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08:07:12 来源:新浪财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2日消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兴业证券2020年中期策略会上称,未来数月,平衡市、结构性行情的格局仍将延续,不过短期依然偏谨慎,不认为有指数趋势性大机会,投资策略建议“以长打短、守正出奇”。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金麒麟分析师)则表示,2020年下半年市场在震荡中蛰伏,短期投资把握机构性生机,长期的全面性的生机正在孕育中。他认为,内部流动性整体宽松、政策托底和改革红利频出的利好,A股蛰伏之后有望生机勃勃。
在张忆东看来,当前A股和港股市场各行业的市值结构偏向传统行业,特别是金融地产比重过大,导致整体估值偏低的现象,而随着中国坚定推进科技创新,加上股市发行制度改革,A股和港股市值结构将重塑。
“现在很多人在担心,会不会外资产业链转移或者外资从资本市场转移,短期都说不准,因为短期会受到很多噪音的影响。” 但张忆东认为,包括A股港股在内,中国优质股票资产的性价比都很高,海内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大潮方兴未艾。
他表示,中长期的方向很清楚,即海内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空间是巨大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全球性价比最高的,拥有大量优质的公司,低利率的格局或将是欧美市场的常态,资本会冲破政治偏见而追逐好资产;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不匹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新兴市场的GDP的权重将近一半,占全球GDP市场约15%,但海外特别是欧美资金,配置中国资本市场仅占3-5%。
张忆东表示,中国股市承担顺应国家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A股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新规对新经济的容纳度正显著提升,中国资本市场(A股+港股)也正在助推新经济企业加速发展。
他提到,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相对于全体固定资产总是保持显著领先优势。与此同时,当前科创板已上市公司105家,主要集中于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生物医药行业。
截至5月19日,统计已上市科创板公司估值水平,根据中位数法计算得出科创板PE TTM 为73.2倍,PB为6.0倍;根据整体法计算得到科创板PE TTM为89.6倍,PB为7.2倍。
此外,张忆东还表示,美国HFCA法案矛头直指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有望推动中概股回归港股浪潮。而港股方面,恒指将来自大中华区域(即香港、内地、澳门及台湾)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第二上市公司,纳入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选股范畴,并将在2020年8月指数检讨,开始对恒指及恒生国指实施变动。
“预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等优质科技公司有望在后续调整中被纳入;恒指也有望“脱胎换骨”,成为中国内地TMT科技巨头及生物医药“小巨人”的代表性指数,就像纳斯达克指数之于美国。” 张忆东这样表示。
资产配置方面,张忆东建议,耐心淘金科技和消费服务等新兴领域的成长型中国核心资产,其中包括,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亮点的汽车产业链、节能和新能源产业链、以5G半导体为亮点的TMT产业链、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新消费业态、物业、教育、品牌消费、必需消费品等领域。
与此同时,继续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精选传统价值型核心资产,例如地产、金融、博彩等。“展望未来1年,全球货币宽松来应对经济衰退是大概率,超主权货币的黄金有望进一步发挥其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
宏观方面,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率先趋于正常,张忆东强调,中国不走“地产刺激的老路”,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要警惕日本式的低利率、高货币供应下催生的房地产泡沫,因此下半年金融政策仍偏暖,但房价和汇率将约束“大水漫灌”。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是率先启动(复工复产),但不要对中国今年的经济有过高的期待,特别不要对于中国刺激经济的政策力度有过高的期待,至少不要在八月底九月初之前期待大放水或是大刺激,包括房地产、大基建刺激等。”他解释称,面对长期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应当打持久战,以逸待劳,防守反击。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金麒麟分析师)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加班赶工期,即先反弹、后趋稳,同时企业部门回暖明显快于居民部门,这在三驾马车中体现为投资改善快于消费。他解释称,企业部门方面,由于直接受益于货币和财政的宏观对冲政策,基建、地产拉动4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转正。居民部门方面,4月失业率再次上升,就业压力或仍对居民收入造成限制;而当前居民外出消费意愿仍未完全恢复,社消零售单月同比仍为负值。
王涵提到,接下来仍需警惕两大不确定性,一是海外疫情秋季二次爆发的可能性,二是大选背景下政客“甩锅”动力上升带来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在此风险背景下,政策“暖风”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会加大宏观对冲力度,并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从中长期看,张忆东则认为,未来的赢家要立足中国经济三大动力——科技创新、内需扩张、改革开放,这三大动力主导了中国未来的大机遇,而短期逆境更加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在张忆东看来,中国要素优势正在从“土地、劳动力”转向“资本、技术和数据”,因而加速经济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包括疫情和美国在科技方面的施压,另一方面,5G、半导体、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数字信息化等快速发展将会深入改变中国经济。
内需方面,张忆东表示,未来5-10年中国人口结构将处于最有利于中国消费率提升的阶段。2015年开始,70后、80后开始步入收入的期,人口占比32%;消费意愿最强的00后、90后的人口占比30%并逐步提高。据Berstein.LVS的预测,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额将达到10万亿美元,远超其他国家。
“这样就形成了‘三三三’的人口结构。其中,00后和10后的消费意愿非常强,而且他们渐渐成为新消费的主力,特别是对有科技含量的产品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他这样说道。
此外,张忆东还强调,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为科技创新和内需扩张带来了倍数效应。(新浪财经 邹沅铮)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