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21:3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1月13日电(王逸飞)“超长待机”的“双11”刚刚过去,但近两日数以亿计快件的持续运转,还是让人深刻感受着这场盛大消费的余温。在不少人看来,疫情之后的“双11”体现出了中国巨大的内需动力。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受访者 供图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内需拉动问题,13日中新网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他表示,从短期来看,以双11为代表的新消费,以满足现有需求为主,实现了内需拉动与潜力体现,对当下中国经济具有正向作用。而从长期考虑,以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发新偏好、新需求,将是未来内需激活的关键。
今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新冠疫情影响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双11”的表现如何备受关注,其甚至也被视作中国经济活力的“测温仪”。
最终的成绩单好于许多人的预期。从主要电商平台的官方数据看,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49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2亿元,26%的增速近三年最高。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较去年增长超32%,创造新纪录。
史晋川认为,从同比数据看,电商平台实现了较为明显的业绩增长,这说明“双11”从短期来看起到了挖掘内需潜力、促进消费的效果,对受疫情冲击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
但他也指出,“双11”用大规模降价、促销等挖掘出的内需潜力并非是可持续的,在推动未来的平滑消费再上一个台阶方面,作用并不明显。
目前,中国官方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史晋川表示,构建高质量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内需激活的角度看,未来需要重视两方面的提升。
“一方面要重视消费能力的提升,让老百姓收入持续提升,其中重点要做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的提高,以及通过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产收入群体规模来缩小收入差距这两项工作。”史晋川说。
另一方面,是要重视需求、偏好的提高。其指出,首先是现有需求、偏好的挖掘和增强,即通过广告、降价、促销等传统手段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购买欲望。在此基础上,未来更重要的是重视供给端的创新,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发和引领新偏好、新需求,以供给端刺激消费端。
在史晋川看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构建高水平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定要注重“供给创造需求”。“接下来,应该从头做起,用创新引领新偏好和需求,既要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更要实现为‘主导’,这是未来的关键所在。”(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