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4 15:35:49 来源:工人日报
从单车、充电宝到员工……疫情下共享经济逆势增长
【民生视点】共享经济“第二春”来了吗?
本报记者 杨召奎
阅读提示
自生鲜平台联合餐企达成“共享员工”合作后,各行各业不断加入“共享”行列,共享模式逐渐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发展。业内预计,疫情之后,共享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自生鲜电商平台盒马鲜生联合云海肴、西贝、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为应对疫情影响,达成“共享员工”的合作后,近期,陆续有住宿、百货零售、制造业、汽车租赁等行业的企业加入“共享”行列。
员工也可以共享了,这让人们对共享经济多了一份期待。疫情之后,共享经济是否能够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疫情之下,共享经济增长迅速
共享经济首次让社会更为广泛认知,是2016年的共享单车大战。之后又出现了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乃至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一时之间,似乎“一切”皆可共享。但急速扩张后,一众企业倒闭,共享行业逐渐退潮。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的同时,却对部分共享经济领域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疫情的到来,很多交通工具停止运行,共享单车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随着各地开始复工,共享单车的用车需求量也开始激增,这为共享单车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3月4日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在线下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的情况下,大量的消费和生产活动被迫转到线上,其结果是部分行业和平台的用户数量和交易量出现猛增态势,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
据记者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例如,平安好医生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注册用户量比疫情之前增长10倍,日均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长9倍;每日优鲜小程序除夕到初六的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9%,交易额增长46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疫情的发生也激发了平台企业的模式创新,大量待业的餐饮员工转入生鲜电商平台,从事装配、拣货等工作,促进了“共享员工”模式的发展;外卖行业还出现了“无接触配送”“无人配送”等模式。
多重利好,共享经济迎来新机遇
“此次疫情还给共享经济带来了一些深远影响。在抗疫期间,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深化,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这些都是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利好因素,并将为共享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于凤霞指出,疫情加速了人们在线消费习惯的形成。在线平台的用户数出现了较大增长,尤其是在线服务使用率较低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以及中老年人等更多地转向在线消费,或者成为新用户,或者更加依赖在线消费。
除了共享消费,作为共享制造重要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如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过去,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是因为传统产业细分行业众多、产业链条长、价值分配复杂;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和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基础也较差。而今,疫情倒逼之下,这一发展进程有望加速。
在于凤霞看来,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又要促进经济发展,这客观上对制度创新和企业参与起到了显著的倒逼作用。比如,上海市和武汉市出台政策,将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参保患者复诊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将进一步促进共享医疗领域的发展。此外,不少地方也对“共享员工”模式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共享经济未来发力点在哪?
“随着人们在线消费习惯的增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共享模式发展潜力将加速释放;营商环境、灵活就业和消费等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会导致新的共享服务和共享模式不断涌现,如律师、会计等专业化服务共享,空调、无人机等设备共享;平台企业商业模式不断成熟,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共享型消费日益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等……”对于共享经济下一步的发展,于凤霞十分乐观。
王洪涛也认为,共享经济虽然还没有全面开花,但它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条件的不断成熟,共享的场景会越来越多,诸如供应链共享、设备共享、流量共享、产能共享等。
“此次疫情期间,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合作中,已有部分企业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餐饮企业将自己生鲜采购的供应链能力与零售企业共享,共同开展生鲜商品的采购、运输和零售业务。同时,零售商和零售商、餐饮企业和餐饮企业之间也开展了供应链的共享。”王洪涛说。
“不管共享的东西是什么,未来共享经济从拼规模和速度,转向拼品质、服务、安全等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于凤霞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本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 2018 今日中国财经 版权所有