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15:3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魏晞)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带一路”建设今年确实遇到了很多具体的现实困难,但也表现出了强劲韧性和顽强生命力。
胡必亮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冲击,“一带一路”建设也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短期的,也涉及到“一带一路”建设的中长期发展问题。只要我们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深刻认清“一带一路”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就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好方向,克服困难,抓住新的机遇。
胡必亮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至少带来以下两方面困难:
首先,疫情使世界上很多国家被迫在一定时期关闭国门,严格限制其他国家的人员、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流入本国,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出现受阻、断裂的情况,造成有些“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因为生产要素供给跟不上而出现停工或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因此,有些建设项目的建设速度不得不放缓、建设工期不得不延长。
其次,从宏观层面来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经济萎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快速下滑,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因此未来几年对于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方面的支持力度会有所下降。从微观层面看,有的企业及其所开发的项目、产业园区等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情况,加上无法及时得到项目所在国政府的支持与帮助,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不过胡必亮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表现出了强劲韧性和顽强生命力。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的开行次数和货运量不降没有下降,反而不断逆势上升;电商对于促进疫情中的贸易发展起到了很大积极作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中国过去几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丝路电商”建设。
胡必亮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初期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因受其直接冲击而暂时停工,但绝大多数建设项目又都很快得以复工。有些工程在疫情期间不仅没有停工,而且还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加快了建设速度,例如柬埔寨的格罗奇湄公河大桥,因此这座桥将提前完工。
“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还表现在中国-东盟的贸易合作。
胡必亮说,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东盟就一跃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1-8月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总值为4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8%,我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胡必亮分析认为,今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积极变化,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和东盟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现良好,且相互支持,特别是相互开通“快捷通道”,便利人员往来;二是充分利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的机会,同时抓住今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这样一个时机,双方积极开展“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商贸通数字化平台建设”等电商贸易建设,直接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三是以投资促贸易,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投资62.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3.1%,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76.7%,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双边贸易加速发展。
此外,尽管今年疫情肆虐,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增长仍然保持良好势头。胡必亮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可期。(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