的赎回。今年5月,鹏华成长价值成立,初始A类份额47.56亿元,C类份额12.28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收益率均超过了20%,但其A类份额的规模只剩32.54亿元,降幅超过30%;C份额规模余额10.03亿元,下降幅度近20%。
02
“明星”背后缺乏长期业绩支撑
“当家花旦”尚且“名不符实”,鹏华主推的其他“明星”经理表现又如何呢?
如果关注鹏华今年在各个平台上的宣发,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描述——“王宗合、梁浩为代表的硬核明星基金经理”、“谢书英、陈璇淼、袁航、王海青、蒋鑫、孟昊等为代表的中生代与新生代杰出基金经理”……
这些明星经理有没有在今年为鹏华带来“流量”?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王宗合的爆款外,梁浩和王海青联合管理的鹏华新兴成长混合A于今年7月成立,截至三季度末规模77.17亿元,是鹏华混合型基金中体量规模第三大的产品;陈璇淼管理的鹏华价值成长混合于今年2月成立,截至9月末规模也有66.53亿元。
其他的诸如由伍旋管理的鹏华启航两年封闭运作混合、由袁航管理的鹏华优质企业混合也都是在今年才刚刚成立,但规模均超过了10亿元。
可以说,这批明星经理今年着实为鹏华的规模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这批产品目前的表现又如何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由梁浩与王海青共同管理的鹏华新兴成长混合A目前收益率-0.12%,同类排名1387/1485;陈璇淼管理的鹏华价值成长混合虽然有29.57%的收益率,但同类排名仍较为靠后,仅988/1485。
如果说这些新设产品的业绩不能充分展现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那么过往业绩则更具说服力。
伍旋总共管理过7只产品,其中有3只是在今年才发行,目前尚不满一年;而其他四只产品中,有两只在其任职期间均为亏损,分别是鹏华可转债债券(任职733天,基金收益-17.2%)、鹏华改革红利股票(任职1709天,基金收益-0.3%);另有一只鹏华优选价值股票,尽管基金收益有14.03%,但却跑输指数,同类排名387/403。
而其他几位基金经理诸如陈璇淼、孟昊、蒋鑫等,虽然不乏业绩不错的“代表作”,但大多是在2016年之后才开始管理基金,尚没有“穿越牛熊”的经历。
03
近年来已有多位老将出走
一面是“造星”引流,一边是缺乏具有说服力的长期产品。这背后折射的,可能是鹏华仅几年来的人才流失。
在2018年,鹏华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分别是于洪洋、刘建岩、张清华、陈鹏。其中,于洪洋刚刚担任前一年12月5日成立的鹏华养老2035混合(FOF)基金的基金经理,仅仅10天过后就公告离职。
而陈鹏早在2006年就加入了鹏华基金,历任研究员等职位。从2007年开始就担任基金经理,而且管理的全部是主动权益基金,从鹏华基金离职前,陈鹏为公司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基金管理部副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2019年时,基金经理余斌和孙柠也离开鹏华。据了解,余斌从2009年就加盟鹏华基金,一直从事量化研究工作,离职前,其已经有近5年任职基金经理的经验,管理基金类型主要为指数和量化基金。
此外,有媒体统计,近几年鹏华基金先后出走的还有程世杰、黄鑫、阳先伟、初冬、张卓等,这批人士多是在鹏华任职时间超过8年的投研老将。
核心人员不断流失之下,也难怪鹏华急于打造自家的“标杆人物”来稳定市场的情绪,并通过营造出“群星璀璨”的状态来从市场中抽取资金。
在2014年-2015年的牛市中,靠着分级基金的发行,鹏华的管理规模曾一度挤进行业前十,但在之后市场对分级基金的清退中规模排名不断下滑。
在今年这个公认的权益类产品“大年”中,靠着对明星基金经理的打造,鹏华的规模再度突进,似乎重现了往日的荣光。
历史的节奏总是相似的。然而,基金经理的名气再大,长期投资回报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否则,市场的潮水褪去之后,基金经理的名字只会慢慢被人淡忘,最终受损的一定是“鹏华”两个字的品牌价值。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