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00:07:05 来源:第一财经
金价触及7年新高机构纷纷看好,下一站1800关口?
本周美国多个州出现新冠肺炎患者病例激增情况后,现货黄金飙升至2012年来最高点,距离1780美元大关只有一步之遥。虽然目前黄金价格小幅回调至1763美元/盎司,但不少机构对其后市走势仍十分看好。
在新的避险需求及货币刺激支持下,金价创下七年新高
美国政府正在努力重新开放经济,然疫情也有重燃之势。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及亚利桑那等州本周均出现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的最高纪录。
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三季度或出现“第二波”的这种可能性令投资者变得愈发谨慎并选择逃离风险资产,并涌入黄金市场。此举推动金价在24日创下了1779美元/盎司的7年新高。
同时,各国央行的刺激措施也提振了黄金价格。譬如,英国央行上周增加了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暗示利率将持续保持低位,多国央行维持低利率的倾向也令金价得到支撑。
外汇交易商ThinkMarkets的分析师阿扎达(Fawad Razaqzada)表示:“毫无疑问,由于疫情已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今年下半年可能造成的影响,避险资金的流入提振了黄金,且金价也在多国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中找到良好支撑”。
今年以来,黄金上涨超过13%,同为抗通胀资产,黄金的收益率甚至跑赢了美股三大指数:道指年初至今的收益率为-11.3%,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为-6%,而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益率为9.8% 。
面对黄金上半年以来亮眼的表现,不少机构都十分看好黄金未来的走势。高盛集团预测,未来十二个月内,金价将达到创纪录的每盎司2000美元。摩根大通也表示,投资者应继续持有黄金,因为黄金最有可能在较低的实际收益率环境中发挥作用。而花旗集团也重申黄金价格到2021年中期可能突破2000美元。
负利率的可能性也在暗中推动金价
新冠肺炎疫情主导的市场紧张感以及央行刺激措施引发的通胀影响成为黄金最好的支撑工具。虽然部分买家选择在7年高点获利离场,但另一部分买家也乘着这个回调的机会继续买入黄金。
除了央行大肆放水及全球疫情升温的威胁给黄金带来了硬核推动,负利率似乎也开始逐步逼近美国。负实际收益率早在欧洲及日本已经出现,英国及德国的实际收益率现在甚至低于日本,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负利率时代的来临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美联储一直强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调整利率,但市场却不这样认为。进入6月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10年期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在上周五(19日)甚至一度跌至-0.6%的负利率,也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当时金价受到推动大涨逾19美元。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经济学家夏尔马(John Sharma)认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这使得人们对正在进行的经济复苏产生怀疑,同时也让金价继续受到支持。如果部分州需要实现进一步的封锁措施,那也可能意味着需要美联储和财政部进一步的经济支持,届时利率可能会继续走低。而黄金往往会在利率下降时受益,因为这会减少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利率走低甚至变负对于储户而言,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实际收益率为负意味着储蓄在银行的存款帐户中的资金将会出现损失,虽然可以把这视为央行鼓励储户消费的一个举措,但在负利率时期往往意味着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并不看好,而消费者也会因为缺乏信心而降低购买力,从而降低对商品及服务的需求,这一点也会反映到经济增速当中。
当利率不断走低时,把资金放在可以对冲货币贬值的资产上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也意味着资金较好的去处就包括股市或者黄金市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短期内把资金投入抗通胀资产往往能产生较好的收益,因为在发达国家中,实际通货膨胀率在短期内根本不会上升很多,而抗通胀资产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价格攀升,产生了自我强化效应并完成了套期保值的效果。
这也成为金价中期涨势的重要支撑。黄金作为金融资产的最大缺点是它不支付任何利息收益。当像国债这样的安全资产也只能提供较低甚至负收益率时,黄金的固有缺点便弱化从而变得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在目前美股表现与基本面出现了一定程度脱钩时。
此外,尽管人们十分希望经济能够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迅速复苏,但同时他们对企业盈利的信心也非常低。即便经济活动回暖,但很多企业实际上很难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盈利能力,而在疫情反复的潜在风险下,这些企业还要面临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难以通过回购来支持股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周三(24日)警示,目前美股的复苏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经济乐观主义的支持。一旦投资者对央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预期落空后,美股市场的脆弱性将会暴露,估值过高的股价可能会迅速回落。这也是美联储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官员在近期的讲话中都尽力保持一种中性的说辞以稳定市场信心。
作者:黄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